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知识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作为一种强制力、公共力、暴力, 是一种“双刃剑”, 它既可能建设社会造福人类, 也可能破坏社会危害人类。为了保证权力朝向前者背离后者, 必须关注权力配置的根据。在历史上, 权力先后按暴力、身分、财产配置过, 在当代, 权力应按知识配置, 知识作为权力配置的根据由于其所具有的卓越品质而优越于暴力、身分和财产。不过, 权力要按知识配置好, 还必须对知识有科学的认识,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承认无知。承认无知的人们会自觉明智地反对人治而崇尚法治, 拒绝服从个人意志而服从法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马克思从辨证唯物史观出发,批判地继承了先前权力文明思想中的合理因素,科学考察了权力文明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建立了自己的权力学说,从而使权力文明思想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的权力文明思想主要可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一、公共权力起源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生活的需要,就本质而言是社会公共意志的体现.二、权力的价值追求是为人民服务,权力为人民而存在,掌权的人是社会的公仆而不是社会的主人.三、权力文明运行的保障是民主与公开.而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是马克思国家理论中权力文明的价值取向的重要表现.四、必须消除权力垄断.实施权力与责任相统一.要保障公民的权利.吸引绝大多数人民参与监督权力,努力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平衡,而权力的制衡必须落脚在以权利限制权力.  相似文献   

3.
公共秩序结构可以划分为公共权力结构和公民权利结构,两种结构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的关系。由于公共权力载体的利益追求、公共权力效益的目标冲突和公共权力分化的实现过程所导致的公共权力结构的异化以及由于公民权利的非均衡提升、公民权利的社会权力替代和社会结构的不均衡变动所导致的公民权利结构异化,使公共秩序结构存在异化风险。对于公共秩序结构异化的防范与调试,需要实现对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法治和程序正义、公共领域的公民参与和公民身份的双向形塑等。  相似文献   

4.
一1.权力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支配与服从关系,同其它事物一样,也有自己的特性。这种特性使权力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并呈现出独到的价值和作用,同时也为强化权力制约提供了依据。为什么社会需要权力,文明选择了权力?为什么历代英雄豪杰拼命争夺权力,竭力角逐权力?为什么平民百姓崇拜权力,又惧怕权力?为什么古今中外无数志士仁人反复疾呼要遏制权力,约束权力?这一切都可以从权力的特性中得到说明。(1)强制性。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就是使他人的意志服从自己的意志,而且这种服从无须事先征得他人的同意。权力这种特性在国家…  相似文献   

5.
公共预算作为一种国家活动,在本质上是政治性的,预算过程中的各种冲突实质上就是政治冲突.权力作为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是影响公共预算资源分配的关键变量.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权力被广泛地运用.预算过程分配着决策权力,预算是权力的体现,预算过程中做出的资源配置实际上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分配、运用与控制.预算是配置资源的公共权力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是一个制衡结构,本身就是一个民主政治程序.当前中国公共预算的民主性明显不足,为了达到政治民主化这个目的,就必须进行预算改革,推进预算民主.实行预算民主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促进权力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国家政权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晚清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阶层不分化、分化、合化、分化的交替进程,影响阶层分化、合化的三个自变量分别是资源特性、组织权力与公共权力。资源特性、组织权力在自发运作的市场中导致阶层分化的马太效应具有必然性,公共权力则具有选择性。当公共权力阶层与强力资源拥有阶层兼组织权力阶层结盟时,阶层分化加剧,社会有发展但是不稳定;当公共权力阶层与弱力资源拥有阶层结盟时,阶层合化出现,社会稳定但是不发展。要使社会既稳定又发展,阶层之间应该既分化又公正,公共权力阶层应该是不自由的,受制约于各个阶层并代表各个阶层。  相似文献   

7.
权力与权力制约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权力与权力制约论纲王寿林1.权力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支配与服从关系,同其他事物一样,也有自己的特性。这种特性使权力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并呈现出独到的价值和作用,同时也为强化权力制约提供了依据。为什么社会需要权力,文明选择了权力?为什么历代英雄豪杰拼命...  相似文献   

8.
所谓行政指导,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事务的范围内,对于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行政相对方)运用非强制性手段,获得相对方的赞同与主动配合,指导其采取或不来取某种行为,以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非权力性的行政行为。通常“表现为希望、提倡、建议、引导、鼓励、推广、参观、示范、宣传、提供信息或知识技术服务、劝告、告诫、反对等具体形式。”①这一界定意味着:第一,行政指导是非权力性行政行为,不具有强制力,不同于以公共权力的强制性为基础的权力性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第二,行政指导行为是事实行为…  相似文献   

9.
公共权力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然而公共权力在实际的运行中会发生异化并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有健全的机制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约束.公民参与的软约束机制、硬约束机制、对应约束机制和补充约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公共权力的异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文明社会理论认为:"civiliz(s)ation(文明或文明社会)"不是指社会的进步状态或精致的文化形态,而是指"国家"或"国家社会"。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对于公民,这种公共权力起初只不过作为警察而存在。国家要素应区分为本质要素与非本质要素,专偶制家庭的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探讨国家的起源就是要寻找国家本质要素的出现时间、方式与过程等。  相似文献   

