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释 杨文山《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1982年l期殷代的“卢方”——从殷墟“妇好”墓玉戈铭文论及灵台白草坡“潶白”墓 曹定云 《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2期《小屯南地甲骨》中所发现的若干重要史料 陈邦怀《历史研究》1982年2期从甲骨文所见试论殷代的农业经济 酉代锡《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2期从殷墟甲骨文论古代学校教育 王贵民《人文杂志》1982年2期  相似文献   

2.
山东陶文的发现和著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战国文字研究是建国后开始发展的,现在已成为中国古文字学的一个新分支,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一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除青铜器铭文外,有货币、玺印、石刻、简帛等多种,而陶器文字占很重要的地位。战国时期各国,如周、韩、赵、魏、燕、秦,都已有陶文发现,但内容最丰富、数量最多的,应推山东境内出土的齐国以及邹、滕等地的陶文。山东地区陶文的发现,是在晚清时期,比殷墟甲骨还要略早;其有专门著录出版,则与甲骨大致同时。很多著名的收藏家,都藏有此种陶文,不乏珍异孤品,对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当时历史文化的探索,均殊有价值。可惜解放前几十年间,陶文这一领域很少有人问津,  相似文献   

3.
先对“仓颉作书”进行史料勾稽,并通过文字考释及有关文献的印证,认为《仓颉书》为黄帝史官仓颉所作,其内容为黄帝战胜末代炎帝及蚩尤的纪功之辞.  相似文献   

4.
胡长春 《学术界》2005,(6):146-150
青铜器铭文习称金文。重视金文资料的搜集整理,一直是金文研究的优良传统。殷周金文在古文字学、上古史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收录金文数量最多、最具权威性的著作无疑是《殷周金文集成》。该书共十八册,收录青铜器铭文11983器。该书出版后,又新出土了一批宝贵的殷周铜器铭文,涉及宗周王室、列国王室的世系、职官、礼制以及殷周古族等诸多方面内容。近年来本人搜集整理了新出土青铜器铭文成《新出殷周金文集成》一编,共得铭文1517器,其中有许多重器如晋侯苏钟、子犯编钟、吴虎鼎、史密簋、逨盘等,并就部分字词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5.
汉语俗字学的奠基之作──张涌泉博士《汉语俗字研究》读后文禾汉语文字学涵盖两个大的研究领域:古文字学和近代文字学。两者以小篆作为分野分别向前后两个历史空间拓展。前者由小篆而上溯殷、周甲骨文、钟鼎彝器铭文,后者则以隶书以降的近代汉字为其研讨对象。古文字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汉字是世界文字之林中独一无二的见形见音见意的文字,20世纪考古资料的大发现,学者们掀起了探索中国文字起源的热潮。在20世纪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论说中,至少有8000多年说,6000——7000年说、4000多年说和3000多年说等多种不同论断。殷代文字肯定不是中国文字的源头,中国文字的源头可上溯到夏王朝时期即考古学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大汶口陶文、丁公陶文和景阳岗陶文等,只是一种带有民族特点的原始文字。  相似文献   

7.
《〈汉志〉武功县淮水祠建置年代考》质疑周书灿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人文杂志》1995年第6期刊登了河南大学中文系李瑾教授《<汉志>武功县淮水祠建五年代考》一文。文中李先生结合大量历史地理文献和有关考古学的材料,运用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墨子》中:“,买化也,”“化,若为鹑”历称难解,本文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文句的内在联系、古文字学和考古学诸方面,考证“化,若为鹑”意为货币,比如龟币,可换成鹑:“,买化也”意为龟币,买卖所用之货币。《墨子》,化,货币,经济,考证  相似文献   

