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克思实践观 ,揭示了工业文明以来的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已经成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揭示了工业文明以来的实践使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对的主要矛盾 ,已转化为人与人化自然的矛盾 ,人与自己所创造的世界的矛盾 ;揭示了社会实践的历史性、现实性、具体性。这对认识当代人类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矛盾 ,把握当代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具有历史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技术异化与"人"的失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红生 《江汉论坛》2004,42(2):76-79
本文考察了技术异化这一当今科技时代人类发展过程中不争的历史事实,指出技术异化导致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一般异化,人的本真价值在生产实践、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生命意义等方面全面走向失落.而技术异化的根源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人类自身劳动实践,其实质是人类自我异化的一种形式.只有通过发展而不是摒弃科学技术,才能最终扬弃技术异化,促进人的本质的全面而自觉的复归.  相似文献   

3.
邵笑  曲波 《学术探索》2023,(2):15-21
从历史发生学来看,消费主义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意识形态统治,并借由符号再生产机制参与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建构。消费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危机的集中体现,其结果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日益紧张。只有解蔽与超越消费主义建基的资本主义文明,才能从根本上确立更适合人类生存的文明样态,而历史唯物主义无疑为此提供了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和最彻底的批判立场。历史唯物主义在对消费主义进行彻底批判的同时也敞开了超越消费主义、重建现代社会的建构路径,即实现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当代重构,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对此展现出了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转型的理念原则和实践创新,内在蕴含着对消费主义的当代超越。  相似文献   

4.
试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科学伦理观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兰克福学派科学伦理观的批判指向是当代科学技术在社会运作中所产生的负效应,即指认了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是如何异化为一种新的控制形式,如何形成了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思想。这种科学伦理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科学与社会伦理关系的学理性批判;二是关于科学与社会伦理关系的现实性批判。而后者又包括,对作为政治统治的科学技术的伦理批判和作为意识形态科学技术的伦理批判。  相似文献   

5.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理论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尔库塞分析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现代社会的结构,科学技术取代政治手段成为新的社会控制形式,成为统治和奴役人的工具。科学技术导致人性的全面压抑,社会变成单向度社会。人类要摆脱困境,必须进行本能革命,以消除科学技术对人性的压抑,并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人性与人类社会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6.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完整理性的两个方面。工具理性统治下的现代社会为人类生存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也消解了人类的超越性维度,精神的空虚与反思能力的缺失使人被物欲所奴役,沦为金钱的奴隶,陷入生存与发展困境。作为实践哲学传统的核心概念即劳动实践的分裂不仅导致实践哲学自身的对立,也导致了理性的分裂。从实践哲学传统的角度分析理性自身分裂的问题,寻其根源方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为走出人类的生存困境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世纪 ,人类社会的存在形式和实践开始了一个以全球化为重要标志的新的发展阶段 ,全球化是当代人类实践的基本框架与宏观机制。唯物史观认为 ,任何思维方式都是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在人脑中的内化 ,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意识化 ,观念化的结果 ,是作为人的认知模式和评价模式的观念系统。社会的实践活动方式发生了变化 ,人的思维方式相应也要发生变化。可以说 ,没有这种变化人们就不能应对全球化发展新条件下的实践与交往 ,在这种新的实践与交往中就不可能有施展自如的筹措与运作 ,以至于最后丧失立足与生存的余地。一言以蔽之 ,思维方式的…  相似文献   

8.
许斗斗 《东南学术》2013,(1):121-127
人类在技术时代所面临的种种生存危机实质是一种价值观的危机和价值的社会缺失。在当代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对科学技术所展开的哲学批判和社会反思中,人类对责任价值的诉求,对科学实践的责任呼唤,将成为消解生存危机和规避社会风险的有力步骤。  相似文献   

