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张学良、杨虎城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导者;中国共产党并非是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之间的调停者;蒋介石也是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峰 《山西老年》2010,(4):10-10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为救国救民,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也称"双十二事变"。为什么张学良和杨虎城能逼蒋介石抗日?为什么他们二人敢这么做?外界普遍评论是因为他们都有爱国之心,都有满腔热血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严密的历史与逻辑分析,说明传统的杨虎城“贸然回国抗战说”是不能成立的。作者认为,杨虎城将军的悲剧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一个热切的爱国者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不得不付出的重大代价和牺牲,不是或主要不是轻信误信蒋介石那么简单的。唯其如此,我们才更加敬仰和怀念杨虎城将军。  相似文献   

4.
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事变”中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与中共达成一致抗日协议的著名爱国将领之一的杨虎城将军,后来被背信弃义的蒋介石杀害了。可杨将军的子女今何在?这是读者关心的。 金秋时节,我们在绵阳拜访了现任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祖国联谊会主任的杨虎城将军之三女杨拯美女士。她今年61岁了,身材微胖,举止端庄。据介绍,她们兄妹共6人。  相似文献   

5.
张学良、杨虎城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著名爱国将领 ,1936年 12月 12日 ,他们激于民族义愤 ,毅然扣押了蒋介石 ,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然而由于他们在历史上与蒋介石的关系不同 ,与共产党的关系不同 ,加之在西安事变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 ,因而西安事变之后 ,蒋介石对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进行报复 ,从而导致了他们的不同命运。  相似文献   

6.
杨虎城“是国民党将领中首先倡导对日抗战的爱国军人”!早在1933年,他就曾请缨抗日,援助察绥抗日同盟军。1936年底,他和张学良将军共同发动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便是为了逼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结果推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食言而肥的蒋介石,一方面扣留张学良,一方面逼迫杨虎城“辞职出洋”。1937年6月16日,南京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7.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改变之前保留杨虎城基本实力的处理方案,采取措施迫使杨虎城出国,中共方面囿于国共之间的谈判,也无法给杨虎城提供有力的帮助,杨虎城迫于多方压力,不得不出国考察。出访美国期间,杨虎城曾多次致电国民政府要求回国,却都不被允许。之后,杨虎城抵达欧洲,计划假道苏联回国,国民政府和苏联正在举行关于互不侵犯条约、军事订购的双边谈判,由于其职权并不直接涉及军事和外交事务,加之杨本人对于国民政府的外交战略更是一无所知,致使其职务的合法性没有得到苏联的认同,最终,杨虎城假道苏联回国的计划失败。  相似文献   

8.
《陈诚日记》是新发现的研究民国史与当代台湾史的重要史料。通过《陈诚日记》中对蒋介石的评论,可以考察台湾时期他与蒋介石的关系。在国民党政权撤退台湾初期与1958—1961年间两个时间段,陈诚对蒋介石有过明显的不满,两人在一些问题上意见不合,甚至有过正面的冲突,这些史实使我们能够重新认识台湾时期陈诚与蒋介石的关系。以往的研究总强调蒋陈之间的“合作无间”,蒋介石扶植陈诚,陈诚服从蒋介石。而新的史料展示了历史复杂的一面:蒋介石与陈诚之间其实也曾经有过较尖锐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9.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一到南京即扣押了张学良,同时对西安进行政治分化与军事威胁,企图用武力实现“陕甘军事善后办法”,西北形势迅速恶化。对南京方面,究竟是“战”还是“和”?西安方面内部分歧较大。身为西北地区最高负责人的杨虎城,由于自身实力较小和受中共态度的影响,时而主战,时而主和,总体上是主战大于主和。杨虎城的主战主张对于争取张学良回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这和抗日大局相比,又是微不足道的。对此,“千古功臣”杨虎城是有所认识的,只不过不愿放弃昔日的好友。  相似文献   

10.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施兵谏,迫其放弃了内战政策,此举成为全国抗战局面形成的关键。其实,在此之前,蒋介石还经历过一次鲜为人知的兵谏,地点在庐山,发动者是国民党左翼人士邓演达和唐生智。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体。历史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中也蕴含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历史正是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不断演进。西安事变前夕,民族矛盾上升,团结抗日成为社会的一种潮流。蒋介石抗日步伐迟缓、加速剿共的做法,必然激出事变。它通过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扣押蒋介石的偶然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前后蒋介石与杨虎城的博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安内攘外"或"和平统一"政策与"统战路线"之间的博弈,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处于这两种政策之下的不同政治团体之间的较量.杨虎城所借用的"统战路线"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对蒋"安内"政策的一种正面回应.而蒋介石在事变后针对时局所提出的"和平统一"方针,一方面是对杨"统战路线"的回应,而另一方面也是以往"安内攘外"政策的继续.其"回应"体现在:现阶段"统战路线"的实现必须以实现"和平统一"为前提;其"继续"体现在:无论是"安内攘外"亦或是"和平统一",其主要目的都是加强中央权威,实现全国实质性的统一于南京国民政府之下.  相似文献   

13.
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博弈可以看成两人在对日对共政策上的较量,是"攘外后安内"政策与"安内后攘外"政策的博弈.张学良认为先"攘外"后"安内",主张"息内战,御外辱"、"息内争,求和平",停止"剿共"内战,一致抗日.这种主张可视为对蒋介石"安内"政策的反驳.当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安内"政策失败后,意识到解国难须另觅新路.当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三位一体"局面形成时,蒋介石继续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剿共",激化了双方的矛盾.自此,两人的博弈拉开帷幕,而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是对蒋"安内攘外"政策的一种正面反抗.  相似文献   

14.
九旬老人王志屏曾任杨虎城将军的卫士,亲历过西安事变,而且还亲自看押过蒋介石。他向笔者讲述了当年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1949—1950年毛泽东对台湾问题的思考与决策张亚斌朱其美司风德一渡江战役胜利后,蒋介石企图凭借上海地区有利的地形和工事负隅顽抗,等待时机企图卷土重来。但是,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隆隆炮声将蒋介石的迷梦击得粉碎,蒋介石在无可奈何中被迫逃往台湾孤岛,苟...  相似文献   

16.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在西安扣留了前来督促剿共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25日,蒋介石因许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而被释放,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转折点     
1936.12.12西安事变:扭转时局这一天,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迫使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当时的国内情况是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进行内战。张学良曾到临潼华清池向蒋"苦谏",请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遭蒋拒绝。24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战议和、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等条件,25日获释,由张学良陪返南京。蒋介石飞回南京后,立即把张学良拘禁起来。  相似文献   

18.
张群 《华人时刊》2010,(7):76-77
1949年在中国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新中国随之诞生,而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则风雨飘摇,沮丧地退踞台湾。随着国民党蒋介石政权退至台湾,盛传中的大陆黄金被蒋介石秘密运往台湾之谜一直未能破解。  相似文献   

19.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内部主张抗日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为坚决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怀着善良的愿望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以惊险的手段,捉蒋放蒋,联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在全人民抗日怒潮压力下,被迫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促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