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论先秦儒家、法家的义利观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儒家、法家作为先秦诸子中影响力最强的两个学派,在义利观问题上都认为"利欲之心"是"人之本性",但在如何"制利"的问题上观点又显著不同,前者强调重义轻利,以义为主,后者强调贵法轻义,以法为主.两者的观点对于我国构建和弘扬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实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家、法家作为先秦诸子中影响力最强的两个学派,在义利观问题上都认为“利欲之心”是“人之本性”,但在如何“制利”的问题上观点又显著不同,前者强调重义轻利,以义为主,后者强调贵法轻义,以法为主。两者的观点对于我国构建和弘扬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实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义与利之间呈现出既统一又矛盾的现象。儒家最早意识到这些问题,并提出处理道德行为和个人利益关系的主张。他们认为这一矛盾可以化解,其方法是先义后利、见利思义,必要时舍生取义。这就要求人们把自己所得的利益,建立在道德行为基础之上,消除不义而有利的行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儒家义利观有所误会,认为儒家只讲义不讲利,否定人们的物质需求。本文旨在说明儒家义利观之真义,并指出其思想主张的主导面是合理的,对于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儒家人文精神主要包括强烈的人本精神、以求道、得道为快乐的精神、中庸和合精神和笃行精神。同时,儒家人文精神所表现的重整体轻个体的有机自然主义、重直觉了悟轻实证分析的非理性主义和重实用轻理论的工具主义特征又具有一定的缺失和消极的影响,我们必须予以辩证地认识。但儒家人文精神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今天仍具有主要的借鉴价值。从儒家人文精神中汲取营养,体民心、察民情、解民意,以民和民生为本,修行仁德,实现仁政。“天人合一”思想对我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儒家“民本”经济思想及其义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学说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与和谐 ,因而也就比其它学派更多地关注社会利益。儒家在强调以民为本、以社会为重的基础上 ,主张“富民”和经济利益均平 ;同时又将社会的经济活动纳入其伦理道德的范畴 ,提出“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儒家这种经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因而也使其整体学说更具社会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6.
儒家政治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主流和"常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儒家政治伦理逐渐形成了以礼仁、民本、中庸、和合、忠孝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伦理架构。在现代社会,随着现代性而出现的政教分离、历史进步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的现代意识,对儒家政治伦理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挑战。因此,只有对现代意识进行解构,重新恢复古典与现代的对话与和解,还儒家政治伦理以本来面目,才能实现儒家政治伦理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义利观是审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基本视角。由西周至清代,义利观经过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以义制利是传统义利观的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首先阐述了儒家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然后论述了儒家人文精神的这些主要内 容在道德、行为、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现代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于义利关系 ,孔孟提出了“重义兼利”的主张 ,他们“重义而不轻利”、“尚义而不排利”。后世之所以误解为“孔孟主张义利对立 ,尚义排利” ,主要是因为孔孟义利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蜕变 ,造成了后人的误解。现在我国社会转型中价值观出现了一些偏差 ,为了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义利观 ,必须区分儒家义利观的精华与糟粕 ,继承孔孟义利观中的合理因素 ,树立“重义兼利”的新观念 ,继承“尚义”的传统美德 ,倡导“见利思义”的儒商风范  相似文献   

11.
义利之争是先秦以来中国哲学的重要时代命题,儒墨对立的一个基本点是儒者喻义不喻利。作为墨学开创者,墨子明确提出尚利思想,认为利就是义,贵义就是兴天下之利。墨子倡导追求利己与利群相兼顾,不偏颇任意一方。在义利观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探究墨子的义利观,无疑会有益于对墨学义利观的深入研究,同时对于...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主要利益群体及其社会信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利益意识开始觉醒,个体利益主体地位凸显,利益分配和利益关系形式日趋多样、复杂。而社会中的较大获利者群体、一般获利者群体、较少获利者群体、无获利或利益受损者群体的社会信任水平差异明显,给中国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需要我们妥善处理各群体的利益冲突,增强他们的社会信任程度,从而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方面 ;在主体实践的层面上 ,强调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立德、立功、立言 ,注重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与追求永恒的人生意义的相统一 ,注重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的相统一。在当前 ,我们应该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孔子、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其思想可反映出传统义利观的特点: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和轻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是义利并举的,我们既要吸收传统思想的精华,又要放置于全球的语境中。  相似文献   

15.
自我党于1996年明确提出建构社会主义义利观的任务后,理论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本文主要对众多学者讨论过的关于社会主义义利观提出的客观必然性、科学内涵、基本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概括和综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在建构社会主义义利观时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的问题,揭示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提出了一系列内涵深刻、蕴意深远的生态文化理论,并将此理论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其文化理论具备继承性、创造性、整体性和主体性的基本特征,在新的文明进程和时代背景下更具有极强的当代价值,它是推动生态文明发展的精神力量、提升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肩负国际生态文化贡献责任的应有作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不仅强调要实现个体正义以促进个体自由、平等与全面发展,而且强调要保障个体正义的优先性,更好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的发展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的个体正义优先理论涉及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的现代化等重要内容,对于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加速转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的价值观包括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其中以人民为本是邓小平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是邓小平价值观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权力的实现和保障就是正义的体现。在黑格尔看来,自然权利实现的第一个制度就是家庭。家庭正义正是家庭伦理精神的体现,通过家庭制度实现家庭成员的自由意志。黑格尔的家庭正义观对当代家庭伦理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义利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义利之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的思想体系包括四个基本环节:一是“人非利不生”,二是“制礼义以分之”,三是“见利思义”,四是“计利富民”。中国传统义利文化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