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对当代西方几位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的科学问题观作了概述,剖析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问题观、库恩的范式论问题观、劳丹的科学进步解题观、夏皮尔的关联主义问题观,评价了他们的科学问题观的异同。本文认为,只有在认识基于实践的前提下,才能正确解决和回答“科学始于问题”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评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家的科学发现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科学理论的发现和证明分开,从而把科学发现仅仅看作是一种非逻辑的直觉天赋的创造性活动,把科学发现的研究完全交给心理学,这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一个特点。本文分析了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家的科学发现观所包含的合理因素和存在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3.
唯科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存在状态是同时性的社会整体结构,具有整体性、结构性、次序性、依存性、转换性、自调性的特征;发展动力是矛盾的多元决定。其观点既有助于全面认识社会机体、从横向剖析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说明社会形态的发展原因等合理性,又有曲解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历史动力论与历史合力论、社会形态的横向静态与纵向动态等关系,以及社会机体自身建构性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新贸易理论”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倍受人们的关注,作为反映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贸易理论近年来也异常活跃。总体上来说,自由贸易论依然为其主导,但在实践中贸易保护的倾向却非常明显。本文旨在分析贸易理论演变的逻辑,尤其是近年来“新”贸易理论的创新特点。一、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演变从经济学说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可追溯到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学说。此后有斯密的“绝对成本说”(1776),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1817),这些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二十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1919)和俄林…  相似文献   

5.
阿尔都塞的结构矛盾观认为矛盾是复杂结构的整体,其发展动力是多元决定的.这一观点既有思维方式的创新因素,以及全面认识事物本质、发展方向的合理性,又有歪曲矛盾与结构、结构分析法与矛盾分析法的关系,以及走向"均衡论",否认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集中表现在他对马克思主义观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回答上,他对马克思主义下了明确的定义,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及其意义,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特征,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的的历史命运。在对“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回答上,他强调,科学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具体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既有历史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也沉淀着无穷无尽的宝贵智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两史观,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教育并引导大学生通晓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历史与伟大成就,学会用直观的历史之镜校正人生价值,提高历史文化素养,牢固坚持两个不能否定,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南斯拉夫"实践派"的主要代表之一,马尔科维奇深刻批判了当代以来两种分裂式解读历史唯物主义的取向,即"实证化"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单向度地凸显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维度,并强调通过"回到真实的马克思"来重新解释历史唯物主义。在他看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性与批判性的统一,是一种独特的"批判的科学"。以此为基础,马尔科维奇尝试性地探讨了实现当代社会的彻底的人道化的可能性问题。马尔科维奇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新阐释无疑具有许多可取的积极面,但由于其对青年马克思异化批判理论的过度依赖,以致将历史唯物主义固有的"内在批判"维度以一种激进的话语方式转变成了一种"外在批判",从而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浓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存在于劳动实践和社会关系中,是具体的、历史的。而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存在与价值,但二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理论实质却存在本质不同。深刻理解马克思的人本观,认清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局限性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它有多种形象和品格。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形象和品格是:(1)科学是一种关于世界客观规律的真理性知识体系;(2)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客观规律的社会性活动;(3)科学是一种以发展真理性认识为目标的社会制度。中国对科学的认识由浅入深,迄今,已较全面、深刻,但也明显存在缺陷。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以技术代科学,或重技术轻科学;把科学知识等同于真理,盲目崇拜科学;对科学活动的社会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关于科学是一种社会制度的意识淡薄;等等。当代中国科学观的重建的当务之急是:(1)充分估价技术对科学的依赖性;(2)高度尊重科学的自主性;(3)清醒认识科学技术的局限性;(4)继续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百年西方科学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及其与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相联系的角度 ,重点考察了 2 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四个主要问题——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 ,科学发现的模式 ,科学理论的评价 ,科学发展的模式等。考察结果表明 ,只有深刻地把握 2 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主要问题 ,才能真正理解西方科学哲学的嬗变 ,展望 2 1世纪科学哲学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2.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对当代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进行评析,廓清其所包含的合理内核及存在的缺陷,这或许是一种新的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国内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同志多起来了,出了一些成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也无形之中给人留下一种印象,似乎真有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似乎“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了西方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事情恐怕不这么简单,下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国内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同志多起来了,出了一些成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也无形之中给人留下一种印象,似乎真有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似乎“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了西方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事情恐怕不这么简单,下面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词究竟出于何处,始于何时,有兴趣的同志当然可以作些考证。这个词,六十年代以后才被较多的西方学者所使用;就国内现有的西方文献来看,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提出来而较有影响的作著,似乎应当首推英国学者佩里·安德森1976年出版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原由》一书。他在这本书中正式提出一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或“型式”,列  相似文献   

15.
16.
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这个要求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世界各国共产党纷纷成立之日起,其性质就确定了每个共产党员必须是时代的先进分子,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句话:为人民谋福利,而且必须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近日翻了翻床头书《古文观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声千古绝唱,在心头缭绕不散。古人已经提出了一个永恒的重大问题,就是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正确的“忧乐观”。其实,范仲淹不仅有此佳句,而且还有一个光照千秋的大举动,就是他终生所办的“义田…  相似文献   

17.
技术观是人们在技术实践中以及对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共识,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对技术实践活动的认识和反思。西方技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再从建构主义走向实践哲学的演变过程。本质主义技术观假定,在技术背后存在着先验的本质,因此基于不同的本质设定可以把本质主义技术观分为工具论和实体论;建构主义技术观否认先验本质的存在,强调技术活动的价值渗透性,将技术看作是社会建构之物、是技术逻辑与社会内容的汇聚。技术是历史变动性和历史恒定性的辩证统一,是自然维度与社会维度有机结合,技术实践的研究路径可以整合技术工具论与技术实体论,吸纳技术建构论的合理内核,提供现代性批判的新维度,代表着技术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带给人类的巨大变化使人们对科学理性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自然科学方面。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长足进步,科学理性的含义已延伸至包括自然、社会、人文在内的广义科学领域。由单一的自然视角到广义科学视角的变化要求对科学理性的研究是全方位的。考察理性观念的发展史,中国古代由于受制于本体之理,科学与理性总体上是分离的;西方则呈现出与科学理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如本体、方法、价值等,从而构成对科学理性的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是受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一手操纵的;媒体精英与政界头面人物联系密切;媒体及从业人员受各国政府严格控制;歪曲报道和散布虚假新闻是西方新闻媒体的一个共同特征;当代西方媒体是超级大国推行信息霸权主义的舆论工具;"新闻自由"是超级大国推行强权政治和军事霸权主义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0.
英国哲学学会副主席卡尔以教育实践为出发点,论述了何为真正的教育理论,何为教育学的科学性的问题。他认为,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存在与发生的理由,教育实践是受内隐知识支配,具有发生"序阶"的,对建构教育理论具有反省功能的实践活动。基于教育实践的发生逻辑,教育理论知识生产的基本逻辑是:生产过程是一个以实践问题开始,且以实践问题为结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公开接受实践者及其共同体的理性批判与反思,从而求得自我知识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