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哀郢》是一首悲愤欲绝,令人一读三叹的诗篇。屈原为什么这样强烈地对郢都抒发哀思,古今学者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说,是为顷襄王二十一年郢都沦陷而发;又有人别出新意,说怀王二十八年,庄(足乔)在郢都发动暴乱,九年后(顷襄王七年),屈原因“秦楚复和”触动情怀而写《哀郢》,以作“前事不忘”的回忆。我对这两说颇感怀  相似文献   

2.
因“湫”与“狄”二字形近,《水经注·沔水》将“湫城”讹写为“狄城”。《水经注·沔水》所记“湫城”与清华简《楚居》中的“湫郢”为同一楚地。根据《水经注·沔水》对“湫城”地理位置和周边水系的记载,可以将“湫城”定位在今湖北省钟祥市长寿镇长寿古城遗址,这里也就是《楚居》中的“湫郢”所在地。春秋战国时期,湫郢先后成为楚国军事重镇、贵族封邑和楚王避居的行都。  相似文献   

3.
《哀郢》释疑并探屈原的一段行踪赵逵夫《哀郢》一诗的背景、作时及所反映屈原的行踪。学者们一直看法不一。首先是对诗中“过夏首而西浮兮”和“上洞庭而下江”这两句的解释,人言人殊,莫衷一是。其次是屈原“背夏浦”而东行后的行踪,过去的一些解说,也都感到疑问很多...  相似文献   

4.
《天问》“吴光争国,久余是胜”两句,自王逸以来治骚诸家多把它同上文“悟过改更,我又何言”两句读为一章,不仅文义难以贯通,抑亦失韵,不成辞章。王逸注曰:“吴与楚相伐,至于阖庐之时,吴兵入郢,昭王出奔,……大胜我也。”近代有人对此说提出异议:“争国”决非指“吴与楚相伐”、“吴兵入郢”。“国”,乃国政,亦即君位;“争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班门弄斧”,班,即鲁班(一作鲁般,《墨子》作鲁盤),相传乃春秋末战国初鲁国的巧匠公输般。因为他木工的技艺十分巧妙高超,所以人们一直以“班门弄斧”来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自不量力。多用作贬义,如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郢,指郢人;楚国郢都的巧匠。强颜,犹厚颜,不知羞耻意。有时用“班门弄斧”亦带有自谦意,如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曰:“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相似文献   

6.
楚闪的黄金货币呜爱”(包括“陈爱”、“■爱”、“鄟爱”等),不见于文献记载,而地下出土的数量却极丰富。解放以后出土的“郢爱”,据不完全统计,达到32,000余  相似文献   

7.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11月版《成语故事选》一书中,将成语“郢书燕说”写作“郢书燕悦”。将此故事中“燕相国受书而说之”写作“燕相国受书而悦之”,并且把“燕相国受书而说之”中的“说”解释为“高兴”。我认为,象这样写和作注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楚辞·九章·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句,叔师《章句》云:“甲,日也。鼌,旦也。屈原放出郢门,心痛而思,始去正以甲日之旦而行。”洪补曰:“鼌、晁并读为朝暮之‘朝’。冯衍赋云:‘甲子之朝兮,汩我西征。’”两说并无分歧。以往治《骚》者,白朱子至郭老,均因王说,殆无疑义矣。《杭州大学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刊载薛恭穆《<楚辞>解诂》云:“古人用干支纪日,甲之,即‘甲子’。之、子古字通。”为示不掠人之美,又把此项发明权归于洪庆善:“视洪氏此语,意在说明鼌字之词义,实际上却已将‘甲之鼌’即冯衍赋之‘甲子之朝’的消息传告给读者。”薛文认为:“冯衍赋此句内容与句式显然是模拟与糅合《九章·哀郢》这句‘甲之鼌吾以行’与《招魂》:‘汩吾南征’两个分句而成。所以‘甲子之朝’一语,正好可以作为此句的注脚。”又引《左传·僖公五年》:“八月甲午,晋侯围上  相似文献   

9.
周建忠 《南都学坛》2002,22(4):52-56
屈原放逐问题的研究,是屈原生平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由于司马迁《史记》先后涉及到“疏”、“绌”、“放流”、“迁”、“放”等,学术界对此颇多异辞。近现代的研究,主要是在王逸、黄文焕、林云铭、蒋骥的基础上,作局部的调整或发挥,他们共同的前提是:屈原在郢都任职、遭谗、被疏;在汉北生活了一段时间;被流放江南。屈原放逐问题研究,在方法论上最大的误区是循环论证。鉴于条件,目前可以适当模糊一些、概括一些。  相似文献   

10.
王廷洽同志《<离骚>题义新解》(以下简称《新解》)一文,对屈原《离骚》的题意提出不同于前人的说法,认为是离别蒲骚的意思。的确,屈原作品中有“涉江”——渡过长江,“哀郢”——哀伤郢都,“怀沙”——怀念长沙,这些题目都是动宾词组,地名都取省称,但是能否依此类推,“离骚”,就是“告别蒲骚”呢?蒲骚是否就是屈原的故乡?这是需要认真考查一番的。一《新解》引用了《左传》中有关屈瑕的事迹后,得出结论说:“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推想,屈原的祖先屈瑕因为在蒲骚打了大胜仗,楚王就把蒲骚封赏给他,或让他驻守在那里,或者说楚武王为了表彰屈瑕的功绩,就把他的尸体葬在蒲骚,并且建立祠庙来纪念他。……在诗人屈原看来,那里便是自己的故乡。”为了弄清事实,有必要把《左传》有关屈瑕的文字引录于下: 春,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患之。斗廉曰:“郧人军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锐师宵加于  相似文献   

