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西藏特殊家庭婚姻种种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巴霍芬、麦克伦南以来,由摩尔根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人类婚姻家庭史研究的基本理论体系,科学地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婚姻家庭的不同表现形式有:“群婚制是与曚昧时代相适应的,对偶婚制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以通奸和卖淫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并进一步证明这是一条一切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普遍遵循的自然规律。恩格斯在其《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和摩尔根提出的人类婚姻家庭发展的大致序列是:血缘婚和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婚(群婚)和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婚和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婚和一夫一妻制家庭。百年来,这个发展序列已为大量调查资料和科研成果所证实。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解放前,各个少数民族之间乃至一个民  相似文献   

3.
自从马克思恩格斯“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一些人,即增繁,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的论断问世后,婚姻家庭史的研究揭开了崭新的一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婚姻家庭,毫无例外地经历了群婚、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婚。而群婚,是人类历史上历时最久,对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起过深远影响的婚姻状态。如今,尽管人类大部分已迈入了文明社会,但它仍经某种特殊的方式,在特定的场所时有出现,壮族也不例外。在此,我就壮族婚姻家庭形态中所存在的群婚和群婚残余现象进行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试析维吾尔族离婚现象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析维吾尔族离婚现象形成的原因●李晓霞婚姻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行为。婚姻形态是发展、变动的,从历史看,婚姻制度由群婚到对偶婚再到专偶婚。从个体婚姻看,也有由缔结到解体的过程。个体婚姻的解体有两种标志:配偶死亡或配偶离异,前者是自然形成,后者则是人...  相似文献   

5.
如同世界各民族一样,越南各民族形成今天这种科学、文明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关系,也经历过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考察并认识一下越南某些少数民族的婚姻与家庭形态,对研究世界各民族特别是东南亚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以及民俗特点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虽然越南各少数民族的婚姻发展史也大体经历过群婚以及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婚、一夫一妻制这三种一般形态,但也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某些原始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起初是群婚制,后来逐渐变成一夫一妻制。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个转变?权威观点说是由于私有财产继承,但是大量民族学、历史学资料表明它不能成立,一夫一委制家庭是我们的祖先避免父方近亲交配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人类婚姻家庭形态同其他事物一样,有它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美国学者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问世,便在历史学、民族学和社会学领域中起了革命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依据摩尔根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婚姻家庭问题进行了科学性的探讨,并划出了人类婚姻形态的六个发展阶段:乱婚-血缘婚——亚血缘婚——族外群婚——对偶婚——个体婚(一夫一妻)。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婚姻发展史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瑶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婚姻家庭演化方面,经大量  相似文献   

8.
<正> 一 1886年,马克思主义民俗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法格在《关于婚姻的民间歌谣和礼俗》这篇著名的论文中指出:“在各族人民中,婚姻曾经产生了为数甚多的民歌,同时也形成了稀奇的礼俗”我国的侗族正是这样,其婚姻作为一个能动的历史因素,在它所必然经历的从杂乱婚、血缘群婚、普那路亚婚、对偶婚到专偶婚这一动态历程中,产生了大量与婚姻有关的民歌,并形成了很多有关的礼俗。当代侗族婚姻,是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实行的一夫一妻制。但其婚姻礼俗,颇富民族特色。举行结婚典礼的头一天,男方得请迎亲队伍(侗语叫“关亲客”)到女方寨子去  相似文献   

9.
陈克进 《西藏研究》2001,4(1):131-132
《西藏研究》杂志自1999年第4期起,接连刊登了有关藏族中尚存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婚姻家庭旧习俗的文章,笔者对此深有所感。从人类婚姻家庭发展史的角度看,多夫制与多妻制原本一样古老,即都是源自原始社会早期实行的集团(氏族)外婚———群婚制。然而,自原始公有制社会被以财产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取代以来,一夫一妻制就成为人类普遍的婚姻形态,广大的劳动者都顺从了这一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只是少数有钱有权的男子才予以拒绝,力图维系实实在在的一夫多妻制。因此,这种少数人的多妻制是阶级社会的一种霉菌,与古代社会的多妻制(同时实行多夫…  相似文献   

10.
一 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从第一批完全形成的人出现在地球上时,它就伴随着人类自身的生产,也就是说伴随着各种群婚形态而存在着,发展着。它起初曾是人们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由于私有制的产生,才逐渐降为从属的关系。把婚姻与家庭割裂开来,认为有了仪式才是婚姻的开始出现,这种理解是未必妥当的。  相似文献   

11.
一 婚嫁丧葬,俗称红白喜事,是人生的两件大事,也是任何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所不同的只是,在史前社会,人们对待婚嫁丧葬,并不象后来那样地矫揉造作。拿婚嫁来说,在群婚以至对偶婚时期,就根本不需要举行任何仪式,在向个体婚过渡时,其婚礼也是极其简朴的。对于死者,最初并不埋葬,《孟子·滕文公上》:“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根据考古发掘材料,在距今四万至十几万年前尼安德特人遗骸的周围,  相似文献   

