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以座谈会综述的形式分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犯主权国家的实质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分析了“北约战略新概念”的实质、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及如何看待科索沃危机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同时,对会议讨论的中国的应对之策作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
科索沃危机本是南斯拉夫联盟内部追求独立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与维护国家统一的政府之间的冲突。然而美国倚仗其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的优势,以“消除科索沃地区人道主义灾难”为招牌,率领北约绕开联合国,悍然对主权独立的南联盟进行大规模军事干涉,致使科索沃危机急剧升级,“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再次硝烟弥漫。这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公然侵犯他国主权的野蛮暴行,淋漓尽致地暴露出美国等西方霸权势力在“维护人道、保障人权”幌子下,通过所谓的“新干涉主义”肆意践踏国际关系准则、推行强权政治的真实面目。一随着冷战结束,维护和平…  相似文献   

3.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所以,要看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的真正目的,必须分析科索沃战争的政治图谋和经济动因。一、“人权”和“民族”问题只是掩盖科索沃战争政治图谋和经济动因的假面具在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的前夕,特别是在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中,巴尔干地区风云突变,科索沃问题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仅在“人权”和“民族”问题的幌子下蓄意制造了轰炸南联盟的人间灾难和民族厄运,而且捍然发动了对我国驻南使馆的导弹袭击。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烽火,对于…  相似文献   

4.
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是冷战时期北约遭受的最严重的危机。在危机发生之前美国能够准确地评估法国的行为,并重新定位新形势下与北约其他成员的关系,把提高北约凝聚力、增强北约的合法性基础、迅速高效地重建北约作为基本原则。这使得北约在美国的主导下较为成功地克服了法国撤离带来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5.
1999年6月12日凌晨1时30分,在俄美双方对俄军如何参与科索沃维和行动仍存在较大分歧的情况下,俄罗斯一支由270人组成的先头部队分乘10辆装甲车和30余辆卡车,抢先进驻了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市的斯利季奇机场,从而改变了俄罗斯在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集团的谈判中的地位。迫使七国集团不得改变不给俄罗斯维和部队单独维和区,和在维和行动中俄军必须接受北约指挥的强硬立场,最终同意俄军最终可派遣3600人的维和部队,分别驻在由美、英、德、法、意五个在科索沃维和区中的两个区域里,并同意俄军不受北约指挥。从俄…  相似文献   

6.
90年代初,北约首次提出应对中东政治与安全危机的战略构想,之后,北约又将其亚洲战略设想扩展至中亚及东亚、太平洋区域。北约亚洲战略的初衷在于防范亚洲区域性危机,防止其危及北大西洋区域,但亚洲战略的发展却远远超出北约的预想。和北大西洋安全战略一样,亚洲战略亦逐渐成为构筑北约全球安全战略的又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北约亚洲战略的变化及其特点,对于透视北约未来的全球安全战略,了解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走势,具有直接帮助,本文撰写的目的正在于此。一、北约“亚洲战略”的提出及其发展在2006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之前,北约亚洲战略主要…  相似文献   

7.
科索沃战争以来 ,俄美关系一直在低谷中徘徊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打击 ,使俄美关系空前恶化 ,两国关系降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两国总统科隆会晤后 ,俄美关系开始有所修复。但随后在车臣问题、修改反导条约问题上的严重分歧 ,又使俄美关系再遇险滩。一、俄美关系的空前恶化去年 3月 2 4日晚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安理会 ,公然违背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 ,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实行空中打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这一侵略行径从一开始即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 ,俄罗斯反应最为强烈。俄前总统叶利钦、前总理…  相似文献   

8.
美国利用乌克兰危机,聚焦欧洲和印太两大战略方向,加紧推动北约新一轮战略转型,不仅激活冷战结束后一度濒临“脑死亡”“肌无力”的北约组织,还重新赋予其“东进”印太、遏制中国的战略使命,通过扩大北约“全球干预”战略功能,试图构筑一个“以遏华为目标,由美国主导,以印太和欧洲盟伴为羽翼,东西呼应、两洋联动”的全球安全架构。目前,美国在推动北约“东进”印太方面,已促成亚太四国作为“邀请嘉宾”参与北约峰会和外长会,形成“北约+亚太四国”合作机制,升级日韩为“定制合作伙伴关系”,并力推北约在日本设立联络处和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强化北约在印太地区的实际存在。美国推动北约“东进”印太是为了应对印太地区的大国战略竞争,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达成控欧遏华弱俄、震慑朝伊的多重目的,其在策略上重点采取了外交诱拉、舆论鼓动、机制塑造和身份认同等手段,以形成北约“印太化”和印太盟伴“北约化”,达成“东西对接、双向奔赴”的局面。美国推进北约“东进”印太势必引发地区内国家关系复杂互动,冲击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破坏基于自由、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秩序,给中国运筹大国关系、经略周边、维护领土海洋权益以及维持地区和平稳定带来多...  相似文献   

