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青年》分裂后,各种“反动”思潮甚嚣尘上,远在太原的高长虹感到了苦闷,与人成立狂飙社,“把文艺界团结起来与现实的黑暗势力作战”。北京《狂飙》周刊时期,高长虹发出了“我们要做强者,打倒障碍或者被障碍压倒”的誓言。《莽原》时期,高长虹与其他狂飙社成员一道,协助鲁迅与黑暗势力进行了坚决斗争。上海时期,高长虹团结志同道合者继续进行思想革命的工作,其工作的重点为“科学与艺术”。  相似文献   

2.
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一部带有作家思想追求与艺术探索的总结性的作品,它以特有的真实与质朴的美,感染着读者。它不仅使人看到满目疮痍的俄罗斯到处是腐败与黑暗;同时也使人深深地感到托尔斯泰艺术技巧的完善与娴熟。他的细腻的心理描写,撕下一切假面具的本领和艺术对照原则的运用,都达到了世界第一流的水平。《复活》不愧是这位文学艺术大师的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3.
《悲怆奏呜曲》是贝多芬早期创作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构思雄伟,悲壮激昂。第一乐章是这首奏鸣曲中最为伟大的乐章。其引子部分,表现了沉重的压迫下痛苦的叹惜与呻吟;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反映了挑战命运、搏击黑暗势力的决心,副部主题则活泼而抒情;再现部音乐一往无前、坚定有力;尾声宣告了光明战胜黑暗的胜利。整个乐章充满斗争的力量和热烈的追求,是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篇章。  相似文献   

4.
普列汉诺夫做为文艺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考虑问题,发表意见的。即使在一九O三年以后,他逐渐地在政治和策略上滑到了孟什维主义的泥潭,而在哲学、美学和文学批评方面基本上还坚持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立场。这也表现在关于托尔斯泰的一系列评论上,其中包括写于纪念托尔斯泰八十寿辰(1908)期间的《托尔斯泰和大自然》,以及写于托尔斯泰逝世以后(1910——1911)的“政治家的短评·从这里到这里》、《胡涂观念(托尔斯泰的学说》、《卡尔·马克思和列甫·托尔斯泰》和《再论托尔斯泰》等。这一组论文分析了托尔斯泰的宗教世界观,批判了反动派和自由派鼓吹托尔斯泰主义的叵测用心,捍卫了托尔斯泰的艺术真理,充分显示了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战斗锋芒。今天研读这一组论文,对于我们全面地理解托尔斯泰的思想和艺术,对于我们坚持文艺批评的科学性都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近代欧洲文学史上曾出现了一系列反抗黑暗社会,要求个性解放、独立自主的新人,其中不乏妇女新人的形象。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的《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中的安娜和挪威戏剧家易卜生(1828—1906)的《玩偶之家》(1879)中的娜拉都是这些新人形象中的典型。作为同时代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曾经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小说,指出“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列宁则称赞“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是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文学作品的最大价值,是他们的作品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作为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一生坚持为文学的真实性而斗争,他的几百篇短篇小说和戏剧,构成了俄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社会现实生活的缩影。而其中他后期的代表作之一《装在套子里的人》,  相似文献   

7.
我第一次阅读《海上述林》,是在一九四八年。黎明前的黑暗笼罩着我的故乡,空气沉闷得令人窒息。读了《海上述林》,顿觉一股暖流,一种力量涌进了心房,仿佛在黑暗中看见了一片光明,嗅到了春天的气息。《海上述林》是瞿秋白同志的翻译作品,是鲁迅为纪念秋白烈士而编辑出版的,它教育和熏陶了整整两代人,在我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的领导者之一,是我国早期传播马列主义的理论家、翻译家和革命作家。他在一九二○年,便开始译介俄罗斯伟大作家果戈里、契诃夫、托尔斯泰、普希金等人的作品。一九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向来把托尔斯泰当作艺术典范,但也充分保留了对托氏的批判权;他敬畏托尔斯泰,却也悄悄地与之“较量”了一下:他的著名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有意地模仿和改造了托尔斯泰的中篇杰作《伊凡·伊里奇之死》。《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尔斯泰为西方源远流长的启示艺术和救赎文学所作出的一个伟大贡献。海明威继承而又改变了托氏启示和救赎的主题。在《乞力马扎罗的雪》里,他将《伊凡·伊里奇之死》的宗教主题世俗化,用艺术信仰取代了托氏的上帝信仰,并完全排除了托尔斯泰式的“救世思想”。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哈里,较之于原型伊凡写得更为具体、更有悟性,也更加使人感兴趣;哈里临死前出现的幻觉,也比伊凡的临终皈依更有意境或者说更具现代意味  相似文献   

