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水浒传》中的量词十分丰富,其使用方式极具光彩。它的类别基本上可分为:物量词(包括专用的单位词、专用的名量词、借用的名量词)和动量词(包括专用的动量词、借用自名词的动量词、借用自动词的动量词)两大类,与现代汉语相当。但是也有许多量词的用法非常独特,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和共同点,是汉语不断地在继承中发展的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2.
从楚泰简帛文献来看,先秦汉语数量词发展体现出清晰的地域特征,主要表现在连接成分“又(有)”的存现上,称数样式尤其是“数+量+名”结构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量词系统内部动量词、度量衡量词发展的不平衡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动量词"和"产生于宋朝,是由动词"应和"义发展而来的.它在早期阶段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势头,但是后来的发展道路却并不顺利:一方面受其自身发展规律和动量词"会"的影响,继续产生一些新的用法,另一方面,在同义词系统内部成员类化规律的作用下不断缩小使用范围,最后只有两种用法延续到了现代汉语中.  相似文献   

4.
汉语名量词起源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词又可以分成名量词和动量词.关于名量词的起源,学界众说纷纭.首先分析了汉语名量词的起源的一些观点的不足,然后从韵律方面对名量词进行考察.汉语的韵律促成了"名+数+名4"的产生,从而为汉语量词的发展提供了语法槽,然后通过词汇替换、语法化等手段,产生了汉语量词.汉语量词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5.
杜鹃 《北方论丛》2005,(3):59-62
"两"一词出现很早.做量词的"两",在先秦典籍文献、铭文中使用较多,可指称车、长度、衣物、重量.从现有材料看,"两"的字本义是一系列量词义项衍生的源头,而词本义是"两"后世意义引申的中轴.研究量词"两"各个义项的发展脉络为我们呈现出这个词的整体面貌,并对"辆"()"等后起字和"乘""双"等相关词的产生、发展有了大致的概括.  相似文献   

6.
由于表述的需要,汉语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量词群体。量词群体在与名词群体搭配时,具有主导作用的名词在选择量词时具有优势。但在具体的语言中,由于线形组合的限制,名词也只能选择唯一的量词来组合。由于身份、地位、职业的不同,表述“人”这一概念的语言形式在汉语中迥异参差。这种形式本身的差别决定了在量词选择上不同,而某个量词出现的时间差也制约了称“人”名词选择的可能性。本文从历时的角度,考察这一组量词与称“人”名词(下文直接称为“人”)的搭配组合关系。主要考察某一量词的产生时间、搭配对象的选择和搭配对象本身的异同,并力图寻求其搭配格局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构词成句方式也成为诗词意境营造的手段之一.其中以量词的使用尤为明显.量词在构词成句规则中表现出了极大的扩容性,名、动、形等词皆有临时借用并籍以固化为量词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既是对修辞手法的利用,又是修辞的具体承载,并最终以此方式参与诗词审美意境的构建,形成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广义量词理论述评张维真(天津市委党校)通常,现代逻辑只研究和运用两类量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广义量词理论则对逻辑量词进行了充分的推广,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逻辑的表达能力。广义量词理论始于五十年代末期,但它发展很快,已成为数理逻辑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丰富的量词是现代汉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它可以分类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也可分类为人称类量词和非人称类量词。汉语量词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分析汉语量词的类别及语用特征,探讨汉语量词的翻译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动量词"遍"最早见于<墨子>,在先秦文献中只孤零零的一例.考察动量词"遍"在早期文献中的分布情况,发现其最初只与特定的动词搭配,且限见于一定范围,特定篇章或者少数作者笔下.  相似文献   

11.
郭作飞 《兰州学刊》2011,(6):210-212
"万福"一词作为寒暄用语产生于唐代,其专用于女性则要晚至元明。由唐而明清词义大致经历了"一般寒暄语—交叉混用—专用于女性"的发展过程;"万福"一词个案分析表明:典型性词汇成分对于古籍文献作品年代的判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前提是典型成分本身的时代必须准确。  相似文献   

12.
《朱子语类》虽为讲学语录汇编,但其文本内容广泛涉及南宋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新义。本文对其中的"草簿"、"剂石"、"扑钱"、"射糖盘子"、"书盝"、"香山子"、"衙晡"、"鱼花园"等词进行义释,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变迁,见证南宋社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周金文量词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鹏 《北方论丛》2006,(2):60-62
整理出西周金文中的量词39个,其中分为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容器量诃、度量衡及货币单位量词和其他量词等五类。它们的语法功能主要是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在句中作定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其语义特征主要体现在与名词的搭配选择关系小。通过对西周金文中的量词的使用情况的分析,可见西周处于量词产生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词论》中"词别一家"的理念,讲究"主情致"的理论与实践巩固和发展了婉约词,同时要求"协声律"的理论和实践,明确了词这种文体发展中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马梅玉 《殷都学刊》2011,(4):107-111
上古时期,"千"、"万"常作数词用,二者还可并用作位数词,后发生词汇化,成为一个并列复合词,表"众多,许多"义。唐代时,"千万"虚化为程度副词,稍后就产生了语气副词用法。其语气副词用法的产生是"千万"进一步语法化和主观化的结果。其同素逆序词"万千"经历了类似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胡世文  徐朝红 《云梦学刊》2007,28(2):144-148
上古汉语“介”有名词和量词两种用法。《史记》“一介之使”是“一个普通的使臣”的意思,“介”为量词,有“微小”的内涵。作“宾方传话人”、“副使”解的名词“介”是与古代聘问制度相关的语词,其内涵随着这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量词“介”可能来源于名词“介”。  相似文献   

17.
李小平 《云梦学刊》2012,33(2):136-139
"窠"本义为"鸟巢",引申指人及其他动物的栖身之所或植物和颗粒状物体。作为量词最初称量的是植物,隋唐以绛称量的对象非常宽泛,包括动物、草本木本植物、印章、文字图案等。"窠"称量的草本植物主要指一蔸由多株组成的丛生类植物,木本植物主要指低矮的没有明显主干的小灌木。后来称量鸟兽昆虫及人的"窠"被"窝"替换,称量植物的"窠"被"棵"替换,称量印章的"窠"被"颗"替换。"窠"的量词用法没有进入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量词的转义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汉语量词的转义现象何杰,何平词义在它产生的开始总是单一的,但在人们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由于词音形式有限,而要表达的词义却具有相对的无限性,这就要求一个词音形式固定和表达若干相互关联的意义。因而词往往在原义的基础上派生出转义来,即由概括反映A类事物,...  相似文献   

19.
李晓明  王喜伶 《云梦学刊》2008,29(1):133-135
纳兰性德诗词叠字词使用比例大、范围广、频率高,主要是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拟声词所构成.其叠字词主要出现在句子开头、结尾和句中,有的也独立成句.由于纳兰性德诗词中叠字词的恰当使用,也收到了良好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在量词与数词或数量、指量结构与其他成分组合时.可能使整个结构同时出现几种语义关系情况.这种情况也可能影响结构的语法关系。从而产生歧义组合。本文要讨论的.正是因量词的这些特点引起的歧义现象。一、量词“兼类”引起的歧义量词兼类引起的歧义情况主要有三种,下面分别讨论。序量、基量的兼类序量词和数词组合,只要数词不是专用基数词(两、半、分数、小数).它们构成的数量结构总是表序数的,例如“二年级、三点(钟)、四季度”,县词有次序或等级义。基量词前加数词一定表示基数,无次序、等级义,例如“一支、五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