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四次代表大会,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确定了全省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其中农业要求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到2000年,总产值由1980年的194亿元达到700亿元,翻1.8番;粮食产量由1980年的476.8亿斤达到700亿斤,平均每人占有800斤;棉花产量由1980年的1,074万担达到2,700万担;花生产量由1980年的2,808万担达到4,000万担。从而使全省粮食和主要副食品可以在较高的水平上自给,棉花、油料自给有余,对国家做出更大贡献。根据山东省的自然、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农业生产的现状与特点,如何达到上述战略目标,采取哪些相应的战略措施,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达13亿,如果按人均年占有粮食400公斤的低水平计算,粮食总产量要达到5000—5200亿公斤.《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也确定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必须达到1万亿斤.从目前的情况看,实现这一目标的艰巨性是显而易见的.要使我国粮食开发达到或超越这一目标,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分析粮食开发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立足实际制定相应对策,引导粮食生产再上新的台阶.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如下十大现实问题,困扰着我国粮食的生产和开发,为我国的粮食开发事业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3.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生产的形势仍是非常严峻的。我国的人口以每年1500多万的速度在增长,①耕地却以800万亩的速度在减少;人均占有耕地从1957年的2.59亩,减少到1988年的1.33亩,人均占有粮食已从1984年的784.4斤减少到1988年的724斤。②从1985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徘徊不前。1989年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4.
据文献记载,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我国人口5,959万人,耕地面积57,70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9.68亩,平均亩产140斤。按此推算,人均占有粮食应该是1,355斤。明朝洪武26年(公元1393年),全国人口6,054万人,耕地77,000多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2.7亩,平均亩产250斤,人均占有粮食1,905斤。到了清朝道光14年(1834年),人口猛增至40,100万人,耕地85,000万亩,人均占有2.1亩,平均亩产280至300斤,人均占有粮食448斤。1947年,全国46,100万人,耕地127,487万亩,人均占有量还在2.7亩左右。1980年,全国98,255万人,耕地149,000万亩,人均1.52亩,平均亩产420斤,人均占有粮食648斤。我们未能及时将“珍惜土地,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致使耕地锐减。1977年比1957年净减1.8亿亩,平均每年减少900万亩,加上同期开荒2.6亿亩,实际共减少4.4亿亩,平均每年减少2,200万亩。此乃是战略性的失误。我们应当“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1987年,江西抚州地区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农业技术服务年”活动,使多项先进技术得到普及和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全区粮食第一次突破40亿斤,总产达到40.2亿斤,比上年增产21994万斤,增长5.79%,按粮食占用耕地面积计算,亩产1242斤,亩增65斤,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坐猪饲养量达2807.85万头,增长5.39%;油脂总产1405万斤,增  相似文献   

6.
<正> 中共青海省委八届四次全委会通过的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省描绘了一幅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在这个纲领性文件中把加强农牧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并把粮食作为农业的核心问题提了出来,制定了到本世纪末粮食产量达到135万吨、2010年基本实现粮食自给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因为从解放到1978年的28年中,我省粮食总产增长了12亿斤,而1978年到1995年的17年中只增长了5亿斤左右,“九五”期间全省粮食增产4亿斤,难度不小。但只要加强领导,措施得力,经过全省各族人民的团结拼搏,也是完全可能达到的。  相似文献   

7.
粮食上台阶是宁夏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口增长的压力和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目标,逼着我们千方百计把粮食生产促上台阶。本世纪末宁夏人口将达550万,若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则需22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25公斤,则需23.5亿公斤。小康生活水平在食物构成及营养水平上的标志为人均每日食物含有热量2500大卡左右、蛋白质70克左右(其中动物性蛋白质15克左右)。要达到这个水平,人均占有粮食必须在400公斤以上,否则只能是温饱水平。目标是明确的,问题在于如何去实现。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际观察员莱斯特·布朗和哈尔·凯恩在其论著《人满为患》中提出了一个近乎残酷的结论;人类四世纪的主要威胁是缺粮。—题记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达13亿。如果按人均年占有粮食400公斤的低水平计算,粮食总产量要达到5000-520of乙公斤。《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也确定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必须达到1万亿斤。从目前的情况看,实现这一目标的艰巨性是显而易见的。要使我国粮食开发达到超越的境界,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分析粮食开发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立足实际制定相应对策,引导粮食生…  相似文献   

9.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各项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到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8,100多亿斤,人均占有粮食达到800斤,第一次达到世界平均粮食占有水平,棉花总产量达到1.1亿担,人均占有11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并且不少地区出现了农民“卖粮难”、“卖棉难”、“卖猪难”等问题,这是否说明我们的农副产品已多得不得了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应该说,我国人民只是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粮多”、“棉多”等,只是一种低水平的过剩。正如赵紫阳总理所讲“这种情况是原来我们所没有想到的。我们对农业结构的改变,对农业内部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对农业应当逐步地由量到质的转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农民  相似文献   

