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人类社会走向生态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社会是一个纯粹的人类社会,它纯粹由人与人关系组成,在本质规定性上与自然世界无涉。现代性社会这种与自然世界分裂的本性,决定了它必然把反自然、征服自然和掠夺自然作为自身追求的终极目的。生态危机的发生正是人类社会本身所蕴涵的这种反自然的逻辑后果。欲将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必须改造人类社会,并由人类社会走向生态社会。生态社会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本质统一,是人与人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由于生态社会本身将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内在目的,保护自然环境就成为生态社会不得不承担的道义。  相似文献   

2.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和影响的最佳期。教育的手段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影视和戏剧对儿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在屏幕前,在剧场里,儿童结识了各种各样的人物,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事件,认识了自然,获得了知识,培养了情感,锻炼了意志,丰富了想象,……总之,影视和戏剧帮助他们扩大了观察社会的视野,从这点意义上说,儿童戏剧和电影是教育儿童,培养儿童品质、习惯、情操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儿童毕竟是孩子,他们的鉴赏能力受着本身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一部儿童剧、儿童电影,要想达到预期的影响儿童的效果,不考虑这点,显然是不行的。本文试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文明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其"新"表现在4个方面:在发展观视野中,生态文明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观;价值观上,生态文明强调自然自身的内在价值;权利观上,生态文明强调权利面前"物无贵贱";道德观视野中,生态文明追求的是生态道德观。生态文明以"新"的向度重新审视人、自然、社会和实践及其相互关系,无疑成为人类文明前行的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人、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和要求,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分析实践理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不仅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拓展空间,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的视野和契机,将思想教育和生态文明有机地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长期斗争中积累起来的真理成分.马克思指出:“自然并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火车头、铁路、电报、自动纺棉机等等.……它们是由人类的手所创造的人类头脑底器官;都是物化的智力.固定资本底发展表明:一般的社会知识、学问,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在社会生活过程底条件本身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知识底控制并根据此种知识而进行改造”.马克思这段话讲的是生产力的提高,主要是科学技术的提高.但科学本身并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它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一、生产力的含义生产力是人在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表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是全部人类历史的基础.(一)生产力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主义的经营者劳动的性质: 当今社会主义经营者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是: 1.社会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必然引起产业结构、企业内部结构的深刻变化; 2.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配套改革进行,使企业不断增强活力。这两个课题经营者必须认真思索,这就决定了经营者本身必须具有不断吸收当代最新科技成就和管理知识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这就要求经营者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扩大知识视野,了解经济理论,政治理论,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知识,从而迫使经营者必须努力学习,达到有广博知识水平。从中不难看出,社会主义的经营者具有一种非常繁重的脑力劳动性质。经营者运用组织的、政治的、技术的以及心里方面的手段、方法,以激发、利用下属的积极性,并满足他们本身的追求和需要。  相似文献   