9.
景枫  王维国 《河北学刊》2015,(1):187-191
人类社会治理的变迁史是伦理的作用日益凸显的历史。经由原始社会,人类进入统治型社会。统治型社会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通过权力和伦理的紧密结合来进行社会治理的。这表现为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摆脱了原始社会的混沌状态,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并蕴含着诸多治理智慧,从而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伦理在统治型社会治理中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只是作为政治统治的工具、修饰、支持与补充,从而导致其对社会治理产生了"情大于法"、忽视个体价值、在某些领域难以发挥作用以及道德专制主义等诸多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成果的社会应用在产生巨大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有悖于人文精神的负面效应,近代以来先后占统治地位的工具主义与理想主义科学观受到挑战,随之而引发出技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等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历史呼唤着新的科学价值观。科学价值论的探索对科学技术的哲学与社会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与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科学价值论应以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一般概念为前提,将唯物辩证法贯彻到底,把握唯物史观与价值方法的有机结合,回答当代科技革命所引发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产业技术体系变革与东北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经济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但其根本原因是产业技术落后。产业技术体系在工业社会中占据着支配的地位,它的合理与否决定着人类生产活动和生存方式的科学性、可持续性。所以,产业技术体系变革才是东北振兴的根本出路。东北振兴的关键是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2.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和宏伟工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新农村工作的重点;要求加快农村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村发展的全面性、可持续性,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近年来,宁德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及环境污染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机制体制缺失、科技力量薄弱、生态农业发展缓慢、农民主体意识薄弱。针对以上问题,宁德市应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认真抓好完善机制体制,强化生态文明效能;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确立正确生态观,培育新型农民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综合贝克和吉登斯对风险社会出路的探寻,可以发现,风险社会理论主张全面提升人类整体的风险意识,它并不否定人类实践,但强调要重视人类实践的负面后果;它并不否定社会发展,但强调要重视社会发展的副产品;它并不否定发展科学技术,但强调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副作用.归根到底,风险社会理论就是强调要重视社会发展的风险.从这种观点出发,风险社会理论,既不是消极的悲观主义,也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而是强调把风险意识作为一种具体的反省批判意识,以此确定人类合理的自我意识及风险意识,把自我意识转向人类如何能使自己进步的过程,把风险意识转向人类如何能有效防范风险的技术手段、制度安排及机制实施等方面上来.  相似文献   

14.
科学(认识自然)、技术(改造自然)是实践的两种基本形式。科学技术作为实践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苗俊玲 《理论界》2014,(9):19-22
工业社会条件下官僚制组织以其高效、稳定的组织结构特征成为最普遍的组织形式,在其产生初期注重的是组织内部的发展,通过强化自身的方式来规避环境的外来影响。但是在后工业社会条件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网络公共舆论的不可控制性和不确定性使它原来的通过强化自身的方式来规避环境的外来影响已不能适应对社会的管理。所以当代社会条件下,官僚制组织如何去管理网络公共舆论就成为其当代困境。针对这种困境,官僚制组织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去应对、以合作的方式来从事管理。  相似文献   

16.
科技软实力是国家以柔性方式运用全部科技资源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当代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科技软实力的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又是科技进步的坚强后盾。如果没有科技软实力的发展,人类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后盾,科技软实力的发展就会失去基础和源泉。科技软实力的发展对社会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和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荣池 《河北学刊》2006,26(3):220-222
“灌输”教育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却遭到许多人误解。实际上,“灌输”教育仍是当前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这是因为,客观实践还需要继续在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领域大力实施各种形式的“灌输”教育,把全民族的创新意识、科技文化素质、民族凝聚力和思想道德状况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处在信息社会。人们不可能离开各种信息的“灌输”,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形成主导价值观也离不开“灌输”。而且,“灌输”教育对于克服技术发展的负面效应也有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灌输”教育,还需要进行内容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STS教育模式对法学本科实践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廖丹  钟华 《云梦学刊》2004,25(4):99-101
随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应考资格的提高,法学本科教育已成为中国法学教育体系的最前沿阵地。从纯粹的理论教学转向实践性教学,已成为法学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采用何种教育模式才能满足社会对实践性法律人才的需求,是我们法学本科教育工作者教学的重点。STS教学模式从西方传入,提倡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结合,这正符合法学本科实践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里,技术已然成为人的存在方式,技术的本质却在于使用,因为只有在使用中技术才能获得其意义并实现其价值,使用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着技术的内涵,这样,使用实际上是技术的显现和寓身之所。人类通过对技术的使用,不但构造了生存处境,也生成了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里所展开的技术使用实践,实际上是技术功能在生活世界的情境化。在社会科学领域里,技术使用是与技术设计相对应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区别于技术发明、技术设计和技术生产的本体性概念,是具有生命特质的独立实存。我们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创新不仅依赖于技术,更依赖于使用技术的人即使用者,科学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实现技术与作为使用者的人类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具体蕴含在技术与使用者双向建构的活动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论人工物的社会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毅 《晋阳学刊》2005,42(6):62-65
人工物必须经过产业化过程才能对社会产生影响,人工物社会化的背后所反映的是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当代哲学必须关注产业问题,只有形成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整体性研究才能更准确地揭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