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信息伦理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信息伦理原则是人们在信息交往中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针对信息交往行为系统中的四类要素和信息交往环境,我们从五个方面总结人类信息交往行为中的伦理要求,构建信息伦理原则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内容上的无害原则、信息手段上的功利原则、信息渠道上的公平原则、信息享用上的尊重原则和信息生态上的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背后都有一定体系的伦理价值观作支撑。和谐社会建设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三大关系的协调,而协调这三大关系需要以三大核心伦理价值原则作支撑,即功利原则、善行原则和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自工业化以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对传统粗放武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场革命.它建立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内容的“3R”原则基础上,其运行包括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三个层次,构建了经济——生态——社会诸关系和谐发展的链条,催生了诸多新的伦理关系与道德诉求.循环经济深蕴的整体性价值原则、可持续发展价值原则以及新的生产伦理与消费伦理理论,构架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范式.  相似文献   

4.
武器装备研发的伦理原则——从核武器的“无用”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武器的出现使人类能源性杀伤武器的发展达到极限,它足以将地球毁灭多次。正是核武器过分强大的毁灭力使它超出了设计和研发的军事目的,核武器对战争本质和战争伦理的违背决定了它在现代战争中被“束之高阁”的命运。核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无用”,警醒我们在武器装备的研发中必须遵循三条伦理原则:人性原则、生态原则和后果可控原则。  相似文献   

5.
经济伦理是人类经济活动最直接、最能动的反映,并反过来直接而具体地指导和影响着人的行为,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不仅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而且要把经济伦理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鉴于此,不文试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伦理的原则以及如何加强经济伦理建设等问题,作一些探索,以求教于各位同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伦理的主要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必然带来人们道德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同…  相似文献   

6.
构建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化社会是人们的另类生存空间 ,网络主体的生存方式因数字化而表现出虚拟性、自主性、“非人性”等特征 ,这决定了其道德运行方式、道德评价方式、道德的功能机制等都有着与现实社会中不同的特点 ,因此有必要以网络主体道德活动方式的特点为依据 ,来寻求新的伦理原则 ,作为构建网络伦理的理性基础。根据网络主体道德活动方式的特点可知 ,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应当主要包括无害原则 ,自主原则 ,知情同意原则和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7.
应用伦理之用体现为体与用、该与用、运与用以及效与用四重关系,它们分别涉及本体奠基、价值原则、应用对象以及效果评估四个应用伦理的基础问题。应用伦理具有跨学科性,其本体奠基需以伦理关联的视野将诸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纳入考虑。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既为应用伦理的价值原则提供根本依据,也构成价值原则的约束条件,公正原则与利益原则能够满足聚合共识的要求。应用伦理并非简单将伦理原则加之于现实问题,而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实践智慧,遵循反思平衡的方法。应用伦理应着眼于公共利益,从整体的视角开展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绿色壁垒的伦理跨越,我们应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时间维度,站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全球的空间维度,站在当代人和后代人的代际维度,并在时空耦合的多维立体视角建构保障环境国际正义,亦即伦理跨越绿色壁垒的原则体系。它包括共识性原则、禁止性原则和命令性原则。这三项原则构成的体系是跨越绿色壁垒的伦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诚信原则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条伦理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确立,意味着它已经从伦理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并在诉讼过程中发挥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诚信原则最主要的适用领域仍为私法中的债权关系。因此,界定诚信原则的适用范围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探讨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解读此书,有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伦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原则的确立。  相似文献   

11.
刘贤 《云梦学刊》2002,23(4):25-27
道德意识、道德活动、道德传统等要素与法治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促进依法治国与道德建设皆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道德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兵  黄富峰 《齐鲁学刊》2006,46(3):136-139
道德判断是主体根据自己已有的道德价值观念、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自身或他人的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所进行的善恶价值断定。道德判断的标准有三:社会道德体系是道德判断的直接性标准,生产力是道德判断的根本标准,生产关系标准则是对二者的整合。道德判断从形式上而言,具有道德指令判断、道德规范判断和道德评价判断三种。  相似文献   

13.
张泰来 《云梦学刊》2011,32(1):148-151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传播内容,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调查发现,无论是新媒体从业者还是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的广泛影响,同时注意传播内容的价值影响,确保传播方式更利于青少年接受,使新媒体的传播内容朝着更有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蒋桂莲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5):67-69,108
结合道德与社会生产的关系,从道德需要发展的特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结构特点、我国转型期的发展特点等出发论述了我国以青少年为道德教育主要对象的原因。在分析影响道德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讨论了在生产视阈下我国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原则,并根据青少年的心智发育阶段性特点提出了不同教育阶段道德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蒋正明 《齐鲁学刊》2006,(3):153-155
分配公正既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经济领域的合理分配,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活动协调运行的前提。立足于社会的经济关系和道德基础来研究分配公正的本质和分配的经济原则,揭示分配公正的表现特征和运行规律,是伦理学研究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湖南近代反洋教社会动员的乡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曙光 《云梦学刊》2003,24(3):41-45
湖南近代连绵不断的反洋教斗争成为卫道救时的传统乡土社会动员的又一翼;盲目排外、护卫圣道、维护伦常、忠君救主、闭塞迷信、固守陋俗,以及在思想上以封建落后思想甚至迷信乩语来指导,使用原始落后的武器,以乌合之众采取大轰大嗡的打、砸、抢、烧、杀、谩骂和制造讹言等为主要斗争方式,都是反洋教的局限性;反洋教的社会动员被蒙上了一块乡土社会灰头土脸的色布。  相似文献   

17.
彭柏林 《云梦学刊》2007,28(6):57-60
所谓公益伦理,是指公益活动中调节公益行为主体和客体各方面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是公益活动中各种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心理的综合体现,是依据一定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价值观念对公益活动的客观要求所进行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升华。其核心是利他主义价值观。公益伦理具有无偿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杨丹  陈晓妆 《云梦学刊》2010,31(4):152-156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与新闻媒体都有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但是,目前我国政府与媒体的相处现状不尽如人意,政府向媒体提供信息不充足,甚至隐瞒、扭曲事实,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缺失、社会公信力下降,这些都造成了政府与媒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何构建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和谐关系?一是政府要以民为本,主动搭建与媒体合作的平台,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提高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服务媒体,引导媒体健康发展;二是新闻媒体要通过矫治新闻职业道德缺失、创新政府新闻报道形式等手段不断完善自我,架起政府与公众互动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最有影响的报人、新闻理论家梁启超,于1902年在中国新闻史上最早提出了新闻舆论监督思想。梁启超从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内涵、理论依据与必要条件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新闻舆论监督思想。梁启超指出,新闻舆论监督就是对政府实行“名誉监督”;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理论依据是新闻自由理论,但不是绝对的新闻自由,而是承担一定道德义务,并遵循一定法律规范的有限制的新闻自由;为了确保新闻舆论监督的正确实施,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五本”、“八德”的职业品格,必须“健全舆论”。如今,重温梁启超的新闻舆论监督思想,对新闻学理论探讨与新闻舆论监督实践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国秋 《云梦学刊》2001,22(1):29-31
人生观是人们所处的一定历史条件和生产关系的产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客观依据,一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二是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四是社会主义社会全体公民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