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章撷要学精地转达了清代著名“说文家”王筠对于《说文解字》“六书”理论.特别是其书记解义例,以及全书编排体例等诸岁“说文学”重要方面的研究;称扬了他睿识独到的、以缜密细致和通俗生动为特色的研究风格与方法;评议了他对于前人学说的补缺正讹之功;特别指出了他首开运用古文字来研究篆、隶以后的今文字之风,在我国文字学史上对于文字学研究新时代的开启山林的巨大功劳。文章亦述亦议,经纬成文,取成折衷,观点明确,对人们认识王筠及其“说文学”研究,乃至读懂读通《说文解字》,都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代“六书”学研究在我国传统文字学研究中处于一个巅峰期,究其原因,除了清代尤其是乾嘉时代的学术背景和学术氛围,《说文》学家的个人天赋与艰苦探索之外,他们对宋元明“六书”说的传承借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对此,应全面客观地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3.
清代,文字学研究达于极盛,硕果累累,名家辈出。段、桂、朱、王,号称《说文》四大家,从各个方面对《说文》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僻处西南的郑珍,独辟蹊径,潜心于《说文》逸字的搜录考订,凡三十余年,得一百六十五字,成《说文逸字》二卷,赫然成为“近日卓绝之学”。《说文》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  相似文献   

4.
章炳麟在其代表作《文学总略》中,对阮元“沈思翰藻”的文言说进行了尖锐批驳,并从现实出发,从文字学角度对“文学”和“非文学”各类文体作了重新界定。这种文学观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韧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创作,清代的笔记小说是清代文学大厦的重要支柱,决不可忽视。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中详述了《聊斋》和《阅微草堂笔记》两种,旁及二十多种,其中就有乐钧的《耳食录》。鲁迅先生又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把清代的笔记小说列为“拟古派”,而且说“所谓拟古者,是指拟六朝之志怪,或拟唐朝之传奇者而言”。这当然是大略而言。其实,清代笔记小说在明代文人创作小说的影响下,有着自己的面目。笼统地说,它们都追求艺术形象的立体效果,使读者获得多侧面、多角度的审  相似文献   

6.
清代学者徐松的《徐星伯说文段注札记》作为“说文段注校三种”之一,是一部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行精心校勘的力作.其中,包括删略衍文、增补脱文、调整错位、补注音义、纠正误说等几方面.虽然仅有十七条,但其中的真知灼见,仍然给今天的文字学工作者以极大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筠的《说文释例》一书 ,在阐述《说文解字》的编排说解体例的同时 ,探讨了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以及汉字的性质等问题 ,分析了汉字的结构条例和演进规律 ,这些都为汉语文字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说 ,在清代的《说文》四大家中 ,王筠对汉语文字学理论建构所作出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8.
王筠的《说文释例》一书,在阐述《说文解字》的编排说解体例的同时,探讨了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以及汉字的性质等问题,分析了汉字的结构条例和演进规律,这些都为汉语文字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清代的《说文》四大家中,王筠对汉语文字学理论建构所作出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9.
宋元文字学的建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字学研究的历史上,宋、元时期是一个思想活跃,成绩卓著的时期。一、宋人郑樵发展了“六书”说,并开启了一代文字学理论研究的风气。中国人对汉字的探究是从汉字结构起步,并以汉字结构为主要对象的.但在很长的时间里没有成熟的理性认识。东汉许慎把留传在世的汉字结构理论的雏形“六书”配以界说.并以此为根据分析汉字,写成了中国第一部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从而构建了传统文字学的理论框架汉字结构学——“六书”说。然而《说文解字》“虽则是明字例之条。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但是仅于叙中关于六书各有八个字之界说,只以供研究文字学者之  相似文献   

10.
清代学者朱珔所撰《说文假借义证》是探讨假借问题的文字学专书,在清代六书学研究中有重要地位。以《义证》为研究对象,结合朱之垿所补充《凡例》,对书中假借术语如“通借”“省借”“转借”“异体假借”“形近假借”“不定谁借”“互借”“通用”“两借、连借”等进行分析,以此推断朱氏所用术语的内涵。在假借观上,朱氏确立“以义正字”的假借原则,强调“义证”的作用;认为假借是用字之法,必有本字;从理论上提出了“非必假借”的分析,匡定假借字的范围;但在某些假借问题上,将假借与引申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校学风滑坡:现状、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的学风滑坡现象令人忧虑。主要表现在缺乏基本的学习动力、严谨的学习态度、刻苦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道德四个方面。其矫正对策为: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强化学分学籍管理,培养学生严明的纪律观念;强化学习诚信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德;强化基础素质教育,提高高校招生生源质量;强化社会综合治理,优化高校的办学环境。  相似文献   

12.
刘海峰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科举考试史、教育史与高考改革问题专家,“科举学”学科的开创者。他首创了“科举学”学科,提出为科举制平反的主张,强调“理性评价科举”的基本立场;在高考问题上,他主张采取务实渐进的态度,在坚持统一高考的前提下推进高考内容与形式等多方面改革。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他积极致力于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解决,努力促进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史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英国18世纪桂冠诗人华滋华斯的《失去的爱》与我国唐代诗人崔护的《唐诗记事》、陆游的七言绝句《城南小陌又逢春》和朱淑贞的《生查子.元夜》的对比研究,从中找出跨越不同文化的共同的构思规律。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中国知识分子成功的典范, 作为一个思想家、理论家, 毛泽东的成功却是许多思想家、政治家所不及的。毛泽东关于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方法以及向工农群众学习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社会哲学在我国蓬勃兴起,已形成不同的流派和观点。为促进其深入发展,社会哲学在研究对象上,应该坚持现代性与总体性的统一、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在研究方法上,应该坚持以马克思的思想观点为指导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学术界普遍关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文体学问题,但对文体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探讨还很不够。从侧重于语体功能的语言学的文体学与侧重于体裁功能的文学文体学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来看,目前古代文学研究将文体问题简单化为体裁问题有其不足之处。中国古代存在着丰富的文体学传统,文体学是整个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核心。传统的文体学内涵与方法,正是包括了目前学术界使用的语言学的文体学与文学文体学两方面的内涵,是真正完整意义上的文体学。古代文学的文体学研究应该充分汲取这一传统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国内毛泽东诗词研究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 ,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然而对毛泽东诗词研究的研究还极少。要将毛泽东诗词研究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可以从撰写《毛泽东诗词研究史》、建立毛泽东诗词研究信息库、采用新方法、加强对毛泽东诗词的美学研究和艺术性研究等十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学风建设作为高校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需要常抓不懈。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学风建设需领导充分重视 ,纳入整体规划 ;抓教风促学风 ;深化教学改革 ,充分调动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以点带面 ,逐步推广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哈姆莱特在中国的形象:人民性、人文主义者、并非人文主义者进行了研究.事实上,在哈姆莱特身上,很难看到人文主义的思想精神,却存在相当多的非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文学的“泛化”和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 ,文艺学科面临着危机与挑战。文章阐述了文学及文学研究的现状 ,分析了危机意识生发的原因 ,并力图提出有操作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