7.
任何教育活动都不可能摆脱价值的影响。生命教育的价值是指生命教育所具有的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的可能。生命教育到底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可能?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应该是帮助人们实现生命与自然、与自我、与社会、与超自然之间的和谐,亦即重塑生命与自然之真,追求生命与社会之善,完善生命与自我之美,向往生命与超自然之圣,从而达到真、善、美、圣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学的层面以能量流动解析社会发展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的本质,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从生态学的层面解析了社会发展过程。论述了发展的本质是能量的流动、追求有序,发展的方向是负熵能量流动的方向。人产生于自然发展过程之中,人本身是自然最伟大的创造,需要最大的负熵能量流动,这样,自然相对于人具有先在性。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体现了现实的人、人类思维、人的创造性等有关人的逻辑,从而揭示人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分析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及广泛联系的生态关系延伸进入社会,如何构筑了社会和谐发展的逻辑。指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工程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因此,对系统工程的研究、评价以及工程活动本身除了工程内部的知识维、时间维和逻辑维进行研究外,还要对工程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工程从规划、设计、实施都需要关注生态环境、资源和社会公平和稳定,工程系统追求最优化。这个最优不仅仅指的是工程系统内部的最优,必须在考虑环境的情况下达到整体最优,因此,系统工程研究方法除了工程系统内部的知识维、时间维和逻辑维外,还应该包括环境维的四维系统工程方法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万尼亚舅舅》包含着丰富的自然隐喻和生态价值。契诃夫在揭露和批判人类破坏自然的同时,还探讨了自然背后的社会生态失衡以及人的精神生态问题。以生态批评视野重读《万尼亚舅舅》,不失为梳理和构建契诃夫作品与自然、生态关系的又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生态环境为本:生态伦理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伦理应实现从“以人为本”到“以生态环境为本”的思想转换,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中心主义。借助于自然观的演绎,确立了理性的合法性地位。全球化背景下的“以生态环境为本”的理念是对工业化背景下的理性在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误用之扬弃,同时这一理念一改过去把生态中心主义作为生态伦理核心理念的错误认识。这种转变在重新审定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也把人与社会的关系纳入到生态伦理中,转换了伦理思维,扩大了伦理范围,深化了伦理意境,改变了伦理主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讨论了知识革命的概念和知识革命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知识革命才是真正导致社会发生深层次变化并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观点。作者强调指出:在知识经济社会里,高等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当代大学生应当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知识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勇敢而成功地肩负起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走向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是把唯社会价值观或唯主体价值现转变为使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协调平衡的价值观;把传统的知识质量现转变为包含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把急功近利的教育发展现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从技术管理的基础理论、科学方法和实践操作与技术管理实务入手可正确认识和把握技术管理学科体系相关问题.当前技术管理主要集中于知识管理、技术战略与技术创新领域;技术管理学科建设的主题可归纳为技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论研究以及技术管理实务的规范化等.目前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研究主要包括“技术经济”和“技术管理”,随着形势的发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进行分拆和改造,但技术经济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与体系;不应错将工程经济问题附会在技术经济学科上,或将技术的经济问题与技术的管理问题混为一谈,因为无论是技术经济及管理还是工程经济及技术管理都不是连贯一体的合理学科.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正处在由工业文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过程中。然而,知识经济并不仅仅意味着知识在生产力的增长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同样会对未来社会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及人的价值观念的改变产生持续而广泛的影响。从哲学角度看,知识经济将改变人原有的价值观念。这种改变主要见之于:由对自然的征服转向人与自然的和睦共处;由对国家与集体利益的追求转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怀;衡量社会公平的标准由对物质资源的拥有转向对知识的拥有;由对物质的崇拜转向对人自身的关怀。  相似文献   

16.
人权观在中国是人权理念历史演进的承载,它不同于西方,有着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谐社会的内涵与人权理念的价值诉求相契合,要求将人权价值诉诸实践,是人权观在现时代的表达。和谐社会的构建主体包括政府主体与社会主体,两方面主体都在构建过程中体现出人权观对自身的塑造。和谐社会自身又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两方面内容同样承载着人权观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幼儿教育:从"奴化"走向"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本来是喜欢学习的,但在教育中,儿童变成了学习人类知识经验的工具,变成了成人可以利用的对象.这种"奴化"教育的本质是对教育中的人(受教育者,常常是儿童)的精神的漠视、忽视、压制、否定.真正的教育,是基于儿童的"生活世界"对儿童"生命世界"的关照.对话教育是一种对人性没有压制的教育,能够消除焦虑和压抑感,建立安全感,能够使儿童进行体验和发现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在真诚、敞亮、投入的基础上,形成与儿童之间的相互平等、理解、沟通、信任、尊重、融洽的情势,形成与儿童之间的互依、互生、互补、互惠、相互激发的情势和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8.
生态危机导致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发生严重的对立和冲突,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生态危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之一。面对生态危机带来的挑战和威胁,要完成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发展低碳经济,营造和谐生态文化环境,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出发,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构建与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的过程.心灵的和谐是人自身和谐发展的基础.在理性主义至上的思想影响下,人的理性与情感严重失调,人的情感世界荒漠化乃至产生畸变;而情感教育的缺失使得原本就很脆弱的情感之链越来越难以承受生命之轻.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心灵和谐完满的人,是向"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及和谐社会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立足和谐社会构建的情感教育应该是回归生活世界、指向生活意义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20.
支配人们实际地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观念是否科学合理,取决于建构人的实践观念的根据是否正确或具有真理性,这一根据就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正确与否。认识越正确越具有真理性,据此而建构的实践观念就越具有科学合理性。而人的社会活动这一更为重要的过程和方面,却被已经习惯了的哲学思维以认识的活动过程所遮蔽,进而把人们认识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描述性的实践概念等同于实际支配人们活动的实践观念,由此而导致了现实的人们对建构科学实践观念的忽略,从而使人们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付出了许多不必要的代价。认真地揭示实践观念的建构与实现过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