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鲁迅、周作人、孙伏园等人在北京、上海两地接续编办文学周刊《语丝》。在周氏兄弟的带领下,“语丝社”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作家、学者和评论家,“语丝社”和“语丝文体”因此得名。冯沅君、苏雪林、陆晶清、石评梅、陈学昭等女作家在《语丝》发表了一批优秀的散文作品,具有“语丝文体”的审美意蕴,但在文体研究中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拟以苏雪林、陈学昭的创作为例,分析探索《语丝》中女性散文的风格,从古典诗蕴的意境美、多彩色调的绘画美、匀称整饬的句式美三个方面加以总结,以期丰富“语丝文体”的艺术特色和性别意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周作人是一位产生过深刻影响的作家、理论家。他的同时代人曾评说:“讲到现代中国的散文,周作人先生是第一个不能忘记的人物,我们首先不能不感谢他的提倡的功绩。”①“周作人的小品文,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是成了一个很有权威的流派。”①确实,作为一种现代文体的倡导者,一个文学流派的公认的领袖,周作人对现代散文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然而纵观肥年来的有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往往注重肯定周作人的散文创作成就而忽视了他的理论建树,这对于周作人研究、对于中国现代散文史的研究,都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缺…  相似文献   

3.
周作人是中国近代文坛上较具影响力的一位作家,也是留日归国的作家中颇具争议的一位。也正因为留日的背景,他的散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日语借词。收集其发表在《语丝》上的散文中出现的中日同形词,采用量化统计的方式,辅以文献学和实证研究的手段可确定其散文中日语借词的数量及使用情况,以管窥周作人在中日词汇交流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废名是京派前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独创性地将周作人的散文创作理论应用到了小说写作领域,将散文化写作与乡村题材、诗化语言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散文化诗体小说文体,对京派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及促进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文体的成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废名的代表作《桥》为例,从非情节化的散文诗式结构、归隐与禅心的静寂意境、简洁幽深的诗化语言三个方面对废名诗体小说的文体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周作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骁将。他首先提出“人的文学”的口号,促使文学革命向纵深发展。他在散文创作、诗歌创作和民俗学的研究方面,都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但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却屈任伪职,成了民族罪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复杂作家”。倪墨炎同志最近完成了新著《周作人评传》,试图对周作人一生的功过是非,作出科学的公正的评价。本刊选载的是反映周作人早年文学活动的部分,其中用作人小说创作的史事,很少有人作过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6.
“语丝文体”是指语丝派作家主要以《语丝》为阵地发表的议论性散文,即杂文。1924年11月,《语丝》创刊于北京,《〈语丝〉发刊词》明确宣布本刊要以刊登“简短的感想和批评为主”。《语丝》虽然也兼采过散文、美术、论文等其他样式的作品,但杂文却的确始终占据了压倒一切的地位。在《语丝》先后刊出的260期(至1930年3月终刊)中,累计发表杂文约800篇,占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六七十,形成了一种影响深远的“语丝文体”。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的美学思想与中国现代美学的民族国家和人生关怀的倾向性相谐和,他对美的论述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20世纪20年代为中心,在写给他人的序、跋等作品中强调了文章之美,在杂文等作品中明确提出了“美的生活”,在翻译等作品中又阐释了希腊神话之美。周作人承认美文的两大传统,但对英国源流却不置重,对难懂辩护的背后体现了周作人基于新文学生态的审美构想;周作人明确提出“美的生活”的主张是在《〈语丝〉发刊词》的宣言中,与大哥鲁迅的绝交是他“生活”转向的集中呈现,周作人是在人的意义上为“生活”呼吁;希腊神话之所以美,在周作人看来,可分别从科学、艺术和道德三个角度来理解,对他而言,希腊神话之美不仅是客观属性,更是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8.
一 《喝茶》  “五四”以后的作家中 ,喝茶是很早进入他们的写作视域的一个题目。徐志摩率先有“吃茶论”的讲演 ,它曾在京城引起过众多文人学士瞩目 ;孙福熙编辑的吃茶杂志也名噪一时。 192 4年底 ,周作人写的《喝茶》 ,可谓现代散文小品中最早专谈“茶道”的名篇了。 2 0世纪 30年代以来 ,林语堂、周作人、钟敬文、阿英、梁实秋等名家先后都写有喝茶的小品。作家们引经据典 ,涉笔中外 ,将生活现象引向文化的思考 ,从喝茶、说茶引发出“东西文化”的比较 ,———如阿英一篇文章的题目所概括的 :形成一种“吃茶文学论”。这些篇章大体上…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文学的诸门类中,散文的成就最为突出。朱自清在《〈背影〉序》中说“: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在这“绚烂极了”的散文百花园里,有周作人的隽永,俞平伯的绵密,徐志摩的艳丽,冰心的飘逸,而朱自清先生则以其“真挚清幽的神态”屹立于“五四”散文之林。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阵营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带来了一些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自清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  相似文献   