11.
屈原“哀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原“哀郢篇”中有“方仲春而东迁”一语,自来楚辞家皆不确定为怀王何年;又有“至今九年而不复”一语,也同样不能确定为顷襄王何年.这是全篇两个主要问题,如果曼胡过去,那末,里面有许多句段将不得其解,而屈原晚年经历及自沉原因,恐不免有“隔靴搔痒”之恨.兹不揣浅陋,共分三个部分,详为疏明,敢以质之大雅.  相似文献   

12.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文,至今仍被选为高校文科和中学语文教材。然而,文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中的“不毛”一词,历来注家众说纷纭。或释“毛”为“草木”,“不毛”即“不长草木的荒凉地方”;或释“毛”为“苗”的借字,“不毛”即“不长庄稼(五谷)的地方”;或释“毛”为“生长在地上的植物”,“不毛”即“五谷不生、草莱未辟的荒凉地方”。这类训释,大同小异,不胜枚举,这类解释都是误解,极大地影响了读者对该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及对历史事实的认识。故此,笔者不揣固陋,以探其迷,并希方家之郢正。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所说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入手 ,对屈原和司马迁作了某些方面的对比性研究 ,从而阐明了司马迁在写作《史记·屈原列传》中的一些独特用心。  相似文献   

14.
何天行的《楚辞新考》,为了否定屈原曾作《离骚》,在引用了刘勰《文心雕龙》的《辨骚》、《神思》等篇之后,紧接着说: 他在另外一部著作《新论·正赏》篇中却说,“郢人为赋,託以灵均,举世而诵之,后知其 非,皆缄口而捐之,此为未知文也。”他所谓“郢人为赋,託以灵均”者,明指《离骚》赋而言。还说:“可惜刘勰没有说明原委,但从这一段话,可知《离骚》的作者虽系楚人,而必不是‘灵均’无疑。”  相似文献   

15.
“刻”和“度”是我国古代时间计量史上的时间计量单位。“刻漏”在我国古代时间计量史上被应用的较早,其种类亦较多,但最有独到之处的应当说是沈括研制的“浮漏”。 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是我国北宋时代的一位科学家。他曾用十余年的时间研究过刻漏,并“成书四卷,谓之熙宁晷漏,皆非袭蹈前人之迹”,可惜该书早已失传。如今我们只能从《宋史》(卷四十八、志第一)转载他所撰的《浮漏仪》一文,了解其对浮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文选·宋玉〈对楚王问〉》作为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象征,“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一直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而且也没有迹象显示谁能在“PK”大战中胜出。看来,作为两种艺术品位的典范,它们要长期“共存共荣”下去了。可是《阳阿》、《薤露》呢?恐怕除了专门从事文学史研究的人之外,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就现实而言,标…  相似文献   

17.
《哀郢》这首诗,王逸《章句》以为屈原遭怀王放逐后哀念故都而作。洪兴祖《补注》改怀王为顷襄王。放逐之说仍旧。朱熹《集注》倾向洪兴祖。这是第一种看法。王夫之《通释》从根本上否定逸注,认为屈原因顷襄迁陈而作此篇。这是第二种看法。谭介甫先生《屈赋新编》(中华书局1978年出版)认为《哀郢》与“白起破郢”绝无关系,屈原所哀的是“庄蹻暴郢”。这是第三种看法。(其他看法,或从王逸说衍变,或从王夫之说派生。)以上分歧,远远超出个别词句解释的范围,关系到诗歌的主题,甚至牵涉到作者的立场和政治倾向。 用“迁陈”说解释《哀郢》,局部可通,说明全篇则有困难。“暴郢”说与原作圆凿方枘,格格不入。三说中惟“放逐”说最为正确。惜王逸等的注说过于简略,又存在一些缺点,不能使人完全信服。蒋骥《楚  相似文献   

18.
班固《汉书·地理志》:“(楚地)信巫鬼,重淫祀。”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巫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吕氏春秋·侈乐》:“楚之衰也,作为巫音。”《汉书·郊祀志下》:“楚怀王隆祭祀,事鬼神,欲以获福助”。今之学人中有几位大约依据上举诸条,再见屈诗中又有那许多神话传说或神鬼之事,便以为楚国  相似文献   

19.
潘敏行《独醒杂志》卷二:“徐公师川尝言:东坡长短句有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白乐天诗云,‘柳娇晴有絮,沙路润无泥’。净、润两字,当有能辨之者。” 按:白诗写的是湖边柳下的浮沙路,平坦软润,所以说“润无泥”。苏词写的是山间松下的沙石路,坚实明净,所以说“净无泥”。两者都用得准确,不能置换,也无庸轩轾。  相似文献   

20.
“扞关”是古代蜀、楚通道的名关险隘。《史记》称“扞关”,其他史书称“捍关”。关于“扞关”的建置经过,《史记·楚世家》说:“肃王四年(公元前377年),蜀伐楚,取兹方。于是,楚为扞关以拒之。”当时的蜀实为巴,已为学界考定。兹方,今湖北省松滋县。又《水经注》卷3说:“捍关,廪君浮夷水所置也。”卷37说:“昔廪君浮士舟于夷水,据捍关而王巴。”再《盐铁论·险固篇》又道:“楚自巫山起方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