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21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展览会(数博会)提出了“数字政府”的概念,对于推动“数字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于推动我国政府治理的现代化也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任务,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加快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当今这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对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将有利于我们有效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本文阐述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历程与内涵,梳理政府信息公开研究成果,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为构建数字政府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让人们对包括信息公开在内的诸多“阳光”制度有了更强的期待。将于2008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初步确定了我国的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是行政法治极其重要的环节。对于政府来说,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09,(20):30-31
今年5月1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刚满一年。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截至5月19日,全国31个省市区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通过各自政府门户网站对外发布,其中,浙江和广东两省仅有分部门年报,没有全省汇总年报。分项目看.23个地区公布了主动公开信息的汇总数据,  相似文献   

4.
近日,根据自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相关规定的要求,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报告陆续出现在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的政府网站上,在这19份“账单”中,除武汉外,均“自责”信息公开程度与公众需求尚存差距。  相似文献   

5.
李军 《秘书之友》2011,(12):15-17
公开透明的政府,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法律上确立了政府机关的信息公开义务,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阳光政府”新时代,对于我国依法治国进程和法治政府建设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王玺 《决策探索》2010,(9):20-20
近日,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账册”出现在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的政府网站上,19份“账单”中,除武汉外,均“自责”信息公开程度与公众需求尚存差距、这19份报告中,人们虽然可以看到其中不乏民众普遍关心的部分财政预算与决算报告,以及人事任免等信息。  相似文献   

7.
王晓杰 《领导文萃》2011,(23):13-14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治”和“诚信政府”,是全社会的普遍期许,也是党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总结了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是进步的。比照美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经验,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截至7月29日,98个中央部门中有88个晒出了“三公经费”账单。7月21日,北京市在省级地方政府中率先公开了“三公经费”预决算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三周年。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12年《法治蓝皮书》。在调研的26个省级政府中,仅9地政府透明度及格,及格率三成。蓝皮书指出,目前政府信息公开标准亟待细化。政府信息公开应注重公开效果,既要明确公开重点,满足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更要保障政府信息方便公众获取、能让公众看懂。  相似文献   

12.
徐前茅 《决策探索》2009,(10):33-33
2008年5月1日,被社会形容为“阳光法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从此,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步入“有法可依”的时代。从《条例》中我们得知,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定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最近的“核恐慌”为例,从危机产生原因、官员思想观念水平、法律制度的健全程度、信息公开的具体形式和政府公信力五个角度来阐述影响公共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水平的因素,并简要提出了一点提高危机信息公开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息公开是实践和谐行政价值目标的重要方面。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以消除制约政府信息公开实现的体制滞障,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运行保障机制,同时还要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型、公务员观念更新、公民意识的增强等主观条件的满足。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0,(17):19-19
今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两年了。近日.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的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账册”出现在各自政府网站上。对比各城市的报告可以发现,信息公开量,成都居首。未公开量杭州最多。一个显著的现象是.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以地方政府各部门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一般流程之视角,从申请质量低下、检索效率低下、审查标准不清晰和信息发布效率等四个方面,细致分析了制约政府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效率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勾勒出了目前政府各部门在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时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及其步骤。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各级政府办公厅(室)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属行政机关序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各级政府办公厅(室)同各级行政机关一样,应主动承担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的义务。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政府办公厅(室)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体情况不尽如人意。本文拟通过总结部分地区的成功实践,就规范各级政府办公厅(室)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刘灿 《领导文萃》2011,(23):19-21
“该公开的”与“该保密的” 瑞典早在1766年就通过了《出版自由法》,:其中最主要的条款就是“公开所有非涉密的公共文件”。为了限制政府对信息的自由裁量权,1980年制定了《保密法》,用16章140条的规定,极为详细地列举了哪些信息属于国家机密,哪些信息可以公开,  相似文献   

19.
游劝荣 《领导文萃》2011,(23):10-11
时下对政府信息“不公开”或“不够公开”的批评不少.对其成因分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深层次作检讨和探究的却不多,偶有涉及也大都语焉不详,甚或避重就轻。  相似文献   

20.
杜芸 《经营管理者》2013,(30):301-301
政府信息公开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知情权、建立阳光政府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建设民主政治的标志,然而,政府在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公开需求时,却存在公开意识薄弱、行政公开主体不清、信息公开法律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在知情权理论与公共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应树立现代化公开理念、落实信息披露机制、完善信息公开法律法规以改善政府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