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裴勇 《管理科学文摘》2011,(18):189-189
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和肥等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本文着重分析机械化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方面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
设施农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制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农业,亦称环境控制农业或工厂化农业,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动植物生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在最经济的生长空间内,获得最高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其发达程度是体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设施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吐鲁番地区为例,分析了设施农业在吐鲁番地区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表明设施农业在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自然资源有限和环境条件脆弱的吐鲁番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和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高效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是产业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不仅是一种包容,更是深层次意义上的一种变革。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人类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结果。现代农业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在现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专业分工、社会化协作和商品化生产为前提,以企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和商品化生产为前提,以企业化、集体化、产业化经营为手段,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科技贡献率、劳动生产率为标志,广泛应用现代产业理念、现代设施装备、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方法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5.
吴斌  程萍 《领导决策信息》2011,(20):32-F0004
安徽省利辛县把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加快”三农”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依托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深入开展土地托管及流转工作,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观察     
《领导决策信息》2010,(35):23-23
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全球农商务中心 8月16日,科技部与北京市政府举行了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签约仪式,计划通过5至10年时间,共同合作把农业科技城打造成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创业服务中心,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引领和服务支撑。该科技城将突破原有农业科技园区技术示范、成果转化、生产加工的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新形势下,水利仍然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是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要求。针对农田水利的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及水利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何力 《决策导刊》2007,(5):29-30
近年来,大足县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了农业升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综合能力逐步增强,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但与其他先进区县相比,大足的现代农业实践仪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存在农业经营一体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给我国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致富农民,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关系,优化城乡生活条件,营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从这个角度看,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0.
按照西藏高原的种植业资源环境条件和农产品市场需求潜力的分析,西藏高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于:通过增温措施克服劣势,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与提高利用效率来扩大农产品的品种,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单产水平。其中西藏高原核心农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基本措施为:利用设施农业的地膜覆盖、塑料大棚、玻璃温房等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引进和培育适宜温房、塑料大棚等设施栽培环境的作物品种,重点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增加农作物单产水平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扩大在当地具备有效需求的农产品品种的市场供应,取得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水利是国民经济首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2.
赵新利 《领导决策信息》2009,(22):F0004-F0004
克州州委八届七次全委会议确定了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三业一出”为抓手,加快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发展思路。目前在抓设施农业建设上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仅2009年一季度,全州就新增设施农业大棚390座511亩。  相似文献   

13.
《决策导刊》2001,(3):16-17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强大的支撑和动力,技术项目的重大突破必将带动农业的产业升级和生产的高速增长,并成倍或几倍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要靠农业高新技术项目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农业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给农村青年就业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农业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包括分子育种技术、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应用、设施农业技术、信息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农业产业结构大规模的调整,而且还要求大批农村青年尽快适应现代化农业对多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这是我国农业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一次十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将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变革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近30年的漳州市市区霾天气特征发现,漳州市区霾的发生频率呈现增多趋势,并且是以每10年增多44天的线性趋势显著增多。霾日主要集中在春冬两季,正是设施农业的生产关键期,霾天气的高发对农业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霾天气中日照时长和日照质量明显不足,霾天气中的颗粒物抑制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同时霾的发生一般伴随着高湿的天气,不利于农业生产,进一步导致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下降,产量的下降对农产品供应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农业标准化是通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  相似文献   

17.
国外是如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各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内容,都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变化,而变化的共同指向,就是构建并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和活力的需要。英国、丹麦、瑞士的做法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薛君忠 《经营管理者》2009,(13):131-131
一、重庆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出路1.重庆农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重庆农业属于典型的山地丘陵农业,山地面积占75.8%,丘陵占18.2%。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自然条件差,耕地资源少、质量较差,水资源难以充分利用,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难以推广,农业生产效率长期处于低位;农业经营风险大,高温干旱、低温寡照、暴雨洪涝、地质滑坡、生物病虫等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这些是山地农业的先天性缺陷,严重制约了重庆现代农业的发展。2.众多纯农业乡镇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局限全市的纯农业乡镇众多,由于山地丘陵的地势特点,其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19.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位置,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对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面临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大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建议,最后提出了保障措施,以期为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荆州市立足现代农业发展,顺应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大力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激发农业生产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