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在农村拉开之时,广大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双重经营体制;当全国流通体制的改革也从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这一重要环节起步之后,建立衣产品市场体系的历史重任,也就责无旁贷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立对当代的中国来说,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首先它要使广大农村经济由自然半自然的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其次它需要几亿人的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它还要将落后、封  相似文献   

2.
经济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由之路。对棉花的购销体制如何改革,议论颇多,众说纷纭。现就这个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对现行棉花购销体制的认识现行的棉花购销体制,从收购、加工到调拨供应,国家指定由供销社一家经营。对这种购销体制,有不同的认识:赞同者  相似文献   

3.
<正> 一、四种经济思想与四种体制模式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生产,今称商品经济,需要社会协调,经济才能正常运行.由此产生了社会协调经济思想.从总的发展上看,大体上有四种社会协调经济思想.一是完全市场协调的经济思想.认为政府不要干预,完全由市场协调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可以避免失业和危机,确保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良性运行.三十年代前后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总危机,完全市场协调的神话破灭了.二是排斥市场协调,主张完全的国家协调.这种社会协调经济思想是马克思的思想.它反映了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协调产品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规定:"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这是对农产品收购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继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在农村实行的第二次大改革,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大发展. 这一大改革,不可避免地将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探索和解决.下面,仅对几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关于改革初期价格  相似文献   

5.
我们国家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虽然在其具体构成及作用过程上要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但是它作为现代化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事实上是实行现代化商品经济体制的东、西方国家共同追求的经济运行机制目标模式。不过,由于东、西方国家所处的经济环境及面临的经济困难不同,因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过程不同。就西方国家来说,由于长期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的充分作用使市场本身的内在缺陷真正暴露了出来,客观上要求国家调节市场以克服市场的缺陷,因而其重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我们在产品经济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适应产品经济运行的生产、流通、分配制度。实行改革以来,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目标模式,改革了生产经营体制和流通交换体制,并初步变动了原有的分配体制。但是。由于分配体制的改革不彻底、不完善,还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利益分配体制。由此带来了一系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在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农商联营经理部(有的叫农商联营公司)就是适应农村中日益发展的经济联合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经济联合体。这种经济联合体,出现的时间还不长,但发展却十分迅速,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搞活农村商品流通等各个方面,都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农商联营经理部的产生 农商联营经理部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这种经济联合体的出现,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普遍推行农商合同。农商合同是供销社为了收购农副产品,与农民签订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实行农商合同,是供销社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行农商联营,建立农商联营经理部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建设中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农村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不少限制。作为国家与农民联系的纽带—一农村供销社,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农民收购农副产品,农商双方成为单纯的买卖关系,农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兼顾,农村中“买难卖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农商之间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中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普遍建立和推广,农村商业体制与生产发展不适应  相似文献   

8.
<正>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初步形成了少数重要农产品的流通由国家计划管理和大多数农产品放开由市场调节的新型流通体制。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在农产品流通体制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农产品市场法规的建设相对滞后,以至于一些已经放开了的农产品流通秩序紊乱,管理政出多门,不仅不利于市场物价的稳定,也给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造成我国农产品市场法规建设滞后的原因是双重的:一方面,从客观上来看,主要是因为在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引入市场机制的历史为时尚短,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很低,现有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主要是由传统的国合商业和在改革中恢复发展起来的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共同组成的,批发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现代化的交易场所尚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生产与消费要靠流通来转换。“假定生产过程不能过渡到流通过程,它便要陷入绝境”.(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3分册第6页)近几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农村多种经营发展得很快。但是,各地近几年来增长较快的大宗产品,大多遇到了销售困难。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处处碰到现行流通体制这堵“壁垒”.发展多种经营是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的关键,而组织好商品流通则是发展多种  相似文献   

10.
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就是要按照公平竞争、等价有偿的商品经济规律以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转机制来制定新的法律规范。要变过去的产品经济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就迫切要求有适应这一转化的社会主义法制。要求之一:在法学理论领域,必须更新现念,建立断的法学理论由于在产品经济占主导地位下所形成的法学理论已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副产品是人们重要的生活资料,也是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和外贸出口的重要物资。搞好农副产品收购,保证完成国家计划,对于促进工农业的发展,繁荣城乡经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扩大外贸出口,稳定市场物价,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巩固工农联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供销社担负着整个农副产品中大多数品种的收购、调拨任务,因此,这项工作做得好坏,是衡量各级供销社是否坚持“一个方针”、“二个服务”、“三大观点”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放宽了农业政策,提高了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调整了奖售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和交售农副产品的积极性。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供销社系统农副产品的收购量  相似文献   

