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市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标志,是由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扩张到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在内的全面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从生产者与市场的远近关系可以将市场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剩余产品约束型市场阶段、数量约束型市场阶段和成本约束型市场阶段。农业分化和农民分化在市场经济的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这两种分化,机器大工业、信用制度和股份企业制度就难以产生,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也就不能真正地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商品经济关系以及市场经济关系从经典作家的“生产关系”中剥离出来,提出“生产力运动的经济形式”这一新范畴。认为商品经济形式是社会生产力的经济形式中的一种。当代社会生产力的现代物质技术形式与商品经济形式的统一,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基地。当生产力的商品经济形式在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并由此影响社会经济的其他方面也采取商品经济形式时,这种经济形态便被称之为“商品经济”,从它的调节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角度看,这种社会经济便是“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张素芳 《学习与探索》2008,1(2):124-129
市场经济中的劳资关系实质是劳动力商品平等交换的经济关系,包括劳动力商品在内的商品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公平分配利益的客观方式.只有深化政府改革,以确立商品所有者特别是劳动力商品所有者市场主体的权利为基点,建立、健全客观的市场交换和运行秩序,才能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和市场初次分配制度,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从而有力地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新型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通过价值实现经济联系的社会经济形式。按照传统观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否定。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并没有否定商品经济,否定的只是私有制的无政府状态的商品经济。在历史上,商品经济是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谁也不知道,他的那种商品在市场上会出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商品化质疑郑永权在(改革与理论》1994年第3期上撰文,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全民经济中的劳动力是商品的观点存在着不少令人存疑的地方。①劳动力商品化的理论依据充分吗?严格地说,劳动力商品化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之中。在以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经济究竟是不是商品经济,因何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区别何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关系如何;这三个基本问题是商品理论中争论不休的老问题。本文试图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联合劳动联系起来分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从水平方面看,联合劳动的具体形态表现为多主体性,多主体的联合劳动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根源;从垂直方向看,联合劳动的具体形态表现为多层次性,多层次的联合劳动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根源。社会主义商品具有市场性和计划性两重属性。市场性是实体性因素,计划性是附着性因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商品两重性关系的发展形式。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资本论》实际上主要是研究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关系,并与商品经济相比较地研究了其它社会形态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而且还认为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人们可以直接以产品的形式进行生产、分配和交换。但是,当代世界上已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不发达,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要求我们运用《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探讨社会主义商品  相似文献   

8.
六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充分地证明了商品经济存在的普遍性。现在,理论工作者的任务之一,是要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经济根源。一在这里,首先有必要对经济学界以往的观点加以评价。 (一)“两种公有制形式并存”说。早在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就明确地表达了这个思想。他说:“除了经过商品的联系,除了通过买卖的交换以外,与城市的其它经济联系,都是集体农庄所不能接受的。”这种观点肯定了商品经济因周围的经济条件而改变其经济性质,指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从而第一次在理论上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但是,这种观点不仅不能说明社会主义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全民所有制内部的商品货币关系,而且也错误地解释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相互的经济联系。因为这两种所有制并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经  相似文献   

