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编辑,你好: 我入职一家公司工作半年后,因工作能力出众,领导安排我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并签订了服务期协议,协议约定我必须为公司服务满五年后才能离职,否则应支付违约金五万元.在我结束培训回到公司工作半年后,我才发现公司并未给我缴纳社会保险费,我便提出辞职请求,公司却以我违反了服务期协议为由,要求我支付五万元违约金,并表示我...  相似文献   

2.
赖玥 《人才瞭望》2017,(21):38-39
对于劳动关系双方来说, 履行劳动关系的全过程都需要依托法律,客观定义自身的权责,不可对一些法律概念进行任意解读. 本期的四个案例即说明了这一点. 服务期协议不可滥用 案例:钟某于2014年3月入职某中介服务公司, 双方订立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 约定钟某从事咨询师工作.入职后,中介服务公司对钟某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双方签订了一份 "服务期协议",其中注明中介服务公司对钟某进行了专业培训,培训费为2万元,钟某须为公司服务满5年后方可离职. 工作满2年后,钟某因个人原因辞职,中介服务公司以钟某未满服务期为由要求钟某支付违约金, 并从其最后2个月工资中扣除了违约金 1.2万元.钟某不服,遂向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中介服务公司予以返还.  相似文献   

3.
《人才瞭望》2004,(2):46-46
人才望编辑部:我是一家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2001年3月份,我们单位有一员工办理了停薪留职,期限为二年,到期后该员工既未到单位上班也未办理延期手续,我们也没有给他支付工资和办理退工。最近我们突然收到劳动仲裁部门的应诉通知,原来该员工近期向仲裁部门提出了申诉,要求单位补交这几年的社保金。我想咨询一下,我们单位真的需要给他补交这几年的社保金吗?顺便说一句,该员工这几年一天都未来单位上过班。读者:赵生赵生读者:停薪留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的一种特殊劳动关系,一般双方签有协议,约定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保留劳动关系和双方在该期…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杨女士从原单位离职后,未遵照其与原单位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在同行业具有竞争业务的其他单位找到一份相同的工作。原单位以违反竞业禁止义务为由将杨女士告上法庭。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杨女士败诉,被判返还补偿费5000元,支付违约金21334.25元,法院同时判决杨女士应继续履行其与原单位之间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杨女士原为某信息技术公司员工,任职期间从事电信运营商市场的售前支持工作,担任高级产品经理。2001年11月13日,该信息技术公司与杨女士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约定杨女士在离开该公司后一年内,不得组建、参与组建、参…  相似文献   

5.
你好: 我公司与李某订立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2022年1月,公司拟引进新设备,遂派李某等3人外出培训,并签订5年服务期协议.正在新设备调试的关键阶段,李某因拿到一家外企聘用其为副总经理的通知书,便立刻离职并去该外企就职.公司派人前去交涉,该外企声称自己并非故意录用李某.而我公司因李某跳槽及违反服务期协议遭受了巨大经济...  相似文献   

6.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协商约定劳动权利与义务时,有时会放大协议的效用,使其凌驾于法律法规之上;或对协议条款约定不明确,劳动者"寻出破绽",致使用人单位在"对薄公堂"时难以站稳脚跟。案例回放1解约协议不明确单位再付赔偿款叶某与一外企公司签订期限4年、税后年薪120万元的劳动合同,并出任该公司总经理。双方同时签订管理层激励奖金计划,约定激励奖金数额为叶某年薪的30%。  相似文献   

7.
问:我月薪4000元,单位每月支付200元保密费,要求我离职后一年内不得从事与本公司业务相关的行业,如违约将承担50万元违约金。这合法有效吗?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相似文献   

8.
孔璞 《人才瞭望》2008,(12):11-14
《劳动合同法》使企业辞职员工摆脱了违约金的困扰,但那些想从事业单位辞职的人仍在为高额违约金头痛在递上一只敦实厚重的白色信封三分钟后,刘嘉从财务手中接过一张狭长、单薄的收据。  相似文献   

9.
陈方 《人才瞭望》2006,(2):51-52
一、案例内容 A公司与员工王某于1998年6月23日签订《劳动合同书》,期限为1年。合同中约定,双方签订的培训协议作为《劳动合同书》的补充附件,与《劳动合同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中专毕业生毕业时间的日趋临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的阶段也如期而至。就业协议作为一种法律性文书,是有其严肃性的,但近年来,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放,毕业生选择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空间都不断增大,违反就业协议约定另作  相似文献   

11.
任何法律都是一把双刃剑.《劳动合同法》在充分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也对其违约做出惩罚性规定.然而,一些劳动者却疏于了解和掌握,更有任性者不拿法律与合同约定当回事,结果只能自食苦果! 一、违反竞业限制约定,退还+赔偿 [案例]程秋利系某矿业公司技术员兼下属分公司副经理.2011年3月与公司续签5年期劳动合同.并于2012年1月5日与公司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约定:“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以及在双方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乙方不得到与甲方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提供咨询.  相似文献   

