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壮族民间师教因其神职人员或宗教职业者称为师公而得名,何以称师公?有人认为其来源于汉族古代祭祀中的"尸".本文通过运用地方志上的种种记载与壮语语音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察,认为师公之"师"乃壮语sae的音译词,与"尸"毫无关系,其本意是"能说会道的人"或"聪明的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博览》2022,(1):18-30
原文: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徐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zhi)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民族学界提出了南方民族文化与楚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古人有言:“礼失求诸野”。这是不无道理的。开拓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对民族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当是有所补益的。 擅 称 王 侯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以蛮夷自居的楚人,率先僭越称王。当周夷王之时,楚势向江汉地区扩展,“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溢。’乃玄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  相似文献   

4.
日本学者铃木隆一认为青唐政权的王号是"唃厮啰",青唐国王不称"王",而是以"王子"为其国主号.汤开建反驳了铃木氏的观点,指出青唐政权的王号不是"唃厮啰",并进一步提出了青唐政权的首领称"王"或"国王",并非"王子".文章通过仔细分析史书记载,并结合敦煌藏文文献,认为:青唐政权的首领并不是称"王"或"国王",而是称"王子".  相似文献   

5.
<我们是谁>的作者亨廷顿认为,美国的民族性正面临着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生死挑战".其实,由美国"定居者"创立的民族性是相当有限的"美国"民族性,亨廷顿全力赞美同化主义、批评和抑制文化多元主义的主张,其实质是现代民族主义.实际上,美国活力之所在是不断走向多元和多样,这是亨廷顿的"斗争哲学"也为之无奈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责"并不是藏族,它与藏族并无直接的关系."责"是古代川东一带的土著部族,其中心在今渠县一带,唐高宗之所以封松赞干布为"賨王",是因为松赞干布协助唐平定中天竺,献俘长安,响震天竺.这一事件与汉高祖"募取賨人定三秦"的典故颇为相似,因而唐高宗借汉高祖"募取賨人定三秦"的典故赞誉松赞干布,并封其为"賨王".这一举措进一步巩固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稳定的政治局面,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本文是从狭义上提出这一概念,也就是回族"清真文化",体现了回族文化内在特质.我们认为发现和挖掘回族"清真文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回族文化发展所应具有的一种"自知之明".当代回族"清真文化"的"美人之美"对于回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六王毕,四海一"的形势下,秦始皇又北伐匈奴,南取百越,为中国的大一统作出了重大贡献.这里就南平百越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南取百越的时间《史记·南越传》说:"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这是根据"王翦遂定荆江南北,降越君,置会稽郡"推算的.故《集解》徐广曰:"秦并天下至二世元年十三年,并天下八岁乃平越地,至二世元年六年耳?"今江浙一带是越族活动地区,楚平越后,"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王翦定楚江南地,他们又投  相似文献   

9.
卣的名称是宋代学者推定的,在传世器物中尚未见到自名为卣,但在《诗经》《左传》以及铜器铭文中,却常有"秬鬯一卣"的话.而在《周礼·鬯人》:"庙用修",郑玄注:"读曰卣,卣中尊".①于是,在研究学界对卣字的来源各个学者观点不一致,且存在歧义与争议.因此本文主要是根据不同学者对卣字提出的观点与现出土的器物铭文中对卣字的音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苗瑶先民的"马郎妇"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以后的学者如李复言、黄庭坚、钱钟书等都认为,把遍淫众男子的"金沙滩头马郎妇"称为"观音",是因为她"以淫止淫,令入佛智",恐误."马郎"应为"麻栏",是古代西南、华南苗瑶先民"阿注"幽会情郎之所,"马郎妇"当即"阿注",是苗瑶先民实行族外群婚制的产物."马郎房"和"马郎妇"并非苗瑶先民特有的风俗,而曾经是全球各种族原始先民"同夫共妻"阶段的共同现象.明白了这一点,关于各种族先妣神的许多神话和迄今尚存的很多民俗就很容易解释了.  相似文献   

11.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秦律十八种》出现频次较高的"殹",在秦简中多释作"也".本文论及"殹为也之证"的同时,追本溯源,探讨殹的本义.  相似文献   