12.
《经济研究》1979年第四期刘明夫同志所写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经济形式问题》(下简称《经济形式》)一文,比较集中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这一观点,认为“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经济规律来管理好整个国家的生产与流通”。这篇文章也代表了当前不少同志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地位及作用所作基本估计的观点。我以为,这一观点还需要认真加以探讨,愿根据“百家争鸣”的精神提出一些看法。《经济形式》是从社会主义企业间的经济联系,提出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问题的。这里的“经济形式”,本来应是指的“经济联系形式”或“交换形式”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着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引进市场机制、促进市场发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新经济运行机制的客观需要。而无论是从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转换的长远看,还是从今明两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近期看,都要求加强市场的组织、制度建设,这是加快市场成长、避免市场混乱、建立市场新秩序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一、改革与我国的市场发育在旧体制下,国家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以交换和流通为其特征的商品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因此,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市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环。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认识。 1、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质要求看,我国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发达和健全的市场体系,是市场发挥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载体”和运行基础,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既反映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程度,又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程度,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核心。实践证明,市场机制发挥好的国家和地区,其资源配置就合理,经济效益也就明显;从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看,党的十四大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五个方面,即现代企业制度、发达的市场体系、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他们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着新体制的正常运行。在上述五个方面中,市场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没有市场,  相似文献   

15.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这是目前稳定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由产品经济的旧秩序过渡到商品经济的新秩序,必须在人们的思想观念、经济主体的经营行为、市场运行机制、国家调控手段等诸方面实行一系列的转变.概括起来,这些转变至少可以列举以下十个方面,本文拟分别作一简要的分析,阐述.一、在思想认识上要从产品经济的旧观念向商品经济的新思维转变新思维之一,企业经营独立化.要明确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不是行  相似文献   

16.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金坛县农村经济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改革步伐的加快,各种新问题相继产生,比如市场发育不快.加工转化能力不强.流通体制不顺,农产品流通不畅等。城乡分割、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局面.也阻滞了城乡生产要素合理的流动.原来的主要以行政手段指挥生产、把农业和其他产业发展割裂开来的工作方式,更难以满足农民综合经营的需要.这些问题,单靠村乡这两个层次绝对不能解决,单靠某一行业和某一个环节更解决不了,其出路只有强化县级总揽商品经济全局的功能.提高县一级的统筹、协调、组织服务的能力,全面发展县域经济。这是实现90年代农村经济跳跃式发展的别无他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流通领域的改革,是沿着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换这条主线进行的,是朝着建立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一总目标前进的。方向正确,成绩显著,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新问题。为今后的深入改革和商品经济的作一步发展创造条件,现在十分需要对几年来流通领域的改革冷静地进行思考,认真加以回顾总结,探索解决矛盾的对策。本文主要就消费品流通秩序的现状和治理问题,也联系到个别生产资料,同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农产品市场的组织制度创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WTO条件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构造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本文简要回顾了过去20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历程,分析了农产品流通体制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模式,并对实现其目标模式的主要途径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目标应在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企业化的管理为运行机制、多元主体参与、高度组织化的现代市场体系.为此,必须创新农产品的市场组织制度,培育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19.
如何使国营批发企业走出困境,是当前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热点和难点。所谓热点,即是大家都在谈论这个问题,都在寻找出路;所谓难点,则在于批发企业改革没有大的突破,仍处于对新旧体制的胶着状态,在旧的体制下按计划调拨分配模式设置的企业,从其企业形态、企业功能到企业组织结构都没有发生质的转换,而企业的外部环境则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的计划饭、环节饭、独家饭、补贴饭、政策饭的饭碗已被夺走,企业按计划调拨分配功能赖以生存的利率差别政策、亏损补贴政策、统购包销政策和“三固定”的批发模式都已不复存在或逐步消失,但按照市场取向所需建立的新的企业体制尚未形成,这种新体制如何建立及思路和操作性办法是什么,这正是流通体制改革的难点。我们认为,必须抓住当前的改革契机,以与过去十年改革不同的新思路、新办法加大国营商业批发企业的改革力度,重构其企业形态,重塑其经营功能,重组其组织结构,使其尽快建立与市场要求相适应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20.
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内贸与外贸相结合,这是粮食经营今后发展的方向。浙江人多耕地少,人均占有量低,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浙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立与省情相适应的比较稳定的粮食流通体制。具体地说,在粮食收购方面,国家应通过提高农业征税征收实物的基数,并通过市场收购粮食;在粮食销售上,国家只保军供用粮,城镇居民口粮,其他用粮由市场解决,实现全社会的总需求和供给的总量平衡。从而形成一个富有生机活力、高效灵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粮食流通新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