12.
《人才瞭望》2003,(12):50-50
人才望编辑部:我是一家单位的人事主管。我们单位有位员工,最近经常在工作时间打瞌睡,在单位中造成比较坏的影响。单位领导对其作了警告处分并在全单位公示。公示后,该员工立即找到单位领导,说单位无权这么做,并扬言要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我们单位新成立,还未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对该员工的处分确实“无法可依”。我们现在都有些担心,怕他真的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我想咨询一下,碰到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读者:齐生齐生读者:贵公司领导的担心是多余的。你单位对该员工作出的警告处分并未导致劳动合同解除、变更,或经济处…  相似文献   

13.
《人才瞭望》2003,(9):56-56
案情简介申诉人:谢某,男,32岁,汉族,某铁路工程机械租赁中心工程师。被诉人:某铁路工程机械租赁中心。申诉人诉称,申诉人于1999年1月29日向某铁路工程机械租赁中心总经理刘某递交了书面的调转申请,2月1日得到单位领导黄某的书面批复,同意办理调转。但此后单位领导却单方面反悔,不同意申诉人调转且不容商议。被诉人辩称,谢某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劳动法》及双方所订劳动合同,除在我单位造成极坏影响外,也给我单位的经济造成重大损失。我单位要求谢某赔偿因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给我单位造成的损失人民币20万元。经调查,申诉人谢某系某铁路工程机械…  相似文献   

14.
张荣武 《人才瞭望》2004,(10):111-111
李某原为某粮食企业的工人,2001年5月被该企业下属某酒店聘为客房部经理,口头约定月薪1000元,各种社保基金由该酒店承交。某酒店未与李某签订具体用工协议,但有该酒店主管单位(某粮食企业)的任命李某职务的红头文件。李某到位后工作比较认真、但在个别问题上与该酒店负责人发生点意见分歧,到2002年5月,该酒店原负责人擅自决定,在部门业务经理例会上,  相似文献   

15.
《人才瞭望》2005,(2):97-97
请问最近,我所工作的工厂为完成一批外贸加工业务,要求工人们加班加点。考虑到酬劳丰厚。我自愿与单位签订了一份每天工作12小时的协议。现因我父亲身体不好需要人照料,我是独生子,故无法履行合同。但根据约定,一方违约,要承担高额赔偿责任。请问,自愿延长劳动时间能反悔吗?  相似文献   

16.
唐晓春 《人才瞭望》2003,(12):51-51
【案情简介】张某2000年8月大学毕业后应聘到某事业单位工作,签有一份聘用合同(合同期:2000年8月1日至2001年7月31日),双方约定一方违约需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10000元。聘用合同至2001年7月31日到期后,单位未与张某续签聘用合同,2001年8月30日,张某向单位提出要求调走,终止与单位的聘用关系。单位却认为聘用合同虽到期,但仍存在着人事关系,故不同意其调离。为此,张某向当地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单位为其办理终止聘用合同的手续并调离该单位。【争议焦点】此争议的焦点在于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到期后,单位与职工是否还存在着人…  相似文献   

17.
吉云王 《人才瞭望》2006,(10):104-104
杨女士从原单位离职后,未遵照其与原单位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在同行业具有竞争业务的其他单位找到一份相同的工作。原单位以违反竞业禁止义务为由将杨女士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时,除另有约定外,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或者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从侧面反映了有效劳动合同中竞业限制条款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9.
《人才瞭望》2004,(2):46-46
人才望编辑部:我是一家外资公司的经理,与公司签订了一份三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2005年8月到期。由于市场发生变化,公司效益滑坡;公司为了缩减开支且逃避法律责任,便经常以“莫须有”的罪名开除员工、由于我是该公司的“高薪”人员,一个月前,我也收到了公司的《开除通知》。令人气愤的是,该《通知》上信口雌黄,罗列了我许多根本不存在的“罪名”。我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了劳动仲裁申请,二天前我收到了仲裁委员会的《受理案件通知书》。我想咨询一下,我该怎么准备?读者:王华王华读者:开除是一种行政处分,它主要适用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企业…  相似文献   

20.
基于心理契约的派遣制员工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增加了对直接雇佣制的限制。劳务派遣作为直接雇佣制的有效替代和补充.成为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界热议的课题。劳动派遣是指用人单位(即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并承担雇主责任,与用工单位(即委托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然后按照用工单位要求,将符合要求的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并向用工单位收取相关费用的经营行为。这种用工形式突破了传统的用人单位和员工的双向关系.通过用人单位、用工单位和派遣制员工之间的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