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是什么”命题辨伪──认知美学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是什么"命题的提出是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础、以美"理念"及"美本身"的存在为思想前提的。因此,该命题一经形成就内在地含有着美是一种实体存在的答案,误导美学研究两千多年。认知美学理论认为:只有破除掉该命题的束缚,代之以"美概念表示什么"命题,才可使美学研究的思路获得解放;审美关系是在一般功利关系基础上转化而成的,其转化的关键因素,是人形成了新型的认知方式,可以对事物形象产生非功利的愉悦感觉。这种感觉被称之为"美"、形容为"美"。因此,美概念本是对主观感觉的表述,不是对任何实体性对象事物的指称,"美是什么"命题不能成立,"美本质"问题也不应存在。  相似文献   

2.
李志宏教授之所以要否定"美的本质的问题",断然认定"美是什么"是一个伪命题,就是因为他所谓的"认知美学"完全否定了"美的事物"和"美的本质和美的属性"的实存,认为承认"美的本质问题""美的事物"以及"美的本质和美的属性"的实存,就是混淆了"美"字(美概念)与"美"(美事物)的不同,把"美"字的存在当成"美"的存在。实质上,认知美学一方面否定"美的事物"和"美的性质"的实存,另一方面却把事物之所以美归结于"认知结构中形式知觉模式的建立及其显效状态"。这是不折不扣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美论观点。这种所谓的"学术的科学化步伐"实际上就是一种虚构。认识论美学有其生命力的场域,但无法完全取代社会本体论美学,而且,离开了社会本体论美学,认识论美学也只是无根的浮萍。只有多层次、多角度、开放性的美学研究才能够解决"美的本质问题",新实践美学的研究模式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美”概念作为名词并不含有可以直接指代的对象事物, 因此, 不具备名词的真正性质和内涵, 实际上具有的是代名词性。以此为前提而形成的“美本质”及“美是什么”的问题, 必然是虚空的伪命题。“美是对象化的情感”“美是价值”“美是生命”等说法虽有很大影响, 却都不符合逻辑。按原有命题方式和思路进行的研究永远不会得出正确答案。从事实和逻辑出发, 论证该命题的不合理性, 代之以正确的新命题, 正是“美本质”研究的合理结局。美学研究应以“美概念表示什么”为第一命题, 以“审美活动的本质”为基本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7,(7):174-181
在第一次美学大讨论中,吕荧与朱光潜围绕美本质、美感等美学基本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战。细察之,他们关于美本质与美感问题上的看法同异相间:两人美本质观都呈现出极强的主体性特征,且均承认社会因素在"美"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两人的美感理论则差异较大。吕荧主张美感的生成需要经过由感性知觉上升到理性判断的过程,而朱光潜则坚持美感在感性阶段便已然形成。再有,在论及美与美感出现的先后顺序时,两人的看法截然相反,吕荧认为美先于美感,朱光潜则强调美感的先在性地位。两人在区别美感与快感之时又体现出一些近似。鉴于吕荧与朱光潜所争论的问题皆为美学研究中的元问题,因此,对其深入阐释将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第一次美学大讨论的正确认识,同时对当下美学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编者按:美本质及"美是什么"命题被称为美学的核心问题、根本问题;但两千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西方分析主义美学曾对该命题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国内也曾进行过"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论争,都是不了了之。目前,疑云并未消散,只是暂时搁置。这种状态使得美本质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两难境地——若要继续进行,恐怕重蹈覆辙;若不继续进行,又没有充分的理由。美学要顺利发展,必须解决这一症  相似文献   

6.
李志宏的认知美学,利用汉语和汉字的模糊特性,生造了一个"美事物"来充当"美本身"和"美本质",把"美的本质"概念和问题,搅成一滩浑水,趁机来鼓吹反本质主义。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美事物"这样的词语,"美事物"、"美"、"美的"、"美的本质"等语词是必须辨证明白的。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和美学的反本质主义,就是在"语言分析"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否定"美的本质"概念和问题的,但是,反本质主义的限度是反对西方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形而上学,把本质和美的本质规定为某种固定不变的实体存在的"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拒斥形而上学,打开了本质和美的本质问题域,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就是开放本质和美的本质问题的表征。因此,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必须反对,然而事物的本质和美的本质仍然是哲学和美学的永恒的、开放性话题。李志宏的绝对反本质主义可以休矣!  相似文献   

