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籍的《咏怀诗》是心灵内指性和象征性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咏怀诗》大量使用包括“语典”和“事典”在内的“典象”,这些“典象”来源于先代的文学文本、历史文本和哲学文本,构成了《咏怀诗》的第二艺术世界,与其存在“互文本”的指称关系,对形成“阮旨遥深”的艺术境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阮籍是正始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人格品质与诗歌艺术在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左思、颜延之、萧统、陈子昂等人对阮籍与《咏怀诗》的开掘、接受、内化与突破上,以及李白、苏轼、曹雪芹等人对阮籍与《咏怀诗》认知上的拓深,可以看到阮籍及《咏怀诗》在文学史中动态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亦是生命体延续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钟惺、谭元春在《诗归》中以"厚""真"为标准对阮籍《咏怀》诗持批评与贬低的态度,认为其既不如此前的《古诗十九首》,又不如唐代的《感遇》.这种贬低一方面源于他们独特的诗学观,另一方面又与他们对阮籍性情、诗歌特点的认知有关.此外,还有针对七子派复古诗学——尤其是对李攀龙《古今诗删》不满的现实因素.《诗归》对阮诗的评价引起了明清诗论家激烈的反驳,这其中固然有钱谦益、陈子龙等人的影响,也有易代之际的时代因素,但批评者大多还是立足于诗学本身.他们认为钟、谭不过是"尚奇""好尽""浅陋",故多重申《咏怀》有性情、多蕴藉,潘德舆则从性情之正摈斥《咏怀》和陈子昂《感遇》而扬张九龄《感遇》,客观上又扩大了《咏怀》诗接受史之丰富蕴含.  相似文献   

4.
"剑"是阮籍<咏怀诗>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在诗中出现8次之多,它是阮籍英雄情结的象征,反映出在魏末政治高压下,阮籍仍然在苦闷中保持慷慨的底气,这是建安精神的延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说:"阮籍使气以命诗",这一具有气势的诗歌特点通过"剑"意象得以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阮籍的人格品质与诗歌艺术在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阮籍其人及《咏怀诗》中表现出的济世品质、反抗精神和生命深情几个方面,这是其艺术生命得以流传根本之所在.而陶渊明对这种影响流变的传承与接受,显示出阮籍及《咏怀诗》在文学史中动态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是生命体延续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孟子"诗亡"之论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兴华 《学术论坛》2007,30(8):100-102
《孟子·离娄下》中"诗亡然后春秋作"之语,论者多作"《诗》亡然后《春秋》作",将"诗"理解为文本之《诗》.鉴于先秦时《诗》未曾衰亡,而诗歌创作的衰竭则是一种与《春秋》之起有着必然联系的客观事实,且孟子之时关于诗的文体意识已经明朗,故文章认为,孟子"诗亡"之论,所指为文体之"诗"而非文本之"《诗》".  相似文献   

7.
反映阮籍思想的重要著作有《乐论》、《通易论》、《达庄论》、《大人先生传》及《咏怀诗》。前二文为阮籍早期的作品,设计了一个君臣有分、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阮籍儒家式的思想倾向。后二文为阮籍正始之后的作品,以追求主观精神自由为旨趣,具有浓郁的庄学精神,反映了阮籍后期的思想倾向。五言《咏怀诗》今存八十余篇。关于它的写作时间,明人冯惟纳说:“非必一时之作。盖平生感时触事,悲喜怫郁之情感寄焉。”(《诗纪》)当今一些学者接受了这个看法。但从诗集“感时触事”写作之由及所寄托的“悲喜怫郁之情感”的内容来看,与阮籍早  相似文献   

8.
阮籍诗文中多次用到首阳事典.阮籍对首阳事典的矛盾态度深隐着无望而望,望而无望的希望与绝望交叉的情绪结构.这种情绪结构也表现在"飞鸟"与"路"等意象乃至《咏怀诗》绝大部分篇目的整体结构里.这种情绪结构的形成缘于变态政治的压抑、缘于社会良知的要求,也因为普遍人性的冲动与受阻.  相似文献   

9.
阮籍《咏怀诗》中的飞鸟意象与三重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籍的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意象深晦,难以猜测。诗中的飞鸟意象表现了作者的三重世界:理想世界、现实世界、心灵世界,为破解作者的寓意提供了线索。从其诗中飞鸟意象入手,结合诗文的历史背景,通过分析三层世界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诗旨。  相似文献   

10.
阮籍诗歌意象丰富 ,它表现了诗人不拘礼法的浪漫文人性格和深情至性 ,代表了诗人对纯精神的自由境界的追求。无常是阮籍《咏怀》诗的基本基调 ,诗人透过女性意象含蓄、幽微地呈现出相关的意旨与情感。《咏怀》以女性意象作为理想和精神追求的载体 ,和《离骚》有密切的历史传承和拓展关系。  相似文献   

