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实验中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提倡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探究性学习作为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是进行创新教育的载体,是学习科学的核心方法.探究教学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模式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利用物理实验开展探究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在巩固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即把"问题"当作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现代教育心理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提倡发现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通过学生自己再创造、再发现获得知识和能力,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落实到课堂。  相似文献   

4.
探究教学是把科学探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向导,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起科学探究能力。以下方法值得尝试:一、诱发探究兴趣;二、引导探究学习;三、指导探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贯穿其间,渗透其中的是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真正认识“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确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观点,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建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精神。  相似文献   

6.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不同学科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让学生“活学活用”.一、精心设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欧而就的事情.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首先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问,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让学生在不断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每一节的设问时应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将"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列入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实施建议之中。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主要的教学目标。而采取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教学方式是实现这目标的有效途径。这是一种根据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经过学生讨论、质疑、辨析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实验去探究知识,通过交流、引申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南方论刊》2013,(Z1):111-113
自主探究学习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会学生提问、思考、探索、讨论、合作、实践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培养学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只有紧扣物理学科特点,利用其独特的教学环境和条件,突出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老师不断给学生创造机会,尽量让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不断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于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与激情、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努力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学习,各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
情商在学生阅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沟通和挫折能力等内容得以表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善于对学生实施情商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阅读学习,更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专业精读课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主干课程.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手段;将合作学习应用到精凄课教学中.持续一个学期。此行动研究通过合作学习实践、问卷凋查、访谈和课堂观察来调查台作学习应用在英语专业精读课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讨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形式、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结果发现:合作学习能提高受试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好英语的信心.有效地改善了学生在精读课上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学生们的英语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课堂教学目标不仅要求传授学生基础知识与训练基本技能,而且要在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过程就是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体现教学的本质就是教会学生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高等院  相似文献   

13.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多种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探究性学习具有实践性、创造性、广泛性、自主性、民主性的特点,其目标定位是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科学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尝试探究、交流提炼、有效迁移;探究内容广泛,包括探究性实验、开放性化学问题、跨学科综合问题、联系实际的现实问题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等.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就赋予了语文教学以新的历史使命。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主要应落在让学生学会创新性学习上。学生如何学习是个大问题,从接受性学习到创造性学习是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可以说是教学的一次革命,意义深远。应如何处理好学习语言文字与培养创新意识的关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何入手? 1.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寓于阅读教学中。首先,语文创新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在课文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体验作者从生…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理论是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其理论核心是教育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根据<市场调研预测学>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以基于问题的协作探究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推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论文主要对“数学日记”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意义与实施进行了探讨,得出“数学日记”必将成为师生情感沟通的通道、成为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动力、成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互动平台,同时,有助于阐释数学学习的生命意义、有助于学生反思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对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途径进行了建设性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赵娟 《中文信息》2013,(7):87-88
健美操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教师科学指导和学生主动参与下使学生系统地获取健美操知识、技术、技能,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审美意识得到提高,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8.
综合性学习是 2 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倡导和实施综合性学习 ,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的能力 ,有助于推动当前教育的改革进程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探究是从“展示探究”到“模仿探究”再到“自主探究”展开的,在教学上,要把三种情形处理好。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的内容与目标。编者把科学探究贯穿整个课程之中,执教者必须围绕内容与目标注重探究过程的实施。科学探究的展开,需要学生具备基本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初中物理课的科学探究,既要注重探究过程,更要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敢提问题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作为展示探究的内容是课程直接提出问题的;有的问题的提出也非常讲究技巧,以引起学…  相似文献   

20.
对学生学习评价进行研究,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提出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此背景下,探讨多元化评价体系,提高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能力,确保学生培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优化和延伸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建立学生、教师、学习同伴、社会需求等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探索项目驱动型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与外部需求衔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