9.
目前经济学界对“公有制能否与商品经济兼容”问题的讨论,涉及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能否从全民所有制自身中引出商品货币关系,二是能否在商品等价交换原则的基础上贯彻公有制所要求的等量劳动互换或等量劳动占有等量产品。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两个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那就不仅是对“公有制与商品经济能否兼容”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答案;而且是证明了这一问题本身就是不成立的或虚拟的。因为,既然我们能够从全民所有制自身中引出商品货币关系,并且能够以等价交换为出发点导出等量劳动占有等量产品,那么,商品货币关系就显然是全民所有制自身的一个内在规定,而谈不上二者是否兼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结合10年来改革的实践,重新理解“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命题的内含,进而提出一个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的调节机制,即“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计划调节”。一、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内含的再认识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鲜明体现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理论概括已为社会各界所普遍接受。这个理论概括坚决排除了过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具备商品属性的传统观念,同时也指出了我们要搞的商品经济既具有一般商品经济的属性,又区别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它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基本上由市场盲目调节的商品经济。为了准确把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内含,在这里,笔者试图提出如下理解:“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就是要把商品经济计划化。以往的商品经济(小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无计划的,即靠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运行。社会主义却要创造出一种新形式,使商品经济成为有计划的,即在社会中心自觉控制下有计划的运行。因此,“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应该被看作是计划经济的一种新形式,而实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的细密化和专门化必然要求技术成果的商品化,这已为搞活经济、解放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所证明。通过商品交换的渠道有偿转让技术。极大地调动了技术成果生产者的积极性,使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并且迅速地从生产者、占有者手中转移到需求者、使用者手中,从而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目前,全国各地技术市场日趋繁荣、技术贸易愈益活跃。在这种条件下对技术商品与技术转让合同所涉及的许多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曾经指出,商品经济是一种“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作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商品经济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定性。然而,商品生产方式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单独存在,相反,它总是与一定的所有制关系相结合形成具体的、特定的商品生产方式。商品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定也总是存在于具体的、特定的商品生产方式之中。各社会主义国家目前所进行的经济改革,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方式与历史曾经存在过的具体、特定的商品生产方式一样,也是一般商品生产方式的特殊历史形式。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方式绝不是游离于一般商品  相似文献   

13.
对土地商品化与市场化的深层思考许经勇1与消费品的商品属性、生产资料的商品属性相比较,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的商品属性,应当是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则是财富之母。土地与劳动力的商品化,对干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创造,确有特殊的作用。因而...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的关系,是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科学命题的关键。在探讨和讨论中,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商品经济同实行计划经济是统一的。但如何具体说明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的统一性,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本文就此发表如下浅见,望大家批评赐教。 一、有人认为,商品经济规律和计划经济规律,都要求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所以,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是一个东西。这就是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具有统一性的原因。笔者的异见是,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是…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三大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论基础,在全面总结我国九年来经济改革实践经验,制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蓝图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正确地提出了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任务。这是对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认识的深化,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认真学习十三大报告,深刻领会这一点,对于掌握十三大精神,指导今后的改革实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东有位在60年代就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观点的学者卓炯同志,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至于广州有位在50年代中期就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论的领导人吴有恒同志,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这一论点是1956年8月 5日他以“方集”为笔名在北京《大公报》第一版“星期论文”中提出来的。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写出这样一篇有见地的文章,是十分难得的。39年过去了,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我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于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十四届四中全会还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吴有恒同志已于1994年离开我们了,今天我们重温他当年提出的有计划商品经济论,对于我们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经济是否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怎样?如何利用商品经济规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些是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着机械地照抄照搬马、思的某些论述,否认价值规律的作用,排斥商品经  相似文献   

18.
明清遂安、徽州房地产商品,是商品经济和宗族势力互动中的普遍现象和特殊商品。笔者运用时空比较等方法,辩证地揭示两地家庭、宗族在买卖中房地产商品范围扩大,类型、数量增多,房地成品、材料商品化程度加深,及其异同原因。试图从行为和观念论证其使用价值形成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封建宗法性。  相似文献   

19.
商品经济的原则是否适用于知识和技术的生产与流通?如果适用,有否某种界限?这个问题在公共服务“失调”和“市场经济”扩大的环境下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技术的研究和转让在生产和服务的新的组合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今天人们都在谈论因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合同关系飞速发展而出现的“知识的商品化”,或者国际范围的“技术市场”,虽然谈论国际技术市场的人立即强调了“市场外交换”的重要意义。实际上,无论是支配用于研究和发明的基金的募集和调拨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经济中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还存在着另一个新的经济主体——经营者。作者在确认了经营权即对财产的支配权也是一种特殊的所有权之后,提出了“经营力商品化”的理论命题。并认为“经营力商品化”对于优化市场要素的组合、创造真正的商品生产者都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由此指出,由于经营力就是对财产的经营能力,所以培养与造就经营力主体——企业家阶层,就是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大经济使命。作者着力强调,建设发达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就是在走向真正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