7.
王祖哲 《文史哲》2003,1(6):22-26
从逻辑和历史的双重角度来看,美与艺术之间并不存在本质的必然联系。在理论上,美和艺术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的假说,是出于为艺术赋予美的价值这样一种动机,即把"艺术应该是美的"和"艺术必然是美的"这两个命题混为一谈。在历史上,艺术的本质是美的这一假定,是18世纪的西方哲学家局限于自己的时代而得出的一个以偏概全的结论。这种传统的误解既不利于美的研究,也不利于艺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也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既是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石,也是实践美学鲜明的话语特色.本文通过考察、探讨这个命题的发展历史、理论渊源及其理论阐释的合理性,阐明该命题的确是揭示美的本质的科学命题.  相似文献   

9.
旧实践美学终将作为一个被扬弃的环节退出历史舞台 ,并不意味着实践范畴的使用失当。既然“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那么 ,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就只能是劳动。劳动使人获得了一种心理能力 ,即通过确证感的体验 ,在一个属人的对象上确证自己的属人本质。这就是审美。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的确证感就是美感。为美感所确证的美 ,也就是能够确证人是人的东西。这就是“新实践美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审美本质确证说”。  相似文献   

10.
李志宏教授在对张玉能先生等所倡导的新实践美学理论问题进行理解和分析时,虽然美其名曰"根源性美学歧误匡正",但他却捉襟见肘,破绽百出,不但没有达到对新实践美学论的"修正"之目的,反而暴露出了其自身的诸多不合理之处:"美"概念作为名词缺乏合理性,因为"美"字没有与之对应的实际存在物;"美"与"美的事物"混为一谈,把"美本质"视为一种实体;认识论美学思维不理解关系本体论思维成果;逻辑思维错乱;简单地否定美的本质;不明白"能指"与"所指"两个语言学概念的含义,对其进行错搬滥用;误读西方分析美学,并将其美学观点生搬硬套,脱离美学实际。李志宏所犯错误的主要根源在于:对西方美学理论没有全面系统地了解;逻辑思维混乱,逻辑推理不严密;只能以认识论思维而不会以关系存在论思维思考美学问题。"美"的确是难的,但并不能因为美是难的就否定"美的本质";恰好相反,"美无本质"才是真正的伪命题。美的本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和谐关系的性质状态。要认识美的本质,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将认识论思维转化为关系本体论思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美学三大基本问题研究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本质、审美发生、审美功利性与非功利性关系,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相互关联的三大难题。新的研究表明:人的意识能力的发展及非功利性。心理“闲暇”的形成,是审美关系得以发生的前提。所谓审美,就是人在无功利需求状态下,由观照事物形式一形象而产生愉悦感觉的行为。因此,功利性是审美关系的基础条件,而非功利性则是审美关系得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在审美关系中形成的“美的”感觉经由对象化、客观化过程成为人们认识误区中的虚空的存在物——美。美概念的实际内涵本是对人的非功利快感的表述,后被人们误用来指称审美对象或审美价值,其正确的使用应表示由全部审美现象构成的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范畴,与“真”、“善”相并列。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的美学把“美”作为一个外在于现实生活的独立世界,作为一个客观的认知对象来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审视,是研究“美本身”的知识美学。用知识逻辑要求审美逻辑,这种错位使柏拉图的美的世界与生活的世界处于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之中。而孔子的美学则并不去分析美的本质,他只是讲人应该怎样做才是美的。在孔子那里,美不是一个可以分析的知识对象,而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使孔子美学具有浓厚的现世情怀和生命意蕴。  相似文献   

