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西南北》2010,(12):81-81
世上的食物有千万种之多,每一种均提供不同的营养,满足不同的需要,因此均具有其存在价值。尤其在医学上,饮食营养知识更日新月异,不断寻求新的领域。有营养的食物固然是值得推荐,今天为大家盘点了几种最适合女性滋补身体的食物。  相似文献   

2.
秋风一起,天气转凉,女性马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燥感,如皮肤粗糙起皮、口干舌燥、发质枯糙,仅靠护肤、护发等并不能标本兼治,从饮食上调养才能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秋水伊人"——皮肤柔嫩、滋润,身体清热润燥、通幽利便。秋天又是一个蔬果收获的季节,特别推荐六款果汁,搭配美食,让你的生活有汁有味。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8,(11):83-85
身体是中国古代先贤哲人认识世界的"基点",身体观是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哲学对身体的认识与西方哲学话语里的身体有本质的差别。可以从身体主体性、身体整全观、身心一如论、和身体认知论等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身体基本概貌性的解读。对传统身体观哲学内涵的发掘,既有助于以身体性来关照人生命的整全性意义,也有助于进一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4.
理解技术身体如何形成及其存在的问题是互联网时代对身体研究提出的新要求。以伊德的"三个身体理论"为研究框架、以"网红脸"的流行为具体研究对象,从物质身体、文化身体和技术身体三个方面对"网红脸"的诞生及流行过程进行分析,发现"网红脸"追求的是镜头下符合大众审美的技术身体,它虽然与物质身体相关,其诞生却是营销背景下大众审美与信息技术的合谋。审美政治对"网红脸"的不认可,源于将身体作为物来使用的身体技术和媒介报道框架的议程设置。人们拒斥文化身体层面被赋予了特定含义的"网红脸",却在物质身体上本能地倾向于"网红脸"审美,并且愿意通过技术身体实现自我与"网红脸"的整合。文化虽然无法适应新技术,技术却因为身体被理解,技术身体最终成为弥合文化与技术裂缝的中介。  相似文献   

5.
沈毅 《社会》2003,(11):40-42
人作为自然性与社会性的集合,其身体相应地也就可以分为自然性身体与社会性身体。在任何人类社会中,文化的作用使我们对自然性的身体加以改造:饮食、睡眠、清洁、锻炼等等,这些身体实践使身体与自然界联结在一起,也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借助网络技术、通过网络交往而实现的身体处置,颠覆了传统的身体处置方式,由此引发了身体伦理的新变化。自由的身体、隐匿的身体、平等的身体、超现实的幻想的身体,给人们的交往带了方便和快捷,给了人们以快乐的幻觉体验。但在身体的放纵与狂欢之余,却易于导致欺与骗的横生,色与欲的泛滥,庸俗、低俗、媚俗的盛行。因此,在网络语境下,亟须强化自律与他律,拯救身体,抵制三俗,以保持健康身心,构筑和谐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正>人的身体是人的灵魂最好的图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身体的魅力一直在吸引历史学者的关注。我们的身体可以说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存在,我们寄居其中,并通过其感觉着外部世界,维系我们的生命,身体的历史就是一部日常生活史。同时,身体的文化涵义,让对身体的研究可以成为绝佳的文化史。同样是身体感受,古希腊医学和传统中医就因文化差异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而随着医学发展,人类对身体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使得身体不断被赋予文化属性。现在所沿用的国家(body politic)一词,就是  相似文献   

8.
"身体"问题是现代性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论域,身体作为伦理秩序的始基,是以身体立法;而伦理作为对身体的规训,又为身体立法。伦理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个"修身"的过程,以"理"修"身"的实质是权力通过身体来实施和彰显。对此,以谱系学和女性主义来检视身体—性别与知识—权力相互纠缠的历史情状,借以探讨以现代的从自我关怀出发的身体伦理来取代古代的从禁忌出发的道德体系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柳春光 《学术交流》2015,(4):98-103
身体权作为一项独立于健康权的具体人格权,既符合概念本身的历史流变又有其法理和立法例基础。身体权的内容包括自然人对身体完整的维护权以及对身体及其组成部分的支配权。所谓"身体完整"是指身体有机构成的完整。司法实务中,非法搜身、性骚扰等侵权行为,虽然构成了对其他人格利益的侵害,但因未侵害身体完整,并不构成对身体权的侵害。侵害身体权的主要救济方式是精神损害赔偿。侵害身体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一般应符合四个构成要件:须有侵害身体权的行为发生;须有严重的精神损害;精神损害与侵权行为间须有因果关系;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但在特殊侵权场合,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亦可适用于侵害身体权行为的归责。精神损害赔偿金兼具补偿与抚慰双重功能。法官应依据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功能,采用主客观认定相结合的办法,斟酌个案中双方当事人的因素,以确定身体权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具体数额。  相似文献   

10.
正人的身体是人的灵魂的最好的图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女人是身体性的动物,用身体思考是个基本方式。这是长期以来我逐渐发现的一个让人沮丧的结论,而所有的努力都是困扰着超越这个基本的习惯。——向京身体是一个人人都能感同身受的事实,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但当人类面对自身的身体加以审视时,身体又  相似文献   

11.
袁芃 《社科纵横》2012,(7):122-124
在当代视觉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把精神的美学改写成为一种"眼睛的美学"。视觉感受的扩张不仅造就了人们的"审美"想象,也将一直隐匿于私人领域深处的身体,拖向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诉求的中心。商家利用大众传媒将一系列权力话语注入社会时空当中,对身体进行了意义的"再生产",从而使得身体的二重形态构架———自然的身体与社会的身体———的内在张力不断地扩张,使人们产生身体焦虑,引发出塑造身体的冲动。而这正是落入了视觉文化的完美圈套中,从而实现了身体的商品化殖民。  相似文献   

