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聚散皆是缘     
谭昌明 《西部观察》2005,(12):68-69
这几天总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即将消失的<西部观察>的缘故.说真的,看着<西部观察>渐行渐远的背影,我的确有些恋恋不舍,似乎有好多话要说.虽然我在<西部观察>仅仅只工作了这最后的两年,但我觉得和她却有一种难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聚散皆是缘     
谭昌明 《西部观察》2005,(11):68-69
这几天总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即将消失的<西部观察>的缘故.说真的,看着<西部观察>渐行渐远的背影,我的确有些恋恋不舍,似乎有好多话要说.虽然我在<西部观察>仅仅只工作了这最后的两年,但我觉得和她却有一种难解之缘.……  相似文献   

3.
赛义德以异于主流文学批评的文学阅读和批评视点——对位阅读,对丹尼尔.笛福、简.奥斯丁、夏洛蒂·勃朗特、查尔斯·金斯利、查尔斯·狄更斯、乔治·艾略特等数十位作家的经典小说文本进行了细读和分析,揭示出帝国主义作为一个隐形的主题与文学叙事如影相随。赛义德通过“对位阅读”独特的文本分析视角和批评策略,将那些隐匿在文学叙事主题中被压抑或被排除的若隐若现的历史背景,以及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两种对立却又相互依赖的潜藏力量进行“挖掘”和“表述”,将文学、文化和帝国主义之间的联系在帝国背景中显现出来,使它们得到发展、表述、扩充和批评。  相似文献   

4.
叛逆者的呐喊-浅析尤三姐艺术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三姐虽然在<红楼梦>众多人物中是一位小人物,但她那种刚烈的性格、独特的斗争方式、严肃的婚姻观都足以说明,尤三姐是曹雪芹成功塑造的一位重要人物.她那种以个性解放来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以个性解放争取婚姻的自由,以个性解放与封建礼教顽强斗争的精神,是当时社会上涌现出的新生力量,代表了受封建思想窒息的青年男女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的社会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5.
迷狂与理智--试论《九歌》独特的审美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这位历史人物,其人格构成具有双重性,是巫与圣两种文化的结合体,这种人格主体特征直接影响了<九歌>的艺术创作.屈原在对<九歌>素材的提炼过程中,注意将巫觋的迷狂转换为诗兴的迷狂,将宗教体验转换成艺术形式或审美感受,在这种艺术观照的同时,又融入现实理性的思考.这样,使作品表现出其中有情感的酣畅,但不一味地狂热;有精神的自由,但却不无休止地放纵;有向神灵抛舍的过程,但却没有陷入"原罪"的深渊.这种迷狂与理智相融并存的独特审美趋向,正是<九歌>艺术的绝艳秀拔之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文章指出,面对张爱玲的作品,王安忆有一种无可置疑的"影响的焦虑"与张爱玲的<传奇>相比,<长恨歌>有着宏大的艺术建构,但在思想与形象的结合上,却有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张亚新 《江汉论坛》2005,(4):122-125
中国古代小说还在幼年时期,诗歌就开始渗入其体了,魏晋南北朝的<搜神记>、<世说新语>都不乏例证.从唐传奇开始,中国古代小说便展示出"文备众体"的特征,即在用散行文字叙述事情、塑造形象的同时,又加进诗词曲赋等多种文学样式,使小说的语言形式丰富多彩.其中,以主人公本人的赋诗填词来抒发感情更是古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司空见惯的一种手法.在这方面,曹雪芹的<红楼梦>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而在<红楼梦>的众多诗人当中,最为杰出的则要属林黛玉了.无论在<红楼梦>这部名著中,还是在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林黛玉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个性诗人,给人以最为浓厚的诗意.其诗作,凄丽清婉;其诗论,主性灵,重神韵,贵创新;她还是善于教诗的先生;她的名篇名句无不淋漓尽致地传达了她的人格理想和不幸意绪;对名人名作,如<西厢记>、<牡丹亭>等,她的接受能力比一般的诗人更有诗人气.在林黛玉的诗词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塑造这一"诗人"形象的作者曹雪芹的身影,聆听到的是他所独有的诗人的呼吸,从而感受到他那种挥之不去的浓郁的诗人气质.  相似文献   

8.
张高兰 《阴山学刊》2002,15(2):71-72
"自然无为"是道家的基本思想,<老子>与<庄子>中虽都讲"自然无为",但却在大体一致之中表现出了差异,分析这种差异,有助于我们更精确地把握道家"自然无为"这一思想,也更能体会<老子>、<庄子>的思想特色,以及从<老子>到<庄子>的思想演变.  相似文献   

