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郭龙 《职业》2010,(34)
一个年轻人对自己的现状很是困惑,他有着远大的理想可是却总感觉理想很难实现,于是他去拜访当地一位很有名的数学家. 年轻人问数学家:"您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有什么秘密吗?"数学家想了想说道:"有,但是不能算是秘密."年轻人迫切地问道:"是什么?"数学家并不急着回答而是问这个年轻人:"你今年多少岁了?"年轻人回答:"21岁了.""那么你想过怎样度过你的一生吗?"数学家问这个年轻人.  相似文献   

2.
无言的训练     
有一次,见邻居在他自家鱼塘边钓鱼,钓得一条,却见他慢慢地将鱼从鱼钩上取出,在手上把玩了几下,又扔进了鱼塘里,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 邻居说":我在训练鱼呢!" "训练鱼?"我不解地问. "训练鱼不贪钩."邻居说. "为什么要这样训练?"我问.  相似文献   

3.
棉花与爱情     
一位年轻人和新婚的妻子经常吵架,他很后悔当初结婚的选择,于是打算在征求父亲的意见后和妻子离婚. 父亲听完他的埋怨后,问道:"儿子,你的妻子有优点吗?"年轻人抱怨说:"结婚前有,现在没有了."父亲又问:"你在她心中有优点吗?"儿子迟疑了一会儿说:"好像也是结婚前有,现在没有了吧."父亲说:"你比我强,我结婚前不知道你母亲的优点是什么." 父亲走到屋外,拿起了一块瓦片和一团棉花,问他:"它们哪个更硬一些呢?"年轻人说:"这还用问,当然是瓦片硬了!"父亲把瓦片和棉花举到同样的高度松开了手,只见瓦片落地后被摔得四分五裂,棉花则轻飘飘地落了下来.  相似文献   

4.
唐厚梅 《职业》2005,(5):46
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遇到一位以严格要求和博学多才而闻名的老编辑.年轻人每次交稿时,这位老编辑总是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要求年轻人每天写一篇文章放进编辑桌上的盒子里.哪天没有,他就敲着桌子说:"文章呢?"这样,在日积月累的岁月中,年轻人的文章一天一个样,终于在写作上取得很大成就,并参与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  相似文献   

5.
相信自己     
小女孩索尼亚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上二年级.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问她原因,她抽泣着说:"班里一个同学说我又丑又笨,还说我走路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后,只是微笑着说:"你能摸得着房顶上的天花板."哭泣的索尼亚吃惊地反问道:"你说什么?"父亲又说了一遍:"你能摸得着房顶上的天花板."索尼亚忘记了哭泣,抬起头看着天花板,心想:"那么高,父亲蹦起来都够不着,我怎么摸得到呢?"  相似文献   

6.
落地     
正有一个以善于攀爬树木闻名的男子让人爬树去砍树枝。攀爬者到最高处时,他一言不发;等到攀爬者下到屋檐那么高时,他才开始说:"要小心,别失足了!"我问道:"已经下到这个地方,稍微一跳就可以下来了,为何又要这么说呢?"  相似文献   

7.
笑话     
正抠门同事单位一哥们太抠门,我问:"宿舍离公司只有300米,你干吗每天骑自行车?"他反问:"皮鞋多少钱一双?单车内胎多少钱一条?"我无言以对。又问他:"你这么节俭,为啥午餐总吃6元一碗的饺子,不吃5元一碗的面条?"他眉毛一挑,反问:"饺子上面有时会挂着一两根面条,可是面条上能挂着饺子吗?"  相似文献   

8.
笑笑胡同     
你跑得太慢了黄昏的时候,我在产业路上慢跑。有一个年轻人从我后面跑上来,在我耳边急促地叫着:"快跑!""发生了什么事?"我问身旁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9.
送走吧我威胁朝朝、暮暮:"再这么疯,吵得让人受不了,就把你俩分开。一个留家里,一个送走。"朝朝(嘴就嘟了起来):"那我们就不疯了嘛,不要送走,我要在家里。"暮暮不吭气。我瞟了她一眼,她还是不表态,只有主动问了:"暮暮,你觉得呢?"小丫头沉吟片刻:"要送到哪里去呢?"哼,居然都考虑送哪里去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0.
塑料造路     
正托比·麦卡尼是英国牛津郡的一名工程师。一天下班回家后,上小学的女儿开心地跑到他面前,对他讲述这一天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女儿说:"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海洋里生活着什么?很多同学说鱼,也有的同学说水母、珊瑚、海龟等。""那你是怎么回答的呢?"麦卡尼饶有兴致地问。"塑料呀!"女儿撇了撇嘴回答。女儿的话让麦卡尼惊讶的同时,也很羞愧,为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不该让子女生活在如此糟糕  相似文献   

