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中先后提出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和南方大港的兴建规划,特别是对北方大港制定了综合详尽的具体方案.虽然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上述设想当时未能实现,但从中反映出中山先生深邃精辟的港口经济思想体系,值得当代港口建设规划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苏州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乡,在2500多年苏州历史上出现过不胜计数、名闻古今的名人。他们或是在苏州生长的,或是寓居和游宦的。这些历史人物都给苏州留下了熠熠生辉的史篇华章。《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出版“苏州历史名人”专辑,发表文章40篇,在众多的在苏州生活过的历史人物中择要介绍了泰伯、仲雍、伍子胥、孙武、范蠡、西施、春申君、项羽、庄  相似文献   

3.
苏州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素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名。历史上苏州曾是富豪商贾享受玩乐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苏州已由以消费为主的城市转化为生产、科技、信息、消费等多种功能的城市,人口也在不断增长,原来的苏州古城已远远不能满足今天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社会交往等等需要了。因此,苏州古城必须向外发展,并进行合理布局才有出路,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好这世上少有的历史文化古城。  相似文献   

4.
苏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自春秋时代吴国建都于此,至今已达二千五百年。在漫长的岁月中,这座文化古城虽历经沧桑变迁,但它始终是江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巍然屹立在碧波荡漾的太湖之滨。苏州作为吴国都城的历史,前后不到一个世纪,但它却为苏州城市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代营建苏州城,无论是城市的规模和布局,还是城市的设施和交通,都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造和发展而已。春秋时代吴国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但它却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苏州的山山水水,几乎  相似文献   

5.
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现已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丰厚历史传统的现代城市。这些年来,苏州推出的"依托古城,开发新区"、中国和新加坡共建苏州工业园区等多项举措,给苏州的经济带来了飞跃  相似文献   

6.
叶文宪1948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进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现苏州科技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任教,2001年评为历史学教授,2006年聘为专门史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苏州科技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党总支书记,兼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7.
水陆并行双棋盘格局是苏州自古以来城市街道系统的独特形态,河道与陆道一起形成街坊的边界,该格局至今尚存,因此显得弥足珍贵。在这一形态的基础上,在分析苏州街道特色和历史街区特色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一个反映苏州历史街区特色的概念———苏州历史水街区,并对其独特的形态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程德全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场震惊世界、开创中国民主共和新纪元的辛亥革命,已经80年了。80年来,怎样正确认识程德全辛亥宣布苏州和平光复,怎样正确评价大清江苏巡抚程德全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他的历史功绩?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史学界对程德全在辛亥革命中的“摇身一变”,定论偏颇,却影响深远。笔者认为,在苏州和平光复80年的时候,有必要对程德全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功绩,重新给予评价。1911年11月5日,江苏巡抚程德全当众宣布江苏独立。省城苏州兵不刃血,和平光复,揭开了江苏历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苏南古镇     
大港大港镇位于镇江市的东部,距离市区28公里,是镇江新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大港地处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十字黄金水道"的交汇点,港口拥有16公里天然深水岸线,为全国内河第三大港口。大港镇历史悠久,是古代千年漕运咽喉,近代百年通商口岸。早在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已经勾画出"东方大港"的美好图景。1954年出土于大港的国宝级文物、西周青铜礼器——"宜侯矢簋",经郭沫若等专家考证:宜是地名,侯是封号,矢是人名,簋是器具。镇江最早的地名"宜"即源于此,显示了大港地区深厚的人文积淀。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伯先故居,即赵声故居,又名"天香  相似文献   

10.
苏州是个得天独厚的地方,得天独厚不完全是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还在于它的文化积淀的深厚;地理的优势是得于天,文化的优势是得于人,天人合一形成了苏州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历史与文化,历史是人类生活的轨迹,文化是人类精神的产品,产品有多有少,有高有低,从一个地区的总体上来看,人们拥有精神产品的多少与高低与人的素质是密不可分的。我不敢说苏州是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不敢说苏州的伟人和名家就比其它的地区多,但是有一点要感谢我们的祖先和时代的先驱,是他们全方位地发展了苏州的文化,使得苏州文化的综合实力在全国…  相似文献   