9.
在《从牯岭到东京》中,茅盾引用一位英国批评家的话:“左拉因为要做小说,才去经验人生;托尔斯泰则是经验了人生以后才来做小说。”然后说:“我爱左拉,我亦爱托尔斯泰”。“可是到我自己来试作小说的时候,我却更近于托尔斯泰了。”①这里所说,只是写《蚀》时的情况。进入三十年代写《子夜》等作品时,茅盾实际上把“左拉方式”和“托尔斯泰方式”结合起来。就是说,他已经验了人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但还不足以据此提炼《子夜》这样规模的大作品,为此又进一步去经验人生,作更充分的积累,然后进入创作过程。《子夜》就是这么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晚明的优秀戏剧家孟称舜,与同时期的李玉一样,已经引起了评论界的重视。人们称颂他是“辉耀晚明剧坛”的“一颗新星”,赞扬他的《娇红记》是“继《牡丹亭》之后的一部有划时代意义的爱情悲剧”,肯定他“显示了超越前人的理论见解”。孟称舜以“独行不欺,论世不诬”的文人学士,不顾世俗的訾议,努力地进行戏剧的创作、编选和评点活动,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孟称舜现存的剧作有杂剧《桃花人面》(《桃源三访》)、《花前一笑》、《英雄成败》、(《残唐再创》)、《死里逃生》、《眼儿媚》五种和传奇《节义鸳鸯冢娇红记》、《二胥记》、《张玉娘闺房三清鹦鹉墓贞文记》三种。孟称舜是个被人讥为“方行纡视”的大有情之人,是自己时代的儿子,他感时抚世,“既慨且慷,往往抚长剑作浩歌,不复知唾壶口缺。”他的这些剧作,强烈抨击社会的黑暗,急切呼吁拯救危难的祖国,热烈歌颂超越人世的“至情”,谱写了一曲曲鲜明体现时代精神的浩浩长歌。半夜啼鹃孟称舜从事戏剧创作活动的天启、崇祯年间,是明王朝即将覆灭的时期,社会黑暗得好似漫漫长夜。孟称舜的剧作继承了我国戏剧的优良传统,谴  相似文献   

11.
托尔斯泰创作深深地影响了矛盾的创作。从选材布局、人物塑造、环境描写三个方面可以明显的看出矛盾对托尔斯泰创作手法的借鉴。其代表作《子夜》是充分学习和借鉴托尔斯泰创作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从全方位的角度,探讨了《托尔斯泰日记》的学术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托尔斯泰日记》不仅显示了他个人人格力量的辉煌,而且还有美学、文学创作、史诗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潜意识的黑暗王国里──论贝克特的小说《莫洛依》卢永茂众所周知,塞缨尔·贝克特(1906-)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他的《等待戈多》使他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无人可以取代的作家;但是,人们对于小说家贝克特就颇为陌生了。至今,在中国大陆还没有翻译出版过...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在晚期闪现了耀眼的光辉。作家在《哈吉·穆拉特》中对沙皇专制制度的全面批判和否定,使这部作品同代表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最高成就的《复活》一样,成为托尔斯泰前期思想艺术探索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托尔斯泰的忏悔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对鲁迅有重要的影响,使鲁迅的忏悔不像基督徒面对牧师说出自己的罪过一样,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良心的安宁,也不同于歌德笔下少年维特的烦恼,卢梭的自剖,在忏悔中包含超越世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骄傲。而是在本质上接近托尔斯泰的忏悔,是良知审判与道德规范的融合,在忏悔中包含着灼热的忧国忧民意识。这种影响融化在鲁迅的创作中,在《伤逝》中体现为涓生与《复活这》中的聂赫留朵夫一样具有深沉的忏悔意识、执著向上的精神、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思想模式,而且由于主人公忏悔的苦痛、执著追求与黑暗现实之间的冲突,两部作品都弥漫着忧郁感伤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和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文坛上的两颗巨星。 关于这两位大作家的关系,苏联文学史界曾有过一种观点:似乎托尔斯泰对契诃夫的影响主要是消极影响,不过契诃夫很快就从托尔斯泰主义的迷惑中解脱出来,并同它做斗争。苏联学者阿·杰尔曼和弗·叶尔米洛夫都持这种观点。苏联四、五十年代的中学文学史课本反映了这一观点。在布罗茨基主编的《俄国文学史》的《契诃夫笔下的托尔斯泰主义和<小事论>》一节中写道:  相似文献   

17.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美丽的安娜最终以残忍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安娜的自杀一方面是是自身的性格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由虚伪的资产阶级上流社会贵族阶层,“无主名、无意识”杀人团以及自私冷酷的丈夫和情人所合成的残酷的社会势力造成的。从安娜自杀背后的必然性我们可以看到,安排这样的结局正是托尔斯泰“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及“为上帝、为灵魂活着”的人生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西厢记》是元代杂剧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标志着元代文学的成就。这部戏曲,通莺莺和张生为争取婚姻自主,向封建势力进行大胆地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故事,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它的艺术成就很高,语言成就尤为突出,许多曲词成为长期传诵的名篇,许多曲目长期流行于舞台,深受人们的喜爱。《西厢记》是中国戏剧语言的宝库,欣赏这部作品,主要是欣赏它的语言。戏剧是语言的艺术,戏剧要通过艺术语言来表明.《西厢记》的风格华美俏丽,语言可称得上是“花间美人”。它的每折戏的语言都不相同,象花间美人在早晚阴晴中的变化一样丰富多彩。精妙  相似文献   

19.
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写于1889年到1899年间,这个时期,随着俄国解放运动的高涨和深入发展,随着托尔斯泰世界观的根本转变——从贵族地主阶级立场转到了宗法制农民的立场,《复活》不仅体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思想特点,而且也体现了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运用“心灵辩证法”的艺术特点更加娴熟、更加完美了。所以,《复活》既是托尔斯泰一生思想探索的总结,也是艺术探索的总结。这部巨著把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水平推到了高峰,“成为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近一个世纪以来,《复活》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精湛无比的艺术,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并为世界各国文学丰富了自己的文学宝库,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借鉴。本文试图以《复活》为例,把托尔斯泰引起俄国作家乃至世界作家赞叹的“心灵辩证法”这种独具一格的心理描写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分歧的由来 怎样概括《金瓶梅》的主题思想和美学价值,主要取决于对西门庆形象的认识和评价。 在《金瓶梅》研究界长期盛行的“暴露封建黑暗”说,其支柱便是认为西门庆是“官僚、恶霸,富商三位一体的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或曰“他是当时地主、商人、官僚(兼豪绅)三者合为一体的家伙。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中坚人物,同时也是封建社会的基层柱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