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著名编年体通史,历来得到人们的推崇。对这一历史名著的研究,代不乏人,不断深入。在《通鉴》的考证、注释以及编修的分工、社会作用、历史地位、正统观、记叙战争、记叙农民起义等方面的研究上有着丰硕的成果。但是,《通鉴》还有很多领域值得研究。本文试图通过《通鉴》对变法革新的记载,来分析司马光对历史上变法革新的态度,或有益于司马光其人的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2.
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这部史学巨著记载了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成书九百年来,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我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至今传习之盛,与《史记》、《汉书》相埒”,被誉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相似文献   

3.
数年前,听说郑子瑜先生和宗廷虎先生主编、陈光磊副主编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修辞学通史,我是十分高兴的。现在,看到《中国修辞学通史》的出版,怎不令人万分喜悦呢!一摆在我案头的《中国修辞学通史》(以下简称“通史”)5卷本,洋洋211万言,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修辞学史著作。如果说1984年出版的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以下简称“史稿”)是为我国修辞学史的研究建立了第一座里程碑的话,那么,这部1998年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通史》就在我国修辞学史学科上树起了第二座里程碑。回顾十多年来我国修辞学史的研究历程,是…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8月,温州市第一部官修通史——《温州通史》正式首发。这是温州本土历史上第一部地域通史。多年来,温州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温州通史》的成功问世,正是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团结社科组织力量,成立《温州通史》编纂委员会,通力合作、持续深耕,为新时代温州文化建设工程及瓯越文化传承做出的重要成果。自2010年《温州通史》立项以来,吴松弟被确定为主编人选,自始至终见证了《温州通史》的编修过程,在吴松弟的带领下,60余位专家作者呕心沥血,最终玉汝于成。  相似文献   

5.
近世以来,《竹书纪年》的整理,继朱右曾,王国维之后,仅出现过范祥雍的《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以下简称《订补》)和方诗铭、王修龄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以下简称《辑证》)两种。最近又读到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民先生等所著《古本竹书纪年译注》(以下简称《译注》),颇多感慨。《竹书纪年》本称《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历述五帝、夏、殷、  相似文献   

6.
“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它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它的美学的胜利—一而后者,竟常常被理论家们所忽略”(艾青《诗论》)。而《史记》被鲁迅称之为“无韵之《离骚》”,因此,从美学角度来探讨一下它的美育功能很有必要。《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的第一部通史。它开创了纪传体与书表的编年体例。鲁迅说,它“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故能如茅坤所言:‘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谊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造世…  相似文献   

7.
一部史书的优劣,首先要看它的取材、内容和历史观,这是毫无异议的。但是也要看到怎样取材,史书的内容和观点是如何地表达,这些也是影响史书优劣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司马光自幼喜读史书,他始终感觉到纪传体史书的冗繁是个大问题。为此他主编了一部与纪传体史书不同的简明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在编写《资治通鉴》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编纂思想,那就是“删削冗长,举撮机要”。在这一编纂  相似文献   

8.
一部 154 万字的地市级文学通史《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以下简称《通史》),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于 2004 年 5 月出版。该书的主编是苏州大学的范培松教授和苏州教育学院的金学智教授。中国的名市很多,但并不是每个名市都具备编写“文学通史”的条件。譬如说,陕西的西安市、河南的洛阳市、江苏的扬州市,历代文人写它们的文学作品不少,但这些市的原籍作家并不多,它们可以编一本写西安(长安)的文学作品选,写洛阳的文学作品选,写扬州的文学作品选,但要编撰一部文学通史却勉为其难。惟有苏州,一方面有建城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另一方面,两千五百多…  相似文献   

9.
《范太史集》五十五卷(影印《四库全书》珍本),北宋范祖禹撰。祖禹(1041年--1098年)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华阳县)人。宋仁宗嘉祜八年(1063年)进士。历官龙图阁学士知陕州。事迹附见《宋史·范镇传》。范集中涉及《通鉴》编写的一些人和事,摘举于次,以为治史者之一助。一、“同编修《资治通鉴》”范祖禹在《龙门山胜善寺药寮记》中,自称“奉议郎同编修《资治通鉴》范某”(卷三六)。在《祭叔母宇文氏文》中,也称“左奉议郎同编修《资治通鉴》某”(卷三七)。两处均于阶官下系以“同编修《资治通鉴》”,这一差遣实际上成了他长时期的官职。范祖禹自幼育于叔祖范镇。范镇于庆历、嘉祜间,预修《新唐书》,历十七年之久,对唐史很有研究。司马光和范镇是好友,彼此过从甚密。所以他在《荐范梦得状》中说:“自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史家,习称前后两司马。司马迁网罗文献,继承家学,是非当世得失之林,批判地总结古史,写成《史记》一书,自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为历代正史创立了“纪传表志”的体例,成为中国第一部通史。一千年之后,司马光出,直承《左传》,效法《汉纪》,把起自战国、下讫五代的千三百六十二年(公元前403——公元959)间事,按年记载。总为《通鉴》一书,自说:“因丘明(左传作者)编年之体,仿荀悦(汉纪作者)简要之文”。编年而兼通史,消纳《十七史》于一编,比之司马迁又开拓了史学的新局面。所以两司马在史学方面的建树,都是宏伟的。  相似文献   