11.
1986年11月22日至25日,江苏省历史学会、苏州市历史学会和苏州大学历史系在苏州大学联合举办了纪念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年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浙江和江苏南京、扬州以及苏州市的专家、学者一百余人。美国弗吉尼亚州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教授王绰博士,我国著名学者唐长孺、沈起炜、茅家琦、祁龙威教授等也应邀到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乡土文化研究”专号今天和大家见面了。这是本校和扬州师院两家学报编辑部为发扬地方特色,推动乡土文化研究,挖掘、整理、研究苏州、扬州两个著名历史名城的文化硕果,并使之发扬光大,更好地为祖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而共同商定分别编辑出版的“专号”。1986年是苏州建城2500周年,苏州大学学报专号亦是配合纪念活动的一份献礼。  相似文献   

13.
走进江南苏州古镇甪直,感受着小镇熙攘喧哗和浓郁的乡俗。她与苏州古城同龄,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位于苏州城东18公里处,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纪镇之一,被费孝通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  相似文献   

14.
民国元勋程德全在辛亥革命中主导的苏州“和平光复”模式,与“武昌首义”的暴力革命模式,是民国建立的两大典范模式。正是在苏州和平光复模式的影响下,东南六省五天内宣布光复。同时程德全以苏州之财力组建江浙联军,督师攻克南京,在辛亥革命首义之地---武昌岌岌可危之际,在南京确立了革命的新基地。苏州和平光复使江南财赋不再为清廷所有,清廷失去东南漕粮与财经支持而无法持久。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收功则在江南,转折点在苏州。程德全就是推动这一历史转折的民国元勋。但近百年以来,对程德全的历史评价缺乏公正。“和平光复”是“投机革命”之说盛行。近十多年以来,史学界对程的历史功绩有了比较客观的评价,但对于程主导的苏州“和平光复”于民国创立的重大历史贡献,依然存在认识不足,需要重新加以铨释。  相似文献   

15.
苏州据三江五湖之利,有海陆之饶,吴俗自古讲究餐饮起居。自先秦下溯,悠远历史和深厚的吴地文化造就了苏州餐饮业的繁荣和辉煌。在新的历史时期,苏州餐饮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纷杂的现实和市场的无情,使苏州餐饮业在进一步发展中遇到了一定的障碍和约束。因此,突破求变、诚信兴商、品牌战略、锐意创新、文化建设等成为苏州餐饮业再谱绚丽多彩新篇章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大港职业高级中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政治、文化中心——墟沟港区西侧。占地3398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从当初极为艰苦的条件发展到现今,这十二年来,无处不凝聚着大港职中人的心血和汗水,这十二年的创业历程在大港人心目中留  相似文献   

17.
丑小鸭变白天鹅 过去,外地人到苏州,总问:观前街怎么走?现在常听外地人这样问:石路怎么走?看来,石路的地位已不仅在苏州人心目中发生了变化,而且在外的知名度也正日益上升。 的确,近年来苏州“一体两翼”发展计划的实施,使这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显露出前所未有的现  相似文献   

18.
冯梦龙是苏州派剧作家的同乡前辈,曾为李玉、毕魏改订传奇,并对两位青年才俊不吝奖掖与提携,还和张大复讨论曲谱与剧作。冯梦龙的文学创作与戏曲主张对苏州派剧作家产生了明显影响。苏州派剧作家受冯梦龙的启发,用苏州的历史、传说和时事编剧,直接从冯氏的"三言"中取材。冯梦龙严守曲律的戏曲创作主张和文学教化观也为苏州派剧作家普遍接受。可以说,冯梦龙是苏州派剧作家的戏曲导师,苏州派产生和形成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9.
冯桂芬继承我国纂修地方志的优良传统,晚年致力于纂修《苏州府志》,纂成一部别具特色的善志。同治《志》的特征:倾注了冯氏反对太平天国和裁减苏州赋额的主张。对于冯氏与太平天国的对立,似不宜作全盘的否定,而“记兵”所述,是苏州、上海及其邻近地区系统的太平军军事斗争简史。而对苏州府并及松汪府因赋的历史和现状的记叙,尤其是对当时赋税的种种弊端的揭露,独具胆识,勾勒了宋以来,着重是清代苏州赋税足以征信的历史。为俟后对明清时代苏州重赋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可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20.
苏州日租界述略徐云租界,作为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它的开辟、拓展、收回,记录了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满清官员的卖国求荣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本文试图对苏州日租界加以剖析,希望能对苏州近代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