13.
"劳动创造了美"是马克思<手稿>中的重要美学命题.从哲学人类学的高度,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视为该命题的逻辑起点.美与艺术是人类社会实践改造世界的产物,美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即劳动实践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蒋孔阳是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与时俱进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实践美学的主要代表,还是新实践美学的开启者。他的美学思想体系可以概括为"实践创造美学",实践创造美学的集中表现是《美学新论》。实践创造美学,从审美关系出发,以实践为逻辑起点,把美归结为多层累的突创和恒新恒异的创造,把美界定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开放性的美的本质系统。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研究是中国当代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也是实践创造论美学直接连接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中介,还是促进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蒋孔阳的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开辟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研究的新天地,综合研究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儒道互补显著特征,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特征及其在音乐美学思想中的表现。蒋孔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建设工程的主要设计师之一。  相似文献   

15.
蒋孔阳的美学——还原为审美现象的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孔阳有一个较高的逻辑起点,一开始就将美学与艺术学做了区别,确认美学的对象是审美关系。所谓审美关系有双重含义,一是作为无自己定性的派生性概念,一是作为有自己定性的本原性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并存,表明蒋孔阳美学存在着深刻矛盾。蒋孔阳美学的精华处是从后一概念出发,将审美关系当作一种方法论,对美与美感作出的分析,及所提出的“美是多层累的突创”这样富有创意的命题。蒋孔阳美学通过审美关系的讨论,将美还原为审美现象,从而摆脱了实践美学所面临的二元论的困境,走向了一元论。  相似文献   

16.
道教美学审美论以"道—美"为美的本质,以美丑对立统一的辩证法、"道法自然"的审美原则、"得意忘言"的体悟方式为美的特征。自始至终,道家之"道"都是道教美学审美论的思想之母和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7.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是国内美学界流行的命题,但是,该命题及其相关说法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以这种观点的代表——《美学基本原理》一书为分析对象,可考察出其存在的问题:其一,他们把人的本质看做是积极向上、向善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而这就等于说消极的、恶的力量不是来自人的本质,"坏人"因而也就没有人的本质,这在学理上是讲不通的,它取消了恶的力量的来源,使一部分人(坏人)失去了人的本质,没有人的本质的人不可能是人,但他们也不是动物,于是他们成为无法归类的存在。这是极其荒唐的。其二,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不一定是美的。希特勒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吗?可是它不美。艺术家创造的作品并不都是美的,但它们也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其三,这种观点混淆了真、善与美的界限,以真和善代替了美,因而实际上取消了美。  相似文献   

18.
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争辩使知觉研究进入唯理主义的理性视野,对知觉重要性的认识使鲍姆加登以“知觉的科学”的名义倡导创立美学学科,但作为“知觉的科学”,美学并不将其对象指认为一般的知觉,而是指认为诗、艺术和美。经验主义哲学家夏夫兹伯里虽然没有提出“美学”之名,但他对艺术(美)的特征的强调和对艺术知觉的重视促使了美感与道德感的分离,从而为美学的独立奠定了根基。作为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相融合的结果,鲍姆加登与夏夫兹伯里所奠定的美学,内容基本一致,即艺术和美。  相似文献   

19.
悲情之美无疑是日本和歌美学的最高审美范畴,而和歌之芙的独特性也正体现于此.问题是,缘何日本歌人独独要千百次地来冲撞这样一个生命的痛点一以"悲"为审美的最高信仰?这是一个关乎美学本质的难题.而其独特审美的意义,也许就在于这宇宙真相认知中发现的善,并由此来凝固出生命短存的崇高,以实现"以悲为美"的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20.
《文史哲》2016,(3)
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界发生了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大讨论,参与讨论的学者各陈己说,他们把美的本质问题直接与哲学本体论挂钩,缺乏实践意识,这就妨碍了对美的本质问题作实际的研讨。虽然相互批评指责,实际上却是明争暗合,又一致地否认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的定义、黑格尔论自然美和艺术美都是把美视为事物的客观属性,黑格尔的"生命与自由是美的概念的基础"的命题是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最深切的答案,这个命题可以更通俗明白地表述为"美是生命活力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