11.
青年与老人     
正有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时常轻视饱经风霜的老人。一天,父子俩同游公园。青年顺手摘了一朵鲜花,说道:"老爸,我们青年人就像这朵鲜花一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你们老年人,怎么能和青年人相比呢?"父亲听罢,在经过小卖部的时候,买了一包核桃,取出一颗,托在掌心里,说道:"孩子,你比喻得不错。如果你是鲜花,我就是这干皱的果实。不过,事实告诉人们:鲜花,喜欢让生命显露在炫目的花瓣上;而果实,却爱把生命凝结在深藏的种子里。"年轻人还不服气:"要是没有鲜花,哪儿来的果实呢?"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一天,走过来一个头发皆白的老人,问:"年轻人,为什么不快乐?"  相似文献   

13.
孤独的青春     
正有一天,身为大学老师的母亲大人突然给我看了一条没有称谓也没有落款的短信:"你在办公室吗?"并告诉我她收到短信时的惊讶,因不知是谁,于是回了个电话,才知道是学生找她。母亲问我:"难道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这样和人交流、沟通和交往的吗?"是呀,我从心底承认,我们孤独的青春几乎已经没有学习以外的能力了,即使有,也只是停留在虚拟世界里而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毫无对策。"正严勤恒"的校园里,总会有这样一个现象:成绩优异的好好先生,总是能无条件的得到老师的偏爱,却多多少少地受到同窗的排挤;玩世不恭的潇洒子  相似文献   

14.
传承了吗?     
正传承传统,这不是一个老朽的话题,而是历久弥新。有孝心儿子看完国产动画《小门神》问我:"妈妈,为什么过节我们家不贴门神呢?"我不禁哑然。别说我们家了,左邻舍也没有谁家门上贴门神年画的,连春联都少有挥毫泼写就的,替代品则是千篇一律的印刷品。至于"门神"姓什谁?是何方神圣?恐怕现在的年轻人没几个能答出来了。  相似文献   

15.
天堂的位置     
每当我触及到心灵中那美好的部分,就感觉自己又一次找到了天堂一个小学老师来邀请我给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作一场演讲。我问她:"要谈些什么呢?"那学佛非常虔诚的老师说:"跟孩子们讲讲极乐世界吧!我只是希望培养孩子对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不是你最主张的吗?"  相似文献   

16.
正童启华刚开包子铺的时候,听过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一个做包子的。从工商注册、寻找供应商到寻找物流合作伙伴,他们都这么说。工商局的人想不通:"一个大好青年,怎么会去做包子呢?"供应商则认为,这么好的食材用来做包子十分可惜。物流配送也在嘀咕:"我们这么高端的物流,怎么会去送包子?"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了孩子,我们总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不少孩子却对父母的这种期许非常抵触。因为我们在要求他们的同时,自己却懈怠了。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相对于行动,语言上的说教往往显得苍白无力。有这么一个段子:孩子因成绩不好,又一次被妈妈骂作笨鸟,孩子不服气地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妈妈问:"那第三种呢?"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  相似文献   

18.
正板栗是我在北京实习期间合租的室友。一次下班回家,我刚进门,就听见板栗跟电话另一端的女朋友在争吵,起因是对方无意间问了一句:什么时候买房子?板栗对着电话怒吼:"你知道我在外面有多不容易吗?我这么努力,每天累死累活的,可你呢,整天就知道催催催,现在房价这么高,能怪我吗?"挂完电话,板栗的房间  相似文献   

19.
母亲节快乐     
<正>按照西方的习俗,每到母亲节,年轻人都会给母亲献上一束娇艳的康乃馨,以感激母爱的博大深厚。中国也有"母亲花",它就是萱草花。《诗经》里说:"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这里的谖草就是萱草,又叫忘忧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到哪里弄到萱草种在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  相似文献   

20.
相见欢     
正如果我们相见呢?喜出望外。前两天,敏在微信里有些纠结地问我:"我在北京出差呢,有半天休息时间,你说我约不约北京同学见面呢?北京这么大,他们出门一趟挺折腾……""约啊,你以为下次见面你们会在猴年马月?"我鼓励她。要是换作过去,我也会和敏一样纠结。习惯使然,我们都不愿给人添麻烦。但是刚刚过去的五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