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曹学俭是晚明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藏书家.他一生三仕两隐,无论在朝堂之上还是山林之中,他都结交了不少朋友,是晚明极具影响力的人物.考察曹学俭与闽中才子邓原岳、徐熥、谢肇荆和徐蚴的交游活动,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曹学俭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情况,还可以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晚明闽派诗风新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春丽 《理论界》2009,(10):111-114
毛奇龄是清初著名的学者,生平交游颇广.对其交游群体进行考察,有助于深入了解毛奇龄的生平、心理、思想、创作及其在清代学术史上的地位.本文就其本集诗文及相关资料,将其交游对象大致分为乡贤、患难之交、贵族权要、博学鸿儒、友生弟子等五个群体来考察毛奇龄的交游概况.  相似文献   

3.
宋南渡词人周紫芝《竹坡词》中涉及的交游唱和人物多达20人,陈相、王之道、王相如是其中较重要的三位。《宋史》中三人传记皆无,其生平事迹多散见于宋以来各种文献资料中,而周紫芝的诗文集和词作中则保存了不少宝贵的资料,勾辑考辨,可得其大略。陈相仕宦可考者及其与周紫芝的交游唱和主要在高宗绍兴后期,颇有诗名,然作品多散佚不传;王相如与周紫芝为总角之交的同里好友,建炎三年死于非命,周紫芝与他的唱和之作最多;王之道与周紫芝交游时间较长,唱和亦多,有《相山集》和《相山词》传世。  相似文献   

4.
晚清大学问家俞樾与常州恽氏家族有过较为密切的文学交游,为其作序、写传、诗词唱和等,这一交游对恽氏家族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双方“硕儒”与“文学世家”的特殊身份,使得这份文学切劘交流具有不同一般的深刻意义:既体现出清代主流社会对女性文学创作的支持和鼓励,也体现出传统文人对所谓“文学世家”、“家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以及世家大族对与文坛宿儒交往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张溥、张采二人同里,交游最密,共学齐名,并称“娄东二张”。二张自弱冠结谊,前后相交二十二年,生死不渝。其交游大致可分为七录斋共读时期(1623-1627)、先后出仕时期(1628-1632)、乡居共处时期(1633-1641)等三个时期。二张平居时志同道合,治学结社,扶危济困;患难时并肩战斗,不畏强御,弘扬正气。诚谓生死患难之交。在“士节沦丧,人心世道深用隐忧”的晚明,二张的交谊、人品和气节体现了以二张为首的复社士人的品格和风节,显得尤为可贵。  相似文献   

6.
杨钊 《北方论丛》2008,(2):19-22
作为有明一代非常重要的巴蜀文人杨慎、张佳胤二人,尽管在仕途上一沉一浮,通过"磊落负奇气"的重庆太守刘绘,相互熟悉,多有交谊,特别是著名的"江阳诗会",意气相投,情谊深厚,诗文互答,在文学上相推毂。对二人交游情况的考证,可以增进对其生平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7.
刘克庄是南宋晚期文坛宗主,文名盛大且交游广泛。在其交游圈中,刘克庄与王迈、林希逸交往最深。刘克庄与王迈、林希逸均有同门之谊,王迈是刘克庄的文学和政治同道,而林希逸则是刘克庄的文学知己,他们对刘克庄的文学创作及文集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梳理刘克庄与王迈、林希逸的文学交游活动,有利于推动对刘克庄创作甚至是南宋理宗文坛的诗文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夫之的交游情况,《南窗漫记》、《王夫之年谱》、《船山师友记》等著述中多有所载。王夫之的师友以湖南学人为主,其次则是湖北学人。通过梳理王夫之与湖北十多位学人的交游情况,诸如与熊渭公、王源曾、奚鼎铉、张同敞、李占解等学人的交往,可以洞悉其以考试为交游契机,与志向、性情相类者交往及以学问相交游的交友特点。  相似文献   

9.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一生中交友无数.比他年长二十岁的著名学者、诗人杭世骏,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位.袁枚和杭世骏在交游历程中,惺惺相惜,互存作品,相互称赏,关系十分亲密.两人也经常就一些文学问题进行讨论,其中既有相同的看法,又有不少的分歧.他们的友谊从认识开始一直持续到杭世骏去世,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  相似文献   

10.
梁武帝萧衍是齐梁文学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他的诗文在南朝现存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萧衍建立梁代以后的文学交游情况进行了细致考述,并对萧衍文学交游所呈现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