12.
契丹媵婚制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媵婚是我国自上古以来就长期存在的一种婚姻制度,指女子出嫁,须以同姓娣侄随嫁。契丹婚姻制度史上存在过媵婚制,而且经历了族外婚、对偶婚到一夫一妻制这样一个过程。契丹族的媵婚制包含的既有媵女,也有媵臣、媵侍等,而且契丹公主还有媵地,即公主头下州。从总体上说,契丹媵婚与中原媵婚、北方民族媵婚不无相似之处,惟有公主媵婚与众不同,并随着辽代社会总体性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既反映了契丹民族文化独具的特点,也体现了辽代社会前进的风貌。  相似文献   

13.
春秋时期,我国已处于奴隶制时代的末期,但那时的婚姻状况还是以家长制家庭形式为基础的,并且还保留着许多更为原始的遗存。《左传》虽然记事简略,而且又主要是记录贵族的史事,但它还留下了不少春秋时期原始婚姻材料。其中有对偶婚的,有群婚的,有血缘婚的,也有乱婚的,然而,这些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是不能同“与个体婚制并存的男子和未婚的妇女在婚姻之外发生的”“而且日益变公开的买淫”的杂婚划等号的。  相似文献   

14.
乱婚和群婚     
一人类的婚姻形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已经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美国学者路·享·摩尔根对人类婚姻家庭史的探索,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认为人类最早是从乱婚进入群婚的。恩格斯指出: “摩尔根在……追溯家庭的历史时,同他的大多数同行一致,得出了一个结论,认为曾经存在过一种原始的状态,那时部落内部盛行毫无限制的性交  相似文献   

15.
陆群 《民族论坛》2010,(6):18-19
人类的家庭史与婚娴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湘西土家族婚姻制度在历史上曾经历了原始杂居婚、族外群婚、对偶婚、单偶婚等形式,其家庭也经历了原始群大家庭、母系氏族制家庭、父系大家庭、个体小家庭等形式。从湘西土家族遗存的现代婚俗中,我们大致可以窥探湘西土家族特有的家庭衍变的历史形态,并思考如何顺应历史趋势建设幸福家庭。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清初孝端后与孝庄后姑侄共嫁一夫的历史事实并不令人费解。这一婚姻现象与中国历史上媵婚制度大体上属于同一类型婚姻形式,是产生较为古老、较为普遍且持续时间长久的婚姻习俗。同时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观之,它属于姊妹共夫制婚姻范畴,这也是一种在初民社会中较普遍存在的婚姻现象。从人类婚姻史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观察,孝端后与孝庄后共嫁一夫的婚姻形式,与华夏族形成早期及初民社会中的婚姻形态大致相同,因此它只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背景下的产物,因此是合理的,也是可以被理解的。此外,用摩尔根群婚制理论来理解和解释这一婚姻现象是不妥当的,因为摩尔根的这个理论本身就不是通过对具体事实的研究而来的,是他的一个推论。不能将姊妹共夫婚视为人类社会婚姻的普遍状态,只能是一部分人的个别婚姻。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即使在原始民族中一夫一妻制仍是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7.
<正>人类的家庭史与婚姻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湘西土家族婚姻制度在历史上曾经历了原始杂居婚、族外群婚、对偶婚、单偶婚等形式,其家庭也经历了原始群大家庭、母系氏族制家庭、父系大家庭、个体小家庭等形式。从湘西土家族遗存的现代婚俗中,我们大致可以窥探湘西土家族特有的家庭衍变的历史形态,并思考如何顺应历史趋势建设幸福家庭。  相似文献   

18.
对某一民族的婚姻家庭形态进行分析,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很多的专家学者于这方面的研究只是局限于形态的静态描写,而没有揭露出婚姻形态、家庭制度后面所隐藏的社会存在与文化背景。本文意在对侗族传统的婚姻家庭发展史作一个纵向的探视,从而揭示出侗族的婚姻和家庭与其社会文化的相互联系,及社会发展对侗族婚姻家庭诸因素的影响等问题。题中所谓“传统”者,前以血缘婚为始,后以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为终,不及其余。不足之处,祈望指正。  相似文献   

19.
吏前时期的婚姻形态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其中群婚时期的存在与否尤为争论的关键.通过对史前婚姻形态和所谓的群婚时期进行了解.对群婚这一阶段是否存在提出质疑.从而分析出在史前阶段并不存在群婚这个时期的可能性,并由此对人类早期的婚姻状况进行一些大胆的推测.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的民族学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学,作为以民族或人们共同体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门学科,它的研究范围是广泛而深入的。广在从古至今,只要有人们共同体的存在,就有它的研究科目;纵横全球,只要有民族,就是它的研究内容。深在每一个民族,无论她多么强大还是多么弱小,她的起源、发展、特点、语言、经济、文化……以至于各自的生活习惯,都需要研究。当今世界有两千多个民族存在,只我国就有五十多个民族,而民族的产生渊源可追溯到人类和人类社会出现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