11.
文明选择了权力。但权力从产生之日起就对社会秩序具有双重效应。作为可以强制他人服从的力量 ,使它在为社会公众服务 ,成为社会生活有效工具的同时 ,也可能会成为执掌者的特权 ,成为与社会公众相对立、为少数人服务的工具 ,这就要求权力的行使和运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符合其运行的情境性。权力道德就是规则之一。所谓权力道德 ,是权力运作和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实践的总和。它既表现了社会提出的、权力主体在运用权力控制和影响权力客体过程中应遵从的道德规范、道德戒律 ;又反映着权力主体在权力行使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国家是一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国家区别氏族组织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强制能力的公共权力的形成.在原始社会,人们依靠道德、信念和舆论等处理公共事物,因而不需要任何强制的服从力.  相似文献   

13.
与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相比,基于公民身份产生的作为政治态度的公民义务感,服从的是一定政治权力系统下公共生活的合作秩序。公民义务感在公共生活中的表现是主动承担社会合作成本的意愿——如守法、分担税款、服兵役等,是一种积极的政治态度,也是公民在真正构成选择的情况下的内心对"应当"的认同,而不是"被迫"的服从。促使公民义务感的产生关键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平性,这种公平性不仅体现在公民的权利义务的平衡对比中,还体现在社会合作的成本在不同公民间的分布与比较。  相似文献   

14.
公共权力运行中的腐败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从词义上看,是指事物处于腐烂、败坏和变质的状态。腐败一词被移用到政治生活之中,则主要是形容公共权力使用者超越或滥用公共权力所造成的对公共意志的违背。被人们称为“政治癌症的腐败,其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侵吞、对社会肌体的侵蚀以及对党和政府声誉的破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当我们对腐败现象痛恨之时,应对腐败的相关因素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以寻求对其防治制度的可行性和治理举措的针对性。在考察产生腐败的诸多因素时,我们不难发现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公共权力本身和公共权力的使用者与腐败的产生有着最紧密的联系。腐败行…  相似文献   

15.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重大传染病患者涉罪案件判罚通常会引发争议。通过对重大传染病患者涉罪案件判罚的判罚罪名、行为类型、刑期认定、案件周期、是否上诉等进行实证考察,发现重大传染病患者涉罪案件判罚隐含了以下伦理问题:一是刑事罪名框定不适当扩张,凸显国家权力干预与个体权利保护之间的冲突;二是有期徒刑广泛严格适用,凸显公共健康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冲突;三是刑事处罚的污名化效应,凸显社会利益与个人负担之间的冲突。公共健康伦理契合重大传染病患者涉罪案件判罚所隐含的伦理性,可以为重大传染病患者涉罪案件判罚提供价值指引和设定伦理规范。在公共健康伦理视阈下,重大传染病患者涉罪案件判罚应当以社会正义作为底线价值,同时充分考虑可允许性、相称性和必要性等正当性条件,在公共健康与个人自由之间取得适当平衡。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建时期,由于诸多原因,出现了不少权力腐败,反腐倡廉,对策虽多,但与其场汤止排,不如釜底抽薪,根本出路在于以权力制约权力。一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增大了腐败的可能性。权力腐败具有历史性、世界性,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有。只是程度不同。在私有制社会里,形公实私的公共权力必然谋私,必然导致腐败。公有制社会里,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是分离的,一旦公共权力在一定条件下异化成私有权力,腐败同样不可避免。可见,权力腐败的根源在于权力的私有或私有化(异化)。但是,在市场经济初建时期,经济…  相似文献   

17.
国家权力是国家实现其社会功能的物理性强制力的系统。它对内至高,对外独立,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分为多元。国家机关职权是国家机关为了行使国家权力,根据分工原则,依法被确定的在职权范围内所具有的权利义务行为的统一。它是国家机关职权的分工,不是国家权力的多元化。公民权利则是国家权力通过国家机关行使职权,以法律明示给公民的合法的主动行为,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统一实现。它是国家意志主观见之于客观,向社会生活的落实,是国家权力的实现形式,而不是国家权力交给社会,更不是国家权力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8.
政府权力运行效率高低是由权力运行机制本身决定的,但权力机制设计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内在冲突,即权力目标确认的抽象性、政府权力边界设定模糊性、权力组织体制选择对官僚制体系的依赖与官僚制低效的冲突,以及公共权力的多重委托代理与有效监督的冲突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人治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人治社会强调权力大于法,法从于人,而在法治社会中强调法大于权,人从于法,所以当个人意志与法律相冲突时,谁服从谁,便成为法治与人治的主要区别之一。法治社会中,法律权威高于个人权威,法律至上应是法治的必然要求。对此,西方法学家进行了论证。亚里士多德说过“法治应包……  相似文献   

20.
循化藏区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区域社会.透过光绪十五年发生在该区域内,分别以拉卜楞寺与隆务寺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的冲突以及清代地方政府的介入与回应,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以强制力为基础的国家政治权力、以宗教资源为基础的寺院权力与以传统的部落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权力之间形成的纽结,以及在这种纽结中所形成的特殊的权力运作机制.这对于我们理解循化藏区的社会构成及其维持与运行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观察视角与途径,同时对于拓展关于我国区域社会研究的类型学谱系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