9.
一近年来,出土了一批蔡国铜器,铭文上有一个“■”字,很难弄清楚。经过许多古文字学家的努力,较多的同志认为:这是一个“(?)”字,是“(?)”的繁体,“吕”即“(?)”。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较多同志认为:是蔡昭侯的名。蔡昭侯名“申”,那么,“(?)”就是“申”了。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写了《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指出:“(?)”与“申”,古声近通用。另一个著名的古文字学家陈梦家先生略持异议,他在《蔡器三记》里说:“小篆之卵与申字形近易混,《蔡世家》昭侯名申,当是卵字之误。《番生(?)》的‘朱(?)’,《毛公鼎》作‘朱(?)’,即此字。”《说文》云:“亂,从(?),(?)亦声。”亂,《集韵》、《韵会》、《正韵》并云:“卢玩切。”而卵呢?《唐韵》云:“卢管切。”二字声本同。陈先生之说,正好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线索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古巴比伦、埃及、印度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但是,中国的文明史,有历史文献明确记载又被考古资料印证的约自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始,算起来距今仅有三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约在公元前二十二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夏代,是我国早期的奴隶制国家,中国绝大多数历史学家向无疑义。但因为没有真实可信的历史文献记载,而且考古学又没有发现夏代的历史文献和文字,所以夏代往往被看作是传说时代。有鉴于此,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更是历史学和考古学家必需探讨的最重要课题之一。著名的考古学家夏鼐先生于1983年到日本讲学时,曾专题谈论这个问题,讲稿后来被日本整理成书。他在书中指出:“我们根据考古学上的证据,中国虽然并不是完全同外  相似文献   

11.
商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研究及其风格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周青铜器铭文是我们研究商周历史的第一手史料。青铜器铭文的书法特征为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深入研究商周青铜器铭文的书法特征,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商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风格的判定作些客观铺述,以求教于诸位学者。以西周为例:青铜器利器是政治权力、财富、身分等级的象征。“西周铜器铭中所记‘命书’很多,都是派史或内史册命,《师部篮》由作册内史册命,《师展鼎)}、《免篮》、《走篮》、《休盘》,则都由作册尹册命,可证”。①《周礼》卷六“大史··,…与群执事谈礼书而协事,祭之日.执…  相似文献   

12.
该文试图从甲骨文、金文的角度,对殷商的原初史料进行解读。近年来在殷墟以外的周原,陆续发现了原初史的甲骨文新资料,这些实证表明:原本落后的周族始祖,并未延续夏族独自发明的特有的文字系统(迄今考古学未能证实其实际存在),而是继承、使用了敌对的殷商王国的文字——甲骨文。20世纪我国考古学诞生之后,在古文献学传统的记载中,尧舜禹、夏王朝是"文献学存在"的;然而在考古学的意义上,偃师二里头文化仍不能验证"夏王朝"的"考古学存在"即历史真实存在。今后我们还应坚持强调年代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原初史提供更多的、合乎科学思维的考古数据,作为进一步研讨的坚实基础。该文试图运用现代科学思维,来解读殷商世系和天干十日的考证。  相似文献   

13.
传统金石学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考古学和古文字学都产生过一定影响 ,它也同西方考古学方法论有某些共通之处 ,青铜器研究立标准器断代法就是一个显例。  相似文献   

14.
<正> 刘敦愿教授,湖北汉阳人,1918年生于一个铁路职员家庭,1944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今浙江美术学院)西画系。由于他对中国古代艺术和中国古代史都有一定的造诣,1947年应聘于山东大学,任著名古史学、古文字学家丁山教授的助教。刘先生在山东大学执教已40年,曾任历史系教授、考古教研室主任、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太平洋历史学会理事、山东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历史学会和博物馆学会顾问等职。刘先生一贯重视古代史与考古学的教学工作,奖掖后进,勤奋著述。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过《考古学通论》、《原始社会史》、《中国古代史》、《历史文选》、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透彻理解铭文,笔者收集了介绍和探讨《行气玉铭》的文章三十余篇,在综观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字考释、铭文通释等方面诸家研究进行述评,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太平天国韦昌辉家简谱》是新发现的太平天国史料。经过调查访问和考订,本文认为这份《简谱》真实可信,它足以订正前人关于韦昌辉民族成份和家谱世系的误记,并为其它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透彻理解铭文,笔者收集了介绍和探讨《行气玉铭》的文章三十余篇,在综观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字考释、铭文通释等方面诸家研究进行述评,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透彻理解铭文,笔者收集了介绍和探讨《行气玉铭》的文章三十余篇,在综观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字考释、铭文通释等方面诸家研究进行述评,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刘备遗诏浅论梅林陈寿所撰《三国志》,为今人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典章制度、民俗特性,提供了第一手真实可信的史料。该书记史翔实,内容极为丰富,非细读不可得其中三昧。近从师方北辰先生研习历史,深蒙教诲,重读《三国志》,收益匪浅,今就志书中刘备遗诏及其反...  相似文献   

20.
殷周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方法,众说纷纭。本文作者在对各家见解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泥条制字贴范法。这一观点,对研究古代科学技术史和研究古文字学,饶有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