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考古工作的日益进展,越来越多的青铜器呈现在人们面前.它们不仅是我国最古老最先进的艺术,而且以其独具风格的艺术魅力成为人类绝无仅有的遗产.而商代青铜器不仅在此时达到了鼎盛,更属于中国青铜的核心时期.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2.
青铜器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摆脱原始,步入了文明的蒙醒期。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大约是夏商周时期。最初青铜器是以工具和实用器皿的形式出现,之后逐步摆脱实用而上升到礼器上,形成“知神奸、昭帝功、明鉴戒”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先从夏商周三代青铜器艺术的总体美学特征出发作出一些比较准确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从青铜器艺术的造型与纹饰风格的转变的背后读解出它的精神特征。进一步揭示青铜器艺术作品的美学性质及其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4.
青铜器     
《社区》2011,(17):F0003-F0003
青铜器的颜色是土黄色的,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一点一点变成绿色的。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象征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相似文献   

5.
长江下游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按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按国别可分为吴器、越器和干器,按青铜器的文化来源还可进一步分为若干构成部分,但在西周早期的吴、越青铜器中,都出现了宗周青铜器.长江下游的宗周青铜器主要出现于康、昭时期,反映了西周早期周王朝对长江下游的经略和康昭时期周王朝对长江下游的象征性控制,而昭王之后几乎不见宗周青铜器,表明昭王之后的周王室对长江下游的象征性控制已日渐衰微.  相似文献   

6.
宋人对所见或所得青器铭文进行摹录,既为宋代金文研究的深入和扩大提供了保证,也为后代保存了相当丰富的宝贵资料.宋人所著的铭文资料对现在某些相关史学问题有重要的价值,也为古文字、音韵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7.
8.
江南吴国铸造的青铜器,既受中原商周文化的深刻影响,而又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地方个性。其发展序列可分为早期、中期及晚期三个演化阶段。早期因为吴国的建立,促使江南地区青铜冶铸业得到飞跃发展,铜器类型包括中原型、访中原型和地方型并存。中期吴国工匠成熟地创造出富有自身特色的器物形式,展示出鲜明的地方风彩。晚期吴国青铜器铸造工艺技术跃居列国前茅,有她独到之处,在我国古代科学史上取得卓越成就。  相似文献   

9.
青铜器研究是传统金石学和现代考古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其自身研究业已形成相当完备的方法理论体系 ,分期断代则是其首要内容。 2 0世纪 30年代郭沫若提出“标准器断代法” ,几十年来 ,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又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特别是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运用 ,使青铜器分期断代方法更具科学性。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利用在目前的研究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0.
西周青铜器铭文是礼乐制度的遗存实物,宝鸡作为周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青铜器之乡,出土的众多青铜器铭文在内容上反映了西周时期的祭祀、赏赐、册命、盟誓、约剂、征伐等方面的历史事实;将其与《尚书》对比,可以印证诰、誓、命、典等《尚书》类文体在西周时期的实际运用,旁证《尚书》中与西周相关文献语言的真实性。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铭文呈现的独特鲜明的文学特质和体式美、伦理美、实用美三者统一的艺术精神,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基因。  相似文献   

11.
1975年宝鸡竹园沟[弓鱼]国墓地十三号墓出土。有提梁,带盖,卣身直口,深腹,直简状,胎质厚重。提梁面有宽凹槽,凹槽中部内侧有凸棱三道。提梁两端有高浮雕兽头,兽头两角卷曲高耸,圆凸目有瞳孔,两尖耳横立。  相似文献   

12.
洛阳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偃师二里头的文化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的夏代青铜器是对初期青铜器的继承和发展。其数量和种类虽不是很多,纹饰也较简单,但在青铜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发掘的墓葬结构不同,出土青铜器在墓中的位置与组合也有差异。已出土的青铜酒器、容器、兵器、乐器、装饰品等,各具特点,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兼并,文化艺术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设计也体现出地域性特点,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即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黄河文化圈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以楚文化为中心的长江文化圈所表现出的浪漫主义风格。这正是当时社会审美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动物图像在中国传统造型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鸟图像更是被赋予各种精神内涵。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中后期,青铜器风格沉重、神秘、威严,鸟图像以轻灵、变幻莫测的神秘性以及独特的寓意,在西周青铜器造型的沉重之中注入新鲜的生命活力,丰富了青铜器造型艺术语言,体现了人类精神世界对于灵动、自由与飞扬的渴望。  相似文献   

15.
商代青铜器以其神秘,威严,庄重的气势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最终穿越历史的长河,在现代人的心里扎下难以磨灭的痕迹!然而假如我们深入的了解那个时期的文化,便会意识到,在商代青铜器的宗教意义是大于审美意义的。而且大都是森严残酷的奴隶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严格的说,古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创造了这种威严肃穆的视觉征服力。文章从商青铜器的起源及发展入手,外在表现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化深入探讨商周青铜器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宗教意义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75年陕西扶风庄白村西周墓出土,通高27.5厘米,口宽26厘米,口长17厘米。器为圆角长方形,立耳,四柱足,平盖。鼎口小底大,垂腹瓶底。盖两端各有一长方形孔,  相似文献   

17.
商周时期因青铜文化显著而叉被称之为青铜时代,根据对这一时期青铜器纹饰和青铜器用途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可以看出商周早期出土的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纹饰主要表现为对天和神的敬畏;西周中晚期以礼器为主,纹饰方面开始表现写实内容;东周时期的兵器和日用品增多,纹饰以社会生活的场面为主题。这些发展变化都彰显出商周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利用能力的增强,体现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 3月湖北郧县肖家河发现青铜器 ,其中三件有铭文 ,而且都有历日。历日中的“正月”不是一月 ,应与过去著录的蛮书缶等器相同 ,是指夏正。这对古代历法研究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钟(西周中期)1976年12月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出土,现藏宝鸡市周原博物馆。该窖藏共出土甬钟十四件,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组。甲组四件,乙组三件,丙组两件,丁组四件,戊  相似文献   

20.
1957年在晋宁石寨山出土了"滇王印",证实了古代"滇国"的存在,古滇国的青铜器种类十分繁杂,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滇"本身就是一个神秘的古国,其艺术的生动真实常常唤起一种经历的记忆与想象。给予我们美的享受。古滇青铜雕刻与图饰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充满了生活气息。生活实践,是古滇国青铜器艺术生动大胆的表现力、强悍灵动风格的基础。在古滇国青铜器中,雕刻图饰与器物是融为一体的,是古滇青铜艺术特有的构成形式。古滇国青铜器的艺术风格是非常写实的,布局上,疏密节奏的安排赋予韵律感与装饰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