11.
《资治通鉴》是一部网罗宏富,体大精思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其编者极为重视对史料的考证。然由于该书记载的史事极为繁杂,搜集的史料非常广泛,因而存在不少错误。系年错误是《通鉴》诸多错误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例举其系年错误六则,并加以考证,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寅恪先生在其《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自序》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夫吾国旧史多属于政治史类 ,而资治通鉴一书 ,尤为空前杰作。”此言既是对中国古代史书特点的精辟概括 ,也说明中国政治史的突出地位。然近代以来 ,学术界尚无一部全面系统的中国政治通史 ,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十分可喜可贺的是 ,齐涛教授主编的 12卷本《中国政治通史》(以下简称《通史》)的问世 ,填补了这一空白 ,弥补了学术界的一大缺憾。通读其中的几卷 ,特别是第 5卷《繁盛中转型的隋唐五代政治》(齐涛教授和马欣教授合著 ) ,深感这是一套富有新意、特色鲜明、内容…  相似文献   

13.
我的案头上摆着两部赵靖先生主编的《中国经济思想通史》(以下简称《通史》) ,一部是北京大学出版社 1 991~ 1 998年陆续出版的 1~ 4卷平装版、米黄色封面 ;一部是该出版社 2 0 0 2年出版的 ,经过作者们精心修订的黑红色封面精装 4卷版 ,极精美且极具收藏价值。这是中国经济思想史领域的一部鸿篇巨制 ,是赵靖先生带着他的学生们“十年磨一剑”,呕心沥血的结晶 ,谌称一座 2 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学术发展史上的丰碑 ,代表了这一学科历尽百年沧桑 (从 1 90 2年梁启超的《生计学小史》算起 )之后的最高学术水平。作为后学之辈 ,捧着这部 4…  相似文献   

14.
史体三论     
本文就“编年”,“纪传”、“本末”三种史体的始末、价值、影响等几方面谈一谈自己浅陋的看法。由于笔者是弃文务史,半路出家,对史学虽感兴味,但水平有限,今日“史体”一文只是引玉之砖,求教于方家、能士。 一、编年体的产生和发展 编年体史书出现最早,远在周代各诸侯国的史书——《春秋》均为编年体史书,如周之《春秋》、鲁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等等。而墨子曾说: “吾见百国《春秋》。”还有晋称《乘》,楚称之《梼杌》等史书亦均是编年体,可惜这些书大部分亡佚。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就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春秋”编写的,定名为《春秋》,从此,“春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岁末,解放军出版社隆重推出了由中国军事博物馆编著的《毛泽东军事活动纪事》(1893—1976)。 这是目前国内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毛泽东军事活动的编年体著作。《毛泽东军事活动纪事》(以下简称《纪事》)共70多万字。此书以其特有的编年体形式和融史料性、学术性为一炉的内容编撰。  相似文献   

16.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著作。《左传》表达作者倾向性的方式大致为两种:一是“举事而是非自见,寓论断于叙事之中”,这种方式可以叫作“皮里阳秋”;一是作者插入一些议论,这些议论或是借作品中某个主要人物之口说出来,或是引用当时比较有名望的如孔子等人的评论,有的则是作者借“君子曰”叙述出来。  相似文献   

17.
黄式三《周季编略》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为研究战国史基本史料之一。黄式三虽作为浙东学派的殿军人物,但《周季编略》对乾嘉史学遗风也有明显继承与发扬:首先《周季编略》与乾嘉史学之考据精神相融,其次《周季编略》与乾嘉史学之细节情怀相通,最后《周季编略》与乾嘉史学之议论特征相合。因此,透过浙东学术“以经明史”、“践履之笃”精神传统与乾嘉史学遗风在《周季编略》中双重表现之个案分析,亦可看出浙东学派在近代以来新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8.
一《马氏文通》(以下称《文通》)作为中国第一部成系统的语法学著作,其开创意义早已为人们所认识。该书为汉语语法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结束了两千年来汉语语法研究隶属于传统小学的状况,而使其成为汉语研究的一门成系统的学问,一个独立的部门。所以梁启超称赞《文通》的写作是“创前古未有之业”,指出“中国之有文典,自马氏始”(《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华书局《饮冰室合集》卷三93页)孙中山也说:“中国向无文法之学,故学作文者非多用功于  相似文献   

19.
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不仅是一部卓越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杰出的传记文学作品。司马迁打破了先秦历史散文以编年体记事,以国别体记言的传统形式,以历史人物为中心,通过记载数以百计的历史人物的活动,生动地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形象地反映出从传说中的轩辕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  相似文献   

20.
九曲黄河,源远流长,象征着中华民族曲折而悠长的历史,记载这个历史过程的史著汗牛充栋,但能够立范未来的却没有几部,而张舜徽先生的《中华人民通史》却是一部继往开来的历史巨著。从简单汇编言论文诰成册的《尚书》,到按年月顺序排比史实的《左传》,再到司马迁创制纪传体、独领史学风骚两千年的《史记》,史学的编纂体例处在不断地创新之中。但自从《史记》体例确立之后,史学编纂便一直未发生大的变化。至于袁枢的纪事本末体,不过是编年体或纪传体本纪部分的变化形态,班固的断代史不过是《史记》“具体而微”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