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晓林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87-94,162
十年来,国内社会冲突的研究有了较大进步,其认识论逐渐趋向辩证思维,本体论和方法论层面的研究拓展了本土化的研究领域、增强了阐释社会变迁的解释力。从研究领域来看,冲突解释学与冲突治理学得到相应结合,但是二者之间的衔接仍有待强化;从方法来看,出现了从理论阐释向经验研究转轨的趋势。未来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在研究范式上,要强化"冲突解释学"与"冲突治理学"的衔接;在研究对象上,加强对城市社会冲突的研究;在原因分析上,从"单维分析"走向"多维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从制度分析走向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思想理论来源,它深深地影响了当代的社会冲突理论,要理解当代的社会冲突论首先就要了解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当代的社会冲突理论发端于马克思,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提供了理解当代的冲突理论富有启发的概念和见解.  相似文献   

3.
石方军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81-86,162
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在我国的应用,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本文探讨了社会冲突理论本土化的理论取向、核心议题与本土化路径等基本问题。社会冲突理论的两大理论传统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我国的社会冲突研究需要树立分析、批判兼顾的理论取向。社会冲突理论本土化的核心议题是增进冲突理论在中国社会的应用,包括解释、规范冲突现象,化冲突为社会革新和进步的动力等。从中国经验中总结和发现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冲突理论是社会冲突理论本土化的必然路径,只有建构起具有强大解释力的本土冲突理论体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冲突理论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4.
宋金龙 《理论界》2014,(12):24-27
社会冲突的存在具有普遍性,运用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对中国社会现状进行分析,可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可以说解决社会冲突的基础是发展生产力;解决社会冲突的有效杠杆是利益的调节;解决社会冲突的路径是逐渐进行两极分化的消除。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有利于解决社会领域的冲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对辩证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达伦多夫产生了很大影响,但达伦多夫处在自由主义立场,在冲突的形式与根源、冲突的功能、冲突的调节与化解诸方面都与马克思存在着较大差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冲突思想的同时,也可以借鉴达伦多夫的冲突理论解释和解决当今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如环保组织的斗争、为儿童争取权益的活动、动物保护组织的活动之类所引起的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6.
高校内部冲突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由冲突引发的张力具有积极的功能,但同时冲突张力对高校稳定的破坏作用也一直困扰着高校。依据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研究成果,高校应采用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消解过大的内部冲突张力,以维护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社会冲突的实际问题要求马克思主义社会冲突理论给予回应,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冲突理论的现实关怀出发,把"实现和谐"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冲突理论新的视界和问题域,把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化解社会冲突的最终指向,探讨从意识形态建设入手,通过强化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来整合公民的价值认同,引导社会心态趋向理性、平和,并以此作为构建社会利益平衡机制的基础和化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路向.  相似文献   

8.
现代国际恐怖主义是复杂的国际社会政治背景下社会冲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尽管它超越了传统恐怖主义组织形式,更加业余化和自由化,但在思想体系上其组织和个人的意识形态基础被异化,变得更加极端、狂热和坚定。现代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繁衍和变异有着复杂的社会政治背景,涉及到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因素。本文从社会心理与冲突和意识形态的视角,对其进行一些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社会冲突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社会主体之间的一种基本的互动方式,对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研究社会冲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社会冲突的涵义、根源及功能等三个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为拓展和深化社会冲突的全面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法律如何维稳——基于社会冲突理论的考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冲突理论为当下中国的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的实践提供了智识资源.在社会冲突理论看来,法律所能化解的社会冲突是有限的,同时,一定限度内的社会冲突有利于法律自身的完善,法律化解社会冲突的关键在于法律疏导机制与法治国家的建立.根据上述观点,中国当下维稳实践必须强调法律对维稳权力本身的制约,提升维稳机制的合法性;同时,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