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未来香港立法会的组建、地位、功能、作用及其与现在立法局的关系等,既是近年中英两国关于香港政制安排问题的争议焦点,也是“九七”后香港政制正常、有序运作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英皇制诰》、《皇室训令》与香港基本法的对比研究,揭示出只有按基本法办事,才能有效发挥立法会在香港政制运作中的特殊作用,广大港人也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行使其民主权力  相似文献   

2.
“行政主导”是香港现行政制中的一大特色,历来为广大港人所认同。本文通过对香港“行政主导”体制作用、地位及具体运作的分析,指出“九七”后在香港继续保留这一体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未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主导”的特色及其与现行体制的异同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根据“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香港基本法在保留香港现行司法体制中诸多成功做法的同时,赋予港人包括设立终审法院、实行司法独立在内的高度自主权。本文主要侧重于终审法院、司法独立、法官任免等的分析论证,指出“九七”后的香港司法体制在保留、吸收原有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形成与行政、立法相配套的新型政制。  相似文献   

4.
“九七”香港回归,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人选举世瞩目。在参选人士中,董建华犹为引人注目,这不仅因为他今年59岁,是香港特区筹委会副主任中最年轻的一位,而且,他主持的董氏集团“中国航运公司”有着极大的海内外影响力,他的名字是与父亲董浩云连在一起的。 1996年11月15日,香港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香港举行,对特区行政长官参选人无记名投票遴选,董建华在8位参选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得到了有力证实,唱票才15分钟,他就获得了法  相似文献   

5.
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并不是三权分立,而是以行政长官负责为核心的行政主导制,行政权相对于立法权和司法权处于优位,但并不是支配地位,司法权独立,行政权和立法权既分立制衡又互相配合的政制结构模式,实质上是以行政长官为权力结构核心的权力配置模式和权力秩序。行政主导制有助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统一和推动香港澳门的繁荣发展,维护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因为香港和澳门的具体情况不同,二者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将在1999年12月20日继香港之后成为我国第二个特别行政区。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建立的澳门行政特区与香港行政特区在政制上有相同的方面,即它们都是中国的特殊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运作机制上都采用行政主导、司法独立,行政与立法的关系是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然而,它们在行政长官等主要公职人员的宣誓效忠、任职资格及司法制度的设置上又有一些区别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九七”临近,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指出依托大陆,巩固和发展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是香港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香港的回归给内地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对云南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九七”回归前后的香港经济,阐述了香港与内地经济的互补性、与西部经济的互利性、与云南经济的互联性,指出香港九七回归是推动云南省对外开放上新台阶的历史机遇,从而论证了借“九七”东风,开展全方位的滇港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范徐丽泰谈香港政制前瞻香港《大公报》4月5日刊登香港特区临立会主席范徐丽泰在“纪念基本法颁布七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题为《香港政制前瞻》,摘要如下:7年前的今天,“基本法”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基本法关于未来香港特区政治体制的...  相似文献   

10.
香港特区政制体现行政主导,行政与立法既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合。但是在实际运作中行政主导制受到挑战,行政与立法之间存在紧张关系,主要原因有立法会认为间接选举产生的行政长官认受性不足、政党与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不同关系形成张力、行政会议协调作用未发挥与执政联盟缺失等。通过循序渐进推进行政长官普选的顺利进行、在"一国"前提下引导和规范香港的政党发展、增强行政会议沟通作用与扩大管治联盟等措施,可以缓和香港特区行政与立法之间关系的紧张,促进香港社会以及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关系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1]的基础上讨论了幂p.n.p.矩阵的谱性质。  相似文献   

12.
改进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素质教育对体育教育所提出的更高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教师陷入规定的、教条的教学模式之中,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现代体育教学需要引进激励机制,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向着多元化的趋势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学区体育”概念,并分析了构建学区体育的可行性,最后对学区体育的构建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个性的概念和体育教学过程属性的简要分析,对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可以激发强化学习动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有利于体育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影响体育教师的教态。  相似文献   

15.
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上海公报》签署30年来,中美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美关系始终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了解阻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对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比较桑戈尔与尼雷尔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他们 2 0余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及其经验教训 ,可见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效率与平等范畴的关系 ,同时要解决好正确引导农民、综合平衡发展各类别的经济、结合国情借鉴国外社会主义模式和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校公共体育课与大学生体育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以其独特优势在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和体育保健等素质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未来,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将以其开放性、科学性和综合性在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幂p,n,p矩阵的谱性质,并给出了其特征值界的一些估计式。  相似文献   

19.
孙景立 《南都学坛》2000,20(6):93-94
通过对体育活动类课程的概念、特点及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的阐述 ,明确了体育活动课程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便在体育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 ,推动我国体育课程研究和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20.
高校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对体育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指导和提升,足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实现高等教育化的必要途径.高校公共体育理论教学是以竞技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是研究竞技的理论,并由此拓展出高校体育教学应有的层次和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