12.
明清易代之际,朝鲜李朝在武力威胁之下以清朝为宗主国,但其并不以清朝为中华正统而视之.对于蒙古人,李朝之恨甚于对于满人之恨,燕行录即充分体现出了对于蒙古人之极大鄙夷.归其原因:首先,在"满蒙联姻"中,李朝人视蒙古人为满清的"帮凶".其次,在信仰体系中,蒙古人藏传佛教信仰与李朝人儒教独尊之间存在冲突.再者,在华夷之辨观念中,向以"小中华"自居的李朝人视蒙古人为"夷"族.  相似文献   

13.
咸丰县地处武陵山东部与大巴山之间、 鄂西南边陲;扼楚蜀之腹心,为荆南之要地,古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今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古属廪君地,历史上系由鄂入蜀陆路要道必经之地. "先有咸丰县,再有咸丰年".中国的县名和古代年号相同者有之,如浙江的绍兴、永嘉,上海的嘉定等县名,是根据年号的寓意命名的;也有县名和年号相同全因巧合的,湖北的咸丰县即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是西藏平息武装叛乱、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3月28日被确定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为此,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筹备并主办了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于3月1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100余人,其中有当年亲身经历过民主改革的老同志,也有首都藏学界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5.
宋辽"澶渊之盟"签订以后,不仅为宋辽人民提供了l00多年和平相处的局面,也对宋金和战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澶渊之盟"的"求和"精神被宋徽宗、宋钦宗和宋高宗视为处理宋金关系的典范,但在如何实现"和平"的问题上,宋朝君臣们则认识不一,一些大臣主张仿效"澶渊之盟""胜而后和"的精神,坚持抗战,以战促和.宋高宗等人则从消极方面吸取"澶渊之盟"的经验,不惜屈己求和,终于在"胜而后和"的情况下,与金人签订了"绍兴和议".应该说,"澶渊之盟"的积极意义十分深远,但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等君臣从消极方面去吸取"澶渊之盟"的经验和教训,是不应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6.
《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云:“豹(刘渊之父)妻呼延氏,魏嘉平中祈子于龙门,俄而有一大鱼,顶有二角,轩鬐跃鳞而至祭所,久之乃去。巫觋皆异之,曰:‘此嘉祥也。’其夜梦旦所见鱼变为人,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鸡子,光景非常,授呼延氏,曰:‘此是日精,服之生贵子。’寤而告豹,豹曰:‘吉征也。吾昔从邯郸张冏母司徒氏相,云吾当有贵子孙,三世必大昌。仿像相符矣。’自是十三月而生元海,左手文有其名,遂以名焉。”该神话以神秘主义的方式对后汉建立者刘渊(即刘元海)的出生进行了详尽生动的表述,堪称古代政治感生神话的一个典型例子。《晋书》为唐初史…  相似文献   

17.
利川是《龙船调》的故乡,也是全国最年轻的自治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北的西南边陲,全市总人口78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6.25%.境内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有世界著名的"活化石"水杉王;有名冠全球的"坝漆";有闻名中外的"腾龙洞";有全球罕见的"生物礁带".特别是名贵中药材繁多,有"华中天然药库"之称.但由于受交通条件的制约,长期封闭,开发起步较晚,经济仍很落后,属全国贫困县(市)之一.市民委从1984年成立以来,坚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博览》2022,(1):前插2-前插3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心系民生冷暖、情牵万家灯火,强调"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指出"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温暖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彰显大党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诠释中国共产党人不...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国十三年八月廿五号夏历甲子七月廿五日一九二四年八月廿五号 佛乘 西藏佛教源流考(恳觉) 佛涅槃后,教分显密二派,显教遍行亚洲,密宗独盛于西藏.渐被于蒙古、青海、西伯利亚各属.西藏古时宗教名曰"颇母",或云"播母".成立时期,及教宗轨则,均不可考.周赧王之二年,中印度乌第雅纳汗者,释迦族也.为邻国败,东走雪山雅尔隆塘,号雅尔隆氏,始建佛寺于卡伊兰山麓,是为佛教输入之始.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然而,我今天却要以特别兴奋的心情向你推荐一个最新开发的民俗生态旅游圣地-一通道侗乡.这里的山之美、水之秀、峰之峻、石之奇、林之绿、花之香、民风之淳朴、侗文化之浓郁,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