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服从是指对领导的决定、指示、要求不认同,但迫于压力或纪律不得不服从,或者部分服从的一种状态.通俗地讲,亚服从就是口服心不服.亚服从的状态对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当这种损害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导致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反抗,这种反抗不仅表现在思想上,而且表现在言语甚至行为上.这种状态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更不利于单位内部关系的和谐.基于此,领导者要高度重视亚服从状态,不断改善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促使被领导者团结一心,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2.
领导工作是以人为中心的工作,领导者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人打交道。领导不论大小都有部属。领导者与部属的关系,应当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与下的关系、施令与服从的关系。能否与部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把握主动权,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对领导者来说,不仅是对其领导能力的检验,也是其品德、气  相似文献   

3.
上下级交往关系,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完成共同工作目标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相互交往和联系。作为领导者,从上下级交往的具体活动中去探析人们的交往心理,透过这些心理了解部属的心理优势,发现部属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的管理科学认为,领导活动的参与主体是领导者,参与客体是被领导者。被领导者是对领导者施加影响的源泉。所以,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接受程度、对领导者的认可程度,对领导者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力量。下属的服从是成功领导的反映。随着领导活动更加平民化,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化。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对下属的积极行为和相互依赖行为给予肯定,下属的主动性和成熟度对领导者决策行为和领导方式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领导者与部属的关系,应当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与下的关系、施令与服从的关系.但是有些领导并不是这样,要看部属的眼色行事,要听部属的"建议".他们之所以会这样颠倒关系,可以说原因很多:有人被"色"左右,有人被"权"左右,有人被"钱"左右.领导者如何防止被部属左右,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6.
"关系"一词对于西方人来讲含义较为单纯,如领导者与部属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限于工作层面的、有着正式契约的平等合作关系.但对于中国人来讲,其含义则复杂许多,无所不包,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上下级关系,则不仅仅限于工作,领导者对下属的影响延伸至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工作场域中的领导者到了生活中依然被奉为权威,而下属也往往选择服从.  相似文献   

7.
领导者的第三面思维指领导者在换位思维的基础上,跳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矛盾的"对立面"状态,站在与这一矛盾关系无直接联系的第三者或者旁观者立场上的思维.  相似文献   

8.
傅军 《领导科学》2003,(18):16-17
领导行为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产生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问题。由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权力体系中地位的不对称,所以在二者的关系中一般是领导者处于主导地位而被领导者处于被动地位。但有一种特殊关系领导者必须慎重对待。这类关系的特殊之处在于被领导者有着特殊的背景,通常是与领导者的上级或能对领导者形成制约的人有特殊的关系,这使得领导者在处理与这类下属的关系时总会有所顾忌。然而,对于领导者而言,理顺与这类下属的关系较之于处理与其他下属的关系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其身份特殊,这类下属在单位内…  相似文献   

9.
感情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况。领导者与部属之间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存在感情上的联系,故有亲疏好恶之分。如果两者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部属就会产生亲切感。亲切感不仅能更好地使部属接受领导者的影响,而且可以成为促使部属不断上进的动力。古人云:“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作为领导者,如果一味以权压人,对部属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摆架子、逞威风,就只会使部属产生抵触情绪。相反,如果领导者善于“用情”,待人处事仁慈和蔼,通情达理,对部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暖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就一定能使部属产生亲近感,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受个人阅历、个性、思想方法以及角色的制约,领导者和部属之间对事物的认识会有一定的差距,领导者一时被部属误解也是难免的.能否成功地消除部属的误解,关系到领导绩效的大小,也关系到领导威信的树立.因此,领导者必须正确对待部属的误解,尽快消除误解,建立和谐的上下级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人的角色依在社会组织中的权力地位不同习惯分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是领导活动、权力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综观领导历程,影响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领导体制是制约这一关系的主导因素,随着领导体制的变迁,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关系的原则经历了一个由“钢铁定律”——“黄金定律”——“白金法则”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郭庆晨 《领导文萃》2008,(13):29-31
社会学告诉人们.所谓“领导”.实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领导者的权威会对被领导者的思想和行动产生影响.这种权威由权与威所构成。权即权力.这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威.即威信、威望。  相似文献   

13.
王魁 《领导科学》2005,(16):12-13
领导者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常常会面临非此即彼的抉择问题。管理与接受、命令与服从、主动与被动,这些构成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基本工作状态的因素,是产生矛盾的根源,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双方关系不和,直接影响以后的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领导者如果采取模糊策略,摈弃传统的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思维,常常可以激活一潭死水,达到双赢的目的。识人用人上:大肚有容天地宽。识人用人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但是,有相当一部分领导者在识人用人时过分苛求,总是试图找到“全人”“、完人”,又总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经常感叹手下无…  相似文献   

14.
在工作实践中,有少部分领导者因观念陈旧、修养欠佳、方法失当、脾气暴躁等,对待部属情感淡漠、态度粗暴、方法生硬,甚至藐视部属的尊严、歧视部属的人格、漠视部属的权利,其结果必然是严重损害领导者形象、影响部属成长、疏远上下级关系、削弱单位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领导者是依靠权威实施领导的。这种权威体现在领导过程中,就是领导者能把群众或组织中的其他成员吸引到自己周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它或是以领导者的职位、职务、权力和责任来引导和影响部属完成组织目标,或是以领导者自身的良好品格、魅力、才能和行为来引导和影响部属完成组织目标。前者为正式权威,后者为非正式权威,二者的有机结合即统一为领导权威。任何领导者只有努力树立并善于运用领导权威,并使被领导者接受这种权威,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指挥部属,从而实现成功的领导。  相似文献   

16.
侯磊 《领导之友》2014,(5):26-27
正领导者在工作中,不仅要遵"法"、重"理",还要重"情"。感情是领导工作中最动人的元素。领导者同部属之间的情感,源自尊重、源自真心、源自关心、源自沟通、源自服务。情浓最能暖人心,情浓自能化坚冰。有"情"的融合,一定有"力"的聚合,有工作的崭新局面。领导干部对部属多一些情感关怀,是应有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7.
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构成了整个领导体系的主体,是在特定的领导环境中完成特定领导目标的最能动的因素。因此,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即上级与下级之间相处得是否和谐、融洽,影响着整个领导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整个领导体系领导绩效的高低。所以,艺术地处理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在整个领导体系中十分重要。那么,上级如何恰到好处地把握与下级相处的艺术呢?笔者认为,要把握好"知"、"礼"、"宽"三个字。  相似文献   

18.
朱懿 《领导科学》2021,(2):73-75
嫉妒是组织成员的一种自主情绪,在领导和部属关系中尤为突出。在领导—部属交换理论视角下,嫉妒与部属在组织中的地位、领导对部属的体贴程度和领导对部属的区别对待有关,也与嫉妒者与被嫉妒者之间的能力差距以及被嫉妒者与领导者的相似性有关。领导者应明白嫉妒的两面性,对良性嫉妒加以利用,对恶意嫉妒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包括建立团队共同担责与共同奖励制度、传授冲突解决技巧以及培育共享型团队等。  相似文献   

19.
领导威信是指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它是使被领导者信任和服从领导者的一种精神感召力,是领导者一言一行引起群众共鸣的综合反映。人们常常把领导者的威信视为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现代领导者要做到最大限  相似文献   

20.
领导换位思考的着眼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换位思考,是领导者立足于被领导者的位置而反观自身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领导和被领导是相对的,领导是下级的领导,同时也是上级的部属.所以,领导换位思考也应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由于我们常说的"领导"是相对部属、相对群众而言的,因此本文就从这个方面,谈谈领导在换位思考中要把握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