12.
身体在后现代的遭遇——以福柯的刑罚哲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的现代性的最根本表现是身体对灵魂的造反,从作为刑罚对象的身体的具体形态演变来看,即为刑罚的人道化要求在现代获得了正当性并确立起支配性地位.然而,在福柯看来,刑罚人道化这一现代性要求和表现实际上掩盖了身体被规训的事实,刑罚的现代性背后隐含的是权力和知识的统治原则和统治技术.现代性启蒙发现了自由的身体,福柯的后现代性启蒙则发现了被规训的身体.身体自由彰显的是欲望的个体,欲望是自然性的欲望;身体被规训体现的是社会性的个体,社会性要求必然会对身体欲望产生抑制.因此,在现代性充分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身体的现实处境便是身体自由与身体被规训处在永远也解决不了的双重性纠缠当中.  相似文献   

13.
陈后亮 《创新》2009,3(3):12-15
一个世纪以来,对身体关注的持续升温是哲学领域的一个突出事件。当代新实用主义者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也是这一事件的产物。他以身体为中心,对身体在艺术和审美中的作用给与充分重视和尊重,纠正了意识美学对身体感受的偏见和忽视。另外,他积极肯定快感的生物学意义和身体在审美中的合法性地位,同时为通俗艺术提供美学辩护,指向了一种更具伦理关怀的人道主义美学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黄成华 《创新》2018,(2):63-71
建立于意识哲学基础上的生命教育引发了理性的偏激、价值取向的单一、技术医学的困境等,以身体哲学取代意识哲学的范式转换,适应了当前生命教育的需要.身体哲学视域下的生命教育提升了身体的地位,重构了生命教育的话语系统,沟通了中西方生命哲学.消费主义语境下的身体则偏离了身体哲学对身体的理解,有再次贬低身体的危险倾向.  相似文献   

15.
黄盈盈  鲍雨 《社会》2013,33(2):185-207
在身体社会学的理论背景下,本文关注女性乳腺癌问题。基于对14位有乳腺癌经历女性的深度访谈后发现,经历乳腺癌女性的身体与其说是一种患病的身体,不如说是一种被视为残缺(了乳房)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性别态身体。“残缺”表现在身体机能与感受(疼痛感与行动受阻)、身体形象(掉发与切乳)、个体认同(患者身份、女性身份及正常的社会人身份)和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本文展现了女性在经历乳腺癌的过程中(尤其是被切除了乳房之后)如何面对、管理被医学与社会标定为“残缺”的身体,如何努力恢复身体和“正常”的亲密关系;表达了身体从医疗空间走向社会空间时,“残缺”感与正常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以及身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多重性与政治性。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8,(1):95-99
二元哲学世界观形成的狭隘的二元对立思维使得身体,尤其是女性身体,在观念世界经历了漫漫长夜,致使身体以及人类生命面临无数的问题与灾难。生态女性主义者已经从多方面揭示,女性及其身体与自然一样同处被贬低和受控制的状态。本文认为,身体是生态女性主义不可或缺的理论"根据地",有必要从生态女性主义的特定视角分析身体,消解其边缘化和被排斥的状况,使其回归"事物"的中心,并将其理论化。  相似文献   

17.
身体议题的回归重塑了人与技术间的新型关系。有鉴于此,本文重思了网络游戏中的身体实践,将物质的、文化的、技术的多重意义聚焦于身体这个节点主体上。物质身体强调身体的物理属性及具身行为,以“知觉生成器”的方式联结了游戏空间和现实时空、游戏体验和自我意识;文化身体受到网络游戏中各种规训力量的影响,身体无意识地呈现着权力的样貌,折射出各种文化隐喻。技术中的身体体现出双重内涵:技术化的身体和身体的技术化,身体和技术互为主体和客体,两者相互嵌合形成共生关系。以身体为线索,三个维度相互补充,提供了观察网络游戏社会文化现象的新窗口,从该窗口可以透视出,剥离了表层娱乐性的电子游戏实际上是文化、政治、技术等力量相互交织作用的场域。  相似文献   

18.
<正>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干部民主考察中必须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在2014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新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干部条例》(简称新版《干部任用条例》)的第四章、第五章对干部选任中的民主推荐和民主考察做了详细规定。其中第四章明确指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  相似文献   

19.
从物质主义身体政治的角度看,英国当代作家安吉拉· 卡特在小说 《新夏娃的激情》 中通过考察女性面临的身体困境,指出女性身体是由消费神话、 母权神话和父权神话三种神话话语塑造起来的沉默无言的被动他者和观念化产物,而不是物质性的身体本身.卡特检视并批判了这些神话话语对女性身体的观念化塑造,并借助主人公艾弗林的变性之旅消解了身体与性别之间固定的能指与所指关系,重新唤醒了基于感觉经验之上的身体物质属性,实现了女性的身体解域,塑造出一名在思想意识层面摆脱了西方传统文化观念殖民的"新夏娃",从而实践了自身独特的物质主义身体政治.  相似文献   

20.
张宏儿 《社科纵横》2009,24(11):170-171
本文旨在从女性身体伦理叙事角度对美国著名的自白派女诗人、小说家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进行阐释。从女性“书写自我”的理性溯源、女性“生命本体”的伦理、抗争女性“身体反叛”的灵肉分离三个层面来分析。指出女性书写自我身体的意义就是要建构一种新的价值规范与文化规范,颠覆男权话语对女性身体的非理性因素强塑;女性有关身体的生命伦理叙事,应该探讨的是身体和欲望在男女性别中的权力等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