11.
庾信进入北朝以后所作的《拟咏怀》是对阮籍《咏怀》的拟作,但这并不是亦步亦趋的简单仿拟,而是二人在人生困境上的息息相通。本文即从夜、路、心三种意象的运用来分析庾信《拟咏怀》对阮籍《咏怀》的接受,从中可以看出其中既有一一对应的模拟范式,又有选取阮籍的行为事迹与咏怀诗进行互相照应的模拟之作,同时更有咏怀即咏心的内摹仿之作。庾信对阮籍的接受原因一是相近的地缘因素,一是相似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2.
<正>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阮籍的《咏怀》诗是有一定地位的.《诗品》认为它是“斯五言之警策者也.所以谓篇章之珠泽,文采之邓林”.并把它列为上品,评价很高.著名文学评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也对之极为推崇,指出:“阮嗣宗《咏怀》,……后来如射洪《感遇》,太白《古风》,‘犹瞻望弗及矣.”认为连张九龄的《感遇》、李白的《古风》等五言古诗都不能与阮籍的《咏怀》诗相提并论.但是,多少年来,对阮诗进行深刻而系统地研究的人,却屈指可数;这是因为阮诗“文多隐蔽”.“兴寄无端,不易理解,  相似文献   

13.
阮籍的<咏怀诗>历来被誉为"旷代绝作",同时也是绝对的难解之作,"百代之下,难以情测".这种意旨模糊缘于作者对苦闷的心理体验和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作者借助否定、隐喻、虚化等语言策略和意象经营手法,把复杂的心理体验导向多义性的诗学叙说方式.以阮籍苦闷的心理体验为切入点,可以更深入认识<咏怀诗>"诗无达诂"的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阮籍<咏怀>诗和李商隐<无题>诗含隐蓄秀,题旨难求.这种隐秀的特点出于作者生平遭际的顺逆,既是作者幽屈心境的体现,亦是诗歌"言志"与"缘情"的合流,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从名士到科举的自危、焦虑、彷徨和扭曲,折射出文人诗的灿烂和创作主体的血泪和无奈.  相似文献   

15.
“不贰忠臣论”是误解阮籍《咏怀》诗的总根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宏放渊深、隐晦曲折是阮籍《咏怀》诗的主要特点,也是后世理解其诗旨趣的重大障碍。晋来时期的颜延之,既是博览群书的宿儒,又距阮籍生活的曹魏后期较近,他注释《咏怀》诗也只限于其中的一些词语和典故,不敢妄言寄托幽旨。所以钟殊《诗品上》说,《咏怀》之作,“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颜延注解,恰言其志”。齐梁文坛巨子沈约注阮诗,亦未阐幽显微,发明厥旨。直至唐初,李善仍云:“《咏怀》诗“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因此,他注阮诗也只能“粗明大意,略其幽旨”。(见《文…  相似文献   

16.
阮籍的《咏怀诗》历来被誉为“旷代绝作”,同时也是绝对的难解之作,“百代之下,难以情测”。这种意旨模糊缘于作者对苦闷的心理体验和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作者借助否定、隐喻、虚化等语言策略和意象经营手法,把复杂的心理体验导向多义性的诗学叙说方式。以阮籍苦闷的心理体验为切入点,可以更深入认识《咏怀诗》“诗无达诂”的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资治通鉴》的文本,并非单纯为记录历史而存在,其间对史料的剪裁,蕴含了司马光诸多有现实针对性的政治思想.对于不同时期同类事件的叙述立场,司马光力求保持其统一,形成文本的内部语境.而内在语境的形成,往往又取决于司马光身处的现实政治环境,是司马光现实政治意见的反映.这又可视作文本的外在语境.内外语境的交错,使得这部编年体通史背后的含义变得复杂,因而任何对《通鉴》文本的改动,都可能造成对内外语境的双重破坏.通过对《通鉴》处理安内、拓外两者关系的分析,同时参照《通鉴纪事本末》对相关内容的改写,即可看出原有语境是如何在改写过程中被破坏的.  相似文献   

18.
杨艳华 《理论界》2006,(1):187-188
《楚辞》文本的情感基调是感伤忧虑的悲情色彩。本文由对《郡东山望溟海》和《咏怀》诗的细读入手分析阮、谢接受《楚辞》悲情的不同情感类型。阮籍以意设象,自我情感的抒发与《楚辞》的哀感情调和谐浑溶。谢灵运则即兴取象,其诗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忧喜交杂的物——情关系。这种不同乃由于二人的心态、人生观及对屈原看法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9.
孟子用诗,主要将《诗经》作为政治文本和思想文本使用,是在具体的文化历史语境中构建儒家建构意识形态话语的努力,既展示着儒家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的乌托邦精神,又彰显了儒家士人重新统一意识形态与现实政治的强烈愿望,对后世影响深远。自此之后,将古代经典文本解读为对上讽谕君主、对下教化百姓、对己"独善其身"的具有现实功用的话语系统,便成为历代儒家思想家千百年中一贯遵循的基本政治策略和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阮籍是正始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人格品质与诗歌艺术在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揭示这种影响的本质有三个方面:阮籍自身及《咏怀诗》中表现出的济世品质、反抗精神和生命深情。弥漫在阮籍人生悲剧中的是一种济世不能又委命求存但却济世不灭的满怀悲情,故阮籍终其一生在对生命一往情深的眷顾与抗争中不断体会惨烈的绝望,而又在绝望中不断地抗争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