10.
评周作人早期对我国小说现代化的贡献易竹贤,孙振华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卓有成就的大家,周作人尽管没有创作过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但他以小说批评、小说理论建设及译介外国近代小说等方面的实绩,为促进小说观念的更新,为新的小说美学意识的崛起,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作人在“五四”初年提出的“人的文学”理论,虽有为启蒙主义所利用的功利因素,但也为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和理论基石;他在“五四”后期开辟的“自己的园地”则是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一次富有成效的个人化实践;他在30年代仍然坚持超功利、重审美、重“言志”的自由主义文学观,并广有影响。总之,周作人是中国自由主义思潮在文学领域内的最早的理论家和实践者、推动者  相似文献   

12.
“五四”以后,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成就,可以说是在诗歌、小说,戏剧之上的。究其原委,除时代使然外,更重要的是,鲁迅、周作人、瞿秋白、冰心、朱自清、郁达夫等大家都曾写出过不少优秀的散文,名世于当时的文坛。  相似文献   

13.
读出作者的灵魂和价值──试论郁达夫的散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故事这一界定能成立的话,那么郁达夫首先是位散文家。他有理论,有实践,毕其一生在散文领域纵横驰骋,撰写了人物散记、游记、杂感、随笔小品、日记、自传、信和、评论等诸类散文,凡117万字,成就喜人,在现代诸作家中颇为鲜见。他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时映霞蔚”,似春花秋桂,赏心悦目,广被称道。他那清新自然的文风,吹遍了他的散文所能及的地方。他的游记、信和列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书塾与学堂》百读不厌,已被收入中学课本。他的散文理论名篇《(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序言…  相似文献   

14.
对古文学的调查与整理阑入了中国现代散文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其动因源自周作人早年留学所处的革命环境,及“五四”时期形成的人道主义文学观。新生运动影响了尚处于被引领和启蒙状态中的周作人,并充分体现在后来他所厘定的言志派谱系中。对韩愈、试贴诗、八股文和桐城派的批判是周作人建构现代散文诗学的重要一环。战时的周作人提出两大改革与三盏灯火,源于对道学派的反驳。周作人介入个人日常生活现代性体验,道德、智识、个性、趣味等是具体表现。周作人从思想到艺术的一系列实践丰富了中国现代散文生态,包括美文、近代散文、杂文等散文理论的倡导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甚至培育了新时期以来的文化散文和大散文,产生了当代反响。  相似文献   

15.
散文的周作人与周作人的散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作人深怀散文情结。"散文的周作人",意指周作人本身就是他所指认的言志的散文。他的哲学思想、人生态度、性情情趣等无不诠释着他所命名的散文小品。"周作人的散文",可表述为散文是周作人的一种语言物化,是周作人生命存在的另一种方式,是周作人精神私人化的一种表达。主体与文本这样地相生,在现代散文史上,周作人似是第一人。  相似文献   

16.
早在本世纪30年代,沈从文在谈到自己的小说创作的时候曾经指出:“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声称自己的文学创作的目的在于“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1]。现在,有足够资料表明,沈从文在20年代进入北京后曾接触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他从周作人那里接受了性心理学的观点;曾拜读过张东荪的《精神分析学ABC》;还从施蛰存、废名等人的小说中领略了西方心理学的魅力……[2]后来,他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大胆而深刻地解剖了人的性爱…  相似文献   

17.
《小河》时期的周作人是当之无愧的五四战士,处处流露着他的“少年精神”,但《小河》蕴藏着他内心深处的一种隐隐的忧郁,体现着启蒙者的困惑,也昭示了思想启蒙者必然面临的“两难”境地。《小河》之后不久,经过痛苦的思考,周作人开始高举个性解放与自由的旗帜,开辟了自己的园地。  相似文献   

18.
从周作人不同时期主编的三种刊物探寻周作人歌谣研究的活动脉络,认为《绍兴县教育会月刊》时期是仅限于个人的兴趣;《歌谣》时期则是五四时期最有意义与影响的民俗学研究之一;而《语丝》时期常与其所特别关注的文明与社会批评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叶圣陶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圣陶是我国“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著名的小说家和儿童文学作家。在他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活动中,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四三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另外,还有一些小说收入散文小说集《脚步集》和《西川集》等书中。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是知识分子,特  相似文献   

20.
《乌篷船》是周作人尺牍体散文代表作之一。书信作为随笔的一种形式归之于现代散文,周作人大概是创始者。“尺牍”这一新体的创现,实质集中体现了周作人散文“随意抒写”、“自然流露”的风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文学创作的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