9.
侯灵战 《广西社会科学》2005,(2):114-115,119
<约伯记>的基本主题是对神义论的怀疑和批判.约伯由于无辜受难,便怀疑上帝"赏善罚恶"的伦理目的性,其与友人的论辩是道德的上帝和荒谬的上帝两种观念的碰撞.<约伯记>打破了伦理上帝的形而上学根基,但荒谬的上帝却不能为人提供生存意义的保证,故约伯重新皈依上帝.  相似文献   

10.
褚春元 《江淮论坛》2005,(5):167-171
<庄子>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美学著作.它虽然不是文艺理论专著,但却蕴涵着丰富的诗学思想.本文试图从诗学的角度对<庄子>思想中"虚静"心理的论述进行诗学阐释,探讨"虚静"心理在文艺创作中的特征、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郑涵 《中州学刊》2001,(4):185-188
张方平,宋应天府宋城县人,科举出身,历事仁、英、神宗三朝,先后任御史中丞、三司使、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等职.著有<乐全集>等.在入仕之初,他力主改革弊政,但到后来他却站在维护旧制的立场上要求停罢新法,变成了保守派.在学术思想上,他不局限于儒家的传统观念,而是兼采众家之长.他的<乐全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徐日君 《理论界》2005,(5):194-195
名噪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的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她创作的<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沉香屑第一炉香>等等给文学爱好者带来阅读的惊奇和感官的冲击.本文立足于对张爱玲小说文本的分析,着重从她的小说对女性灵魂的重新审视与女性命运的深入探寻入手.  相似文献   

13.
从不同的视角考察,理论和现实中的"法律人"和"经济人"在具备共性的同时存在较大差异.比较分析这些差异,可以清楚地看出二者不同的职业特征."法律人"与"经济人"虽然职业特征不同,但在追求自身特性的同时,也在呼唤着共同的社会伦理.  相似文献   

14.
江湖与侠客在古往今来的武侠小说中都有必然的联系,但江湖社会大都是小说家以自欺欺人的方式"心造的幻影".宣传"愚忠"与"义气"的"三国气与水浒气",是武侠小说的主要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15.
全家福     
正我正在埋头苦读,为博士学位考试作最后的冲刺。这时莎拉突然蹦到我面前,问:“爸爸,想不想看看我画的全家福?”“宝贝,爸爸忙着呢。过会儿再看。”10分钟后,她又一阵风似地溜回房间。“爸爸,我给你看我的画。”“莎拉,过会儿再来,这事很要紧。”3分钟后,她猛地冲了进来,凑到我鼻尖,铆足了劲大喊:“你到底想看不想看?”“不,”我告诉她:“现在不想。”听了这话,她嘟囔着挪出房  相似文献   

16.
西蒙娜&#183;德&#183;波伏娃以《第二性》奠定其女性主义思想家的地位,她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也使其闻名于世,但是其哲学家的身份却在她生前未得到公正的评价。本文试图通过辨析其中的原因,介绍她在存在主义哲学上的主要贡献,以期对波伏娃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地位做出公允、客观的评价,这对于女性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都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曲考>是一种古代戏曲目录,在历史上多有记载.刘致中却发表文章说,人们所讲的<曲考>,是<剧说>的初稿本.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证了刘说之误,认为历史上人们对<曲考>的记载是真实可信,不容否定的.<曲考>不是<剧说>.  相似文献   

18.
美国黑人现实主义女作家托尼&#183;莫里森在她的同名小说《秀拉》中勾勒了黑人姑娘秀拉在美国社会里的悲惨遭遇。作为一名身处男性白种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却具有觉醒意识的少数族裔女性,秀拉的一生充满着追求身份认同的历程。本文试图通过运用女性主义及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对秀拉孜孜不懈的寻求认同之路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9.
蒋敏华 《江淮论坛》2003,(5):128-132
全球化浪潮激荡下的中国文化正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早已成为文化界瞩目的焦点.马原的以<冈底斯的诱惑>为代表的一系列西藏题材小说、央珍的<无性别的神>、阿来的<尘埃落定>分别为读者摹画了一个遥远、神秘却又互异的西藏世界.对西藏理解的不同文化立场是引起这种互异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对这种文学现象进行文化心理层面的透视,以此作为考察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心理的切入点,并希望能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及其应对"的大讨论建立一种可供借鉴的文化的社会心理参照.  相似文献   

20.
尽管<废都>在文化趣味和艺术性上都存在着某种与现代生活不和谐因素,但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本,它仍然为解读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了丰富内容.本文通过对<废都>的文化分析,描述了社会转型期文人价值的失衡,"传统之城"的解体,及无家可归的精神境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