9.
1973—1975年爆发的美国战后第六次危机,是战后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但是,同三十年代大危机相比,这次危机是严重得多,还是温和得多?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使危机的严重程度减轻了,还是加重了,还是表面上减轻实质上加重了呢?国内学术界对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不同意见的争论。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战后第六次危机同三十年代大经济危机的对比分析,着重探讨国家干预经济的两重性作用,从而对上述问题作了初步回答。  相似文献   

10.
"范跑跑"事例给国人带来了一场道德大地震,它揭示出我国事实上存在的公共道德危机.公共道德是托浮法律有效运作的境域,二者的辩证关系使法律对公共道德危机的干预成为可能.公共道德与法律的差异性要求法律在干预公共道德危机时必须注意干预的方式、路径和内容,并谨慎控制干预的限度."范跑跑"事例作为我国公共道德危机的征兆,是我国对公共道德进行反思和推动对话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人权问题自其问世以来,就带有神圣和神秘的双重色彩。说其神圣,是因它能从一定角度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说其神秘,是由于在人权的基本含义、人权存在的依据等问题上,人们看法各异,至今莫衷一是。尤其是美国推行“人权外交”以来,人权成了国际斗争的焦点问题之一。今年3月,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制造了“科索沃危机”,使人权和“人权外交”问题倍受关注。因此,对人权和“人权外交”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认真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一、人权的发展沿革和初始含义人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天赋的,人权属于历史范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人…  相似文献   

12.
监管安全危机中的"后危机管理"是指在监管安全危机消除后,对危机事件的预防、识别、反应、处置、评估等环节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同类危机事件的处置机制和体制进行修改、修订和完善,对危机涉及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全面消弭危机所带来的内外部消极影响,增强危机干预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是战后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阵营相对抗的产物。随着冷战的加剧 ,北约的组织机构越来越庞大 ,名曰军事组织 ,其实它的机构设置并不局限于军事范围。它的军事战略 ,也远远超出军事内涵 ,与北约国家的政治战略、国家战略密不可分。还应该看到 ,北约的成立及其军事战略的形成 ,都是在美国的操纵下逐渐形成的 ,美国是北约的龙头老大。北约成立初期的军事战略奉行地区性遏制战略 ,其后 ,不断地调整 ,先后经历了“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从“危机反应战略”到“新战略构想”等演变。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危机管理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降级手段应对危机,对危机发展的走向和结果有重大影响.以中苏危机为具体案例,分析谈判、第三方干预、威慑和有限战争等管理手段在国际危机降级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处理国际危机,以达到使危机降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小军 《东南学术》2012,(5):150-156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危机干预政策。关于这些政策对我国竞争法所产生的影响,国内学者评价不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危机干预政策的短期绩效与竞争法的长期绩效,并且比较了这些危机干预政策与我国竞争法在立法理念、法律程序、法律内容等诸多方面的冲突,以及危机干预政策对我国竞争执法的影响。着重阐述了调适危机干预政策与竞争法冲突的原则与技术,以求为国家制定危机干预政策和完善竞争立法提供有价值之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理危机已经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阐释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和危机干预的含义,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及评定进行了归纳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危机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议会通过《独立宣言》,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和民主的国家"。从国际法视角来看,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的行为,既不是科索沃人民自决权的体现,也没有取得塞尔维亚的同意,更不是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实施,它侵犯了塞尔维亚自由决定其领土法律地位的权利。对科索沃独立的承认对国际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心理危机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校园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积极探索有效的大学生危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包括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制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心理危机学生监护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后期跟踪体系等,其目的是有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维护学校的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20.
社会危机防治行政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了控制发生危机的因素而对社会过程进行尽可能详尽的干预过程.文章在公共行政价值理论的指导下,审视现实社会危机防治行政下理念指导的偏差,阐释出具有正当性的价值选择次序,指出其价值选择在于正义统摄之下对价值主体——人的尊重和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