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英雄”故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6)
演绎主人公为群体利益历经艰辛乃至勇敢献身的英雄故事在云南民族民间文学中传承久远、阵容庞大,此故事群体涵括着民族民众对英雄人格的认知和思考.云南少数民族英雄故事昭显的文化风貌和英雄内蕴与汉文化尤其是儒家学说存在着诸多不同,这些差异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质及其伦理思想的质朴品格. 相似文献
2.
刘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5):128-131
鉴于伦理意蕴与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深度关联,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伦理主题研究运用比较文学的主题学和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不同的伦理主题为线索统摄、分析云南民族民间文学。这项研究既深度阐释民族民间文学蕴涵的伦理观念,也探寻特定伦理主题产生与演变的民族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渊源,同时还审视民族民间文学的伦理旨趣与汉文化正统伦理观念的顺应和差异。民族民间文学伦理主题研究在民间文学和伦理学等诸多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新蕊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10-15
在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女性作品,这些独具特色的女性口诵文学作品有着浓烈的女性意识和独特的女性文化特征。从当下的观念审视云南山地农耕时代的女性意识,将为理解女性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和其未来指向增添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认同“底层叙事”的前提下,着重探讨了女性创作与“底层叙事”主体身份的同构性。认为,女性文学的历史并不缺少“底层叙事”,特别是新文学史上的三四十年代,女作家笔下的底层故事、底层妇女形象成为左翼文学的重要实绩,构成了一种文学传统,因此,在女性文学领域“底层叙事”久已有之,并非当下的新创构。其次,女性群体与“底层”同为弱势群体,创作主体与对象主体具有立场和身份的同一性,“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态形成了女性叙事与底层叙事的互文性特征。再次,女性天然的母性犹如圣母博爱众生,她们以母性的光芒烛照底层的时候,叙述主体与对象主体之间自然形成了一种互为依存的“母子关系”,同构性自此生成。 相似文献
5.
王建霞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6):40-43
在"十七年"文学创作中,存在着一部分以女性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小说。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革命叙事背景下知识女性的成长特征:爱情与革命的二元对立、知识分子叙事态度的变化以及女性意识的消解。 相似文献
6.
朱君毅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5):106-112
鸦片战争将清帝国带入了战乱时期,改变了晚清女性诗人的人生轨迹,也为其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她们继承以诗纪史的“诗史”传统,通过大量战乱诗歌记述了战火笼罩下的家国巨变以及个人遭际,体现出强烈的纪实性叙事倾向。她们在诗中大量运用题注、题序和诗中自注等手段,以细节化的再现手法与写意化的表现手法,着力于凸显人物形象,营造环境氛围和传达特定理念,试图构建一种细致入微、真实可感的战乱映像,实现了诗歌叙事功能的最大化。诗中对家族或个人遭际以及忧、悲、痛、恨等感情的书写,表现出强烈的个人化、性别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王继英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4,(4):85-88
"魔怪"是民间文学中经常出现的恶神形象。关于它的来历,过去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就是人类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去人格化有害自然力而出现的。其实人们哪里知道,它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社会原因,那就是它来源于古代部落战争时的图腾崇拜。文章主要以民间文学为资料,探讨这一形象的来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是中国当代小说中较为独特的文本之一,按照叙事学的理论,其主要表征是使用后现代的叙事策略与方法。然而,由于这种后现代手法是通过借鉴与模仿而完成的,因此,其实质应当是一种文本上的“类后现代”叙事,这种“类后现代”叙事具有反权威、拆解二元对立模式的倾向,采取“躯体描写”和“姐妹情谊”的文本策略来展示其叙事观念。在艺术上表现为对元小说的应用、破碎结构的采用和对独特语言的使用。虽然20世纪90年代女性“个人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中国女性写作在文本叙述上的变革,但也存有自身的精神困境并因此走向了尽头。对此种现象我们应反思。 相似文献
9.
丁晓辉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2-19
2009年的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反映出当今主导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两个关键词:“语境”和“非遗”。研究者重视前者,主要是对西方理论的追随;研究者关注后者,则是学术与政治的合流。“语境”研究实际上也对学者参与具体的“非遗”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十七年"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党和政府传达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媒介,它们通过借鉴成功影片的意识形态策略实现政治经济政策的影像化和民族政策的影像化,通过叙事结构的功能化展示影片人物、视角、声音的意识形态选择与对立,通过淡化女性性别身份、民族身份及文化身份的方式建构女性形象来映射新疆社会的嬗变,这些都在最大程度上契合了新中国"十七年"电影"革命"和"解放"的总主题,对于中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合法性建构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日本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1):142-147
过去,日本学者因不能深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调查,其研究主要以文本为主。改革开放后,他们既结合文献资料,又侧重田野调查,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比较研究上,特别是在利用少数民族的基层文化复原日本已失传的村落层次上的神话和对歌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黄玲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6):124-127
经过新中国建立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云南各少数民族不但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还涌现出一批女性文学写作者。各民族女性参与到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中,是历史的进步,对云南文坛的繁荣和文本形式的多元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徐波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5)
江汉平原民歌《小女婿》是地域民俗、现实生活、特定群体与时代心理共同作用的文化衍生物。作品的叙事为抒情服务,从多个角度建构了颇具现代意味的民间话语,巧妙暗合了传统乐感文化的狂欢化内核与现代民歌的大众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高亚斌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14-118
在现代文学中,民俗叙事和家园意识是作家们通常表现的两个重要主题,前者成为后者的载体,而后者又构成前者的旨归。从"五四"时期的鲁迅、周作人等人,直到2、30年代的废名、沈从文和老舍等人,他们都钟情于对民俗的叙写,以此来寄托他们深厚沉实的家园意识。 相似文献
16.
甘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39-43
对民间文学现代性元素的发掘和利用是实现民间文学由传统向现代的华丽转身、开创民间文学研究新局面的有益尝试。作家晓苏近期出版的《花被窝》短篇小说集利用民间现代性观念挑战了传统伦理道德,从民间现代性的视角来深化底层叙事和认知文本内涵。这种对民间文学现代性元素的吸收与转化技巧为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凸显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契合,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一条可以尝试的写作路径。 相似文献
17.
民间文学资源的创造性转换——关于长阳廪君神话复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宪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2):1-4
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对一个古老族源神话进行的研究与开发为例,对国际民俗学界争议很大的"fakelore"问题作出了回答,指出神话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属性,在今天的现代化浪潮中,民间文学传统可以实现现代化的转换.但民间文学传统不能随意滥用,不能改变传统的内核,否则,其转换形式会在时间的严厉考验下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