10.
1957年~1988年,全国耕地累计净减少2.5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800万亩,人均耕地从2.59亩减为1.33亩;建国以来,我国总人口增长一倍多,平均每年增加1400万人,其中1986年—1988年,净增人口472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575万人。另一方面,全国粮食总产量已俳徊了好几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已从1984年的784斤下降为1988年的718斤。可以预料,我国粮食供求偏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非农业人口的迅速膨胀使单价粮食的供求缺口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打破了长期停滞徘徊的局面,连年获得增产丰收。1987年与1978年相比,全国粮食年产量从6000亿斤增加到8000亿斤,增长32.8%,许多地方粮食自给有余。我区1983年粮食总产达272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78年增产56亿多斤,平均每年递增4.7%。在这种形势下,有的同志认为粮食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因而不同程度的放松了粮食生产,加上  相似文献   

12.
今天想对农村经济情况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提供一些情况,供同志们研究。一、当前农村的形势1.形势喜人。大家已从报章杂志上看到了农村一年比一年好的形势,江苏亦如此:①粮食产量:84年达到670多亿斤,比83年增长了60亿斤。第一次突破了人均千斤达到1087斤,成了全国人均占有粮食突破一千斤的三个省之一。②农村的工农业总产值:指县以下的,即乡镇和农村的工农业总产值(包括农户的、集体的、个体的)1984年全省达到642亿元,  相似文献   

13.
“七五”期间,由国家统一部署,新疆确定了霍城等12个县为商品粮基地建设县。经过几年来的努力,这些县在水利设施和技术推广方面已经获得了预期的效果。1990年粮食总产达到了155万吨,比建设前的1985年增加近40万吨,增长33.9%,平均每年增长6.1%,总产量占全区粮食增长量的25.8%,粮食作物单产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1公斤。人均占有粮食近550公斤,超过全区人均占有量110公斤。五年来,这些县外调的商品粮为112万吨,按国家投入资金匡算,每投资1元增产粮食20斤左右,超过了自治区规定的1元钱5斤粮的要求。新疆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主要经验有六点:一是领导重视,各级政府都相应地成  相似文献   

14.
一、吉林省商品粮基地种植结构现状 自1980年吉林省被国家确定为商品粮基地以来,由于认真地执行党中央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田积极性,9年来粮食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从1979年到1987年,吉林省的粮食生产获得了高速度的发展。1979年粮食总产180.6亿斤,到1987年增长到332.7亿斤。9年间平均产量为246.3亿斤,比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15.
根据科学推算,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可能达到65亿(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国土基础知识问答》第209页)。我国约13.7亿。那时,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2亩,按粮食总产量达到8000亿斤计算,人均只有580斤,比现在还  相似文献   

16.
地处皖东的滁县地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推动着经济的持续发展。1990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总产由22.98亿斤增加到66.7亿斤,工农业总产值按80年不变价计算由11.09亿元增加到72.05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江苏省是我国的重要农区之一,粮食和棉花又是江苏省农业生产中的两大优势,它们的产量在全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建国以来,江苏省的粮食和棉花生产基本上都是稳步发展的,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4年粮食的总产量达到3356.85万吨,人均产量达到547.5公斤,棉花的总产量达到66.59万吨,都创了历史的最好水平。可是,以后几年却出现了徘徊局面。粮食1985年总产量下降到3124.7万吨,人均产量  相似文献   

18.
解决贵州粮食问题的立足点应放在哪里近几年,我省粮食问题集中表现为供不应求.平价粮全省每年短缺15~16亿斤,议价粮短缺10~11亿斤.为了平衡供求,每年向中央要粮和到省外购买议价粮约25亿斤.据此,省政府提出了"发展生产,稳定调入,逐步提高自给水平"的基本方针.几年来,通过调入大量粮食,缓解了迫在眉睫的供需矛盾,对保障城乡人民的基本生活、稳定市场供应、控制物价、维持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转,起了一定作用.今后,平价粮靠中央安排调入,议价粮到省外购进,仍不可避免地还要继续一段时期.否则,全省粮食需要就难以安排. 但是,纵观这几年执行上述方针的情况,其消极后果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改革以来的巨大变化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农村改革,至今已有十六年了。安徽的农业、农村和全国一样,总体形势很好。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农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一部分在瓦开始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以粮食生产为例:1949年全省粮食产量只有127亿斤,人口为2900万,人均430斤。建国后,到1955年,粮食产量达到230亿斤,比49年增加了近一倍,人均730斤。但1955年以后,由于频繁变动的生产关系,大大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使农业生产遭受了极大的破坏。1960年,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20.
年份总数比前十年增加数比前十年增加男产 地{粮食积]人均{总产}人均(万亩)(亩)(亿斤)(斤)19501,259,6 19人1075.66_702453219602,130,316人870,69769.1230 .21397.39 .3404 33s一6一4一319702,773,480人643,1641358.614。407151919813,833,771人t,060,2911320_425 2522658.6一九五○年至一九八一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耕地、粮食数字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