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股份制改革对于解决国有企业传统积弊具有种种优势,同时提出在公有制前提下实现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构想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5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长期困扰企业的活力不足、亏损严重等深层次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有的还越拖越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等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和解决。因此,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为突破口,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心任务和关键环节。一、国有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的现状湖北省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起步干…  相似文献   

3.
继放权让利和承包制之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股份制改造的积极探索阶段,并优先发展资本市场的分市场——股票市场。然而,由于国有产权由谁代表的问题没有解决,公有股不能上市流通,股票市场的高投机特征,使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及股票市场发展的初衷难以实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探索陷入困境。正视以上困境,笔者提出运作企业重组投资基金,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新思路。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逻辑演绎及面临的困境自1978年开始,国有企业推行了以放权让利和承包制为线索的改革,放权让利和承包制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  相似文献   

4.
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形式谢书林,张淑华(郑州日化股份有限公司)党的十四大确定了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强调了国有企业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那么,国有企业如何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呢?笔者认为把一部分国有...  相似文献   

5.
股份制变形的原因及其对企业改革的影响卢兴前在放权让利、承包制。租赁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没有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带来预期的效果时,人们纷纷把渴望搞好国有企业的目光投向股份制上,于是股份制试点企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在这些股份制企业中,规范的股份制所占的比...  相似文献   

6.
建立股份制企业中的个人投资行为廖理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指出:至于大中型企业则要逐步改造为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股份制企业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何...  相似文献   

7.
论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周学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到了十分关键的时刻,但从股份制试点来看,出现了一些偏差,如注重资金的筹集,忽视机制的转换;没有建立股东对董事会的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的机制等,使股份制有流于形式的危险。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对现...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和国家逐步认识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经过十几年的试点,也逐步走向规范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科学性在于公司内部权力机构(股东大会)、决策  相似文献   

9.
如果从1984年第一家比较规范的股份制企业──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算起,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已走过了整整十年的艰难历程。在这样大的国度和范围内采取渐进式的方式改造国有企业,在世界上也还是不多见的。十年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考察这一发展历程,对于指导90年代后半期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阶段划分从改革进程看,我们可以将这十年的发展大致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从1984年至1988年初。我国股份经济首先在农村和城…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个月来,报刊上热烈地开展了关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讨论。这对于澄清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某些疑虑,保证改革的顺利进展,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不仅有它的现实必要性,而且有其内在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因为国有企业和股份制都是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过渡点。我们先看股份制。股份制起源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海上贸易的兴盛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给英国带来商业的繁荣,工场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对商人的依赖更使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早期在英国出现的股份公司主要是从事贸…  相似文献   

11.
“两权”在企的统一卫兴华自1984年开始城市企业的改革以来,提出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改革思路,并依此改革企业的经营形式,比起传统体制下两权都统一于国家手中来,两权分离强调的是要给企业以经营权,是改革的一种进步。承包制、股份制,都是试...  相似文献   

12.
辽宁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战略意义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对于辽宁这样一个国有经济发展最早、比重最大的省份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经过“九五”时期的改革与脱困、“十五”时期的调整和改造之后,“十一五”时期将进入巩固与提高的全面振兴阶段。目前,辽宁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体制机制创新初见成效。但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需要体制机制创新,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创新。探讨辽宁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战略意义及其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从承包制逐步转向股份制,这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折。党的十四大对这一历史性转折给以充分肯定,并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股份制作为企业资产的组织方式和经营形式,有利于明晰产权,促进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主体。因而,股份制是深化企业改革的现实选择。大庆国有石油、石化企业如能尽快进行股份制改造,将有利于组建企业集团,实行企业兼并,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形成规模经济,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一、股份制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郑州市证券公司)南凤兰股份制是多维约束下的现代企业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是发展经济的需要,也是企业改革的目标,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实质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作为一种企业制度,它包...  相似文献   

15.
1978年底开始的改革,揭开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帷幕,迄今已历时20多年.其间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改革等,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始终没能使国有企业走出低谷,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国有企业何困之有?从现存的问题看,国有企业的“困”主要表现为:困难和困境.从困难来说,国有企业陷入市场和资金的困难.在市场上,由于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致使不适应市场环境的国有企业大量产品积压,经营资金周转困难.在资全上,国家实行拨改贷之后,过重的利息…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当前国内普遍关注的热点.经过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试点,现在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志的制度创新阶段.在制度创新阶段的初期价格、财税、金融、外贸、投资和流通等外围领域的改革迈出了较大步伐取得了重大成就.随着渐进式改革的向前推进,改革的领域由外围深入到核心;改革的方式由整体推进转入重点突破;改革的重心由破除旧;体制转向建立新体制,这标志着国企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在这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切实解决历史和体制遗留下来的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从国外经验和我国改革的实践看,发展资本市场,无疑是克服国有企业深层次矛盾,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7.
委托代理理论与我国国有企业代理机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 ,我国国有企业的各项权利集于政府一身 ,企业只不过是政府的生产车间。在这种政企合一的模式中 ,委托代理关系被弱化了。但是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股份制试点的改革 ,以及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开始显现出来。本文借助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评析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构建国有企业代理人激励约束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实现政企职责分开仍然是现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一句空话。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加快政企职责分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政府职能必须随之转变,这是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十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循着一条政企分开的思路进行的。尽管当时对这个问题提的还不是那么明确和重要,从最开始的简政放权到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从股份制试点到现在的建…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模式探讨陈立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采取什么方式来实现股份制和产权重构。通过对实践的总结和理论上的探讨,笔者认为存在着四种大的模式,它们在改革中有着各自不同的可行程度和价值,很有必...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一般基础,在于以资本所有权为核心的所有权框架结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国有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变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以实物所有权为核心的所有权框架为以资本所有权为核心的新体制框架。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及股份制的推行,都只有从明确国有资产所有权和国有资本所有权人格化主体的方向入手,才能有新的突破。而国有资本所有权人格化主体的塑造,又必须根基于界定国有企业职工的双重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