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组织嵌入性与求职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龙龙  李锋亮 《社会》2006,26(6):62-62
新经济社会学自格兰诺维特的开创性研究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很多实证研究关注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找寻行为。然而,这些研究的分析单位通常放在个体之间的强关系或弱关系这样的联系上。布莱顿和卡瑞亚的研究扩展了已有的分析框架,提出了组织嵌入性的求职方式。使用这种求职方式的人通常隶属于某个组织或机构,而该组织或机构同用人单位具有某种联系。我们把组织嵌入性应用于中国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上,研究了不同的招工渠道对工作的影响,主要分析了组织嵌入性求职方式与受教育水平、高校声誉和学生表现,以及毕业生的起薪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资源动员与网络中的民间救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友德  周松青 《社会》2007,27(3):70-70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和官方救助覆盖面较低的现状,决定了每天发生在普通民众身上的突发性灾难不易受到官方和社会的救助。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人们开始利用网络作为呼吁援助和组织救援的工具。本文借助西方资源动员理论,通过剖析一个网络救援案例,揭示了网络动员的结构和模式以及与传统救助动员相比的优势和缺陷。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政治资本的贫乏致使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下岗失业人员难以按理性选择原则求职,而主要是在感性意识支配下求职.用感性选择方式求职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再就业的被动性、求职信息匮乏、备选方案缺少和求职行为紧迫等等.只有认真研究失业人员在感性层面上的求职行为,才能有效地把政府设计的企业改革和下岗再就业的理性选择方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弓丽娜 《社科纵横》2011,26(5):51-53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本文从分析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入手,从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对高校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当前高校毕业生的现实情况 ,认为应对毕业生思想状况的六个基本方面的特点及其原因 ,即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科技意识、自我意识、择业观念、心理状况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需要借助情感动员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理论引导性、不断推进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和实践的认同,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基于情感动员不仅符合思政教育规律、满足思政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能够将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融入思政教学当中,从而不断激发学生个人发展与思政教学的情感联系,引导学生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越 《社科纵横》2012,(7):161-162
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是客观认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严峻就业形势的重要前提。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国家、地区、高校三个层面建立大学生就业的专业预警机制,对各专业的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监测,并参照社会失业预警线和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探讨建立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预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求职过程的微观分析:结构特征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顺  郭小弦 《社会》2012,32(3):38-54
本文将人力资本理论、地位获得模型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置于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微观求职过程,研究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获得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特征结构变量之后,教育回报率显著下降,显示了结构性因素的重要性;先赋性与自致性因素对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获得有不同的影响;体制分割下,先赋性与自致性因素对求职结果的作用强度有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芳 《社科纵横》2007,(10):152-153
伴随着求职高峰期的到来,大学生在推荐材料上弄虚作假、签订就业协议后违约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可度,也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的诚信缺失问题并且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重构高校毕业生诚信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行为与农地集中流转——兼论资本下乡的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全国掀起了农地大规模流转的浪潮.调查发现,一部分农地集中流转并非市场推动的生产要素自发流转,而是地方政府运用行政力量等各种资源对资本和农民进行双重动员的结果.农地集中流转行为的发生嵌入在地方政治生态中,它既是地方政府落实中央“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的目标责任的后果,又是其主动追求政绩、争夺项目资源的产物.地方政府运用政治、经济手段对农地流转的干预,不仅没有培育出完全竞争的土地流转市场,反而使自身陷入了合法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北京女大学生就业供求意向调查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20 0 3年 4月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对北京市 14所大学和北京、上海等地75家企业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就业供求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女大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和班级工作能力与男生相当甚至更好 ,她们的择业意愿和工薪期望与男生也非常相似 ,但是用人单位更愿意招收男生。结合劳动力供求双方来分析 ,学习成绩好固然是劳动力素质的一种表现 ,但是 ,企业在实际使用中感觉到男性员工比女性员工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综合研究,对当前首都高校大学生群体新媒体使用情况、使用需求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首都高校新媒体使用实践中的经验,对如何运用新媒体做好在校大学生群体的主流价值观构建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晓 《创新》2010,4(1):126-128
目前,兼职已成为高校学生改善物质生活条件,掌握就业技巧,提升社会实践技能的重要方式。由于立法不健全及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大学生的兼职权益屡受侵犯。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兼职权益受侵害现状及原因发现,要保护高校学生合法的兼职权益,就需要构建高校学生兼职维权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解放思想,在思想理论、学习机制、工作载体等方面进行创新,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贺光烨 《社会》2018,38(2):213-241
高等教育的扩张大大缩小了两性受教育程度的差距,年轻一代的女性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甚至超过了男性。研究高等教育横向分层维度对理解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尤为必要。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数据,本研究从大学专业隔离的角度入手,分析大学毕业生初职获得的性别差异。分析发现,首都高校存在明显的专业性别隔离:女生更多地集中在文学、历史、艺术等专业,而男生更多地集中在理工科类专业。大学专业对毕业后个体能否进入男性主导职业具有显著影响。相较于男性,女性进入男性主导职业的概率更低,在控制了专业后,这一差异显著降低。非线性Blinder-Oaxaca分解结果进一步显示,若男女在专业分布上没有差异,不同性别群体进入男性主导职业的概率差异会减少40%~50%。该发现对理解城市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性别隔离现象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许琪  戚晶晶 《社会》2016,36(3):192-215
本文使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研究了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发现来自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角色压力是引发工作-家庭冲突的主要原因,而且无论是因工作影响家庭,还是因为家庭耽误工作,员工都会对工作表达不满。与男性员工相比,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会使女性员工陷入更为严重的工作-家庭冲突,而且女性员工也更可能因为工作影响家庭而降低对工作的满意度。这些发现不仅为工作-家庭冲突及其相关后果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还为各级管理人员激励员工士气和提高组织绩效提供了很多实践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陈曼蓉  张欢华 《社会》2005,59(2):157-183
近两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社会上出现了一个讨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热潮。虽然参与这一讨论的声音来自方方面面,但基本上,人们关注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大学毕业生也遇到了就业困难。在中国,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职业教育的滞后,劳动力市场中总是积压着大量不能适应技术性工作的“原始”劳动力,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广大农村,也出现在城市中:国有企业的转制过程中所吐出的大量劳动力,由于未曾受过系统的职业培训,或者由于技术能力老化,只能去竞争小部分职业技术含量低下、报酬微薄的工种。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明…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情商培育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云 《学术交流》2002,(2):145-148
情商与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尚存在薄弱环节,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控制、自我激励、人际沟通和挫折承受等诸多方面。为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应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增强其提升情商水平的自觉性;建立心理咨询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创造条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情商的机会;积极探索,建立起情商培育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丁智才 《创新》2009,3(4):68-71
财经院校大学生一般要求具备较高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但由于重专业轻人文思想、对大学语文不够重视以及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不当的影响,财经院校大学生普遍在文字、语言、文章、文学修养等方面存在问题。应重新整合选修课资源,统筹进行通识教育改革,适时实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