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文艺大众化是左翼文艺运动的中心任务。“左联”在成立时就设立了文艺大众化研究会,以后除不断号召、组织作家在创作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努力外,在理论上还进行了关于“大众化”问题的三次公开讨论。瞿秋白于一九三一年一月至一九三三年底,在上海一面养病,一面同鲁迅先生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他在积极从事马列主义文艺理论、文艺批评和杂文创作的同时,对文艺大众化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倡导与建树。正如一九五三年版《瞿秋白文集·序》中所说:“他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和文学大众化的最早的一个倡议者和鼓舞者。”一一九三一年十一月,由瞿秋白参加研究、拟定的“左联”执委会决议《中国无产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在苏区最重要的文艺贡献是进行文艺大众化思想的现实调适:在思想上,将因地制宜调整为创造工农大众艺术;在理论上,将文艺大众化思想现实制度化。在苏区,瞿秋白以从事教育和宣传工作来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其左联时期的文艺大众化思想不仅与苏区戏剧大众化活动、工农大众艺术水乳交融,而且与苏区基础教育和民众战争宣传动员政策天然转换,最终生成中国本土化的集体写作政策。  相似文献   

3.
30年代 ,在瞿秋白积极倡议下 ,形成了大众文艺问题的又一个讨论热潮。瞿秋白热心倡导大众文艺运动 ,与他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发展的认识与要求分不开。他的文艺大众化主张 ,强调了“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和“生活大众化”的必要性 ,提出了革命大众文艺内容和题材的新要求。关于形式问题 ,他特别看重旧形式的利用和改造 ,让群众“看得懂”、“听得懂”。为推广大众文艺 ,他设计了开展“俗话文学运动”、“街头文学运动”、“工农通讯运动”等方案 ,并在苏区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4.
瞿秋白所倡导的文艺大众化和新时期时行的“大众文化”(即非政治的、商品化的、消闲的 ) ,有着质的不同 :瞿秋白以为文艺大众化的中心课题是革命文艺必须是“大众的” ,“向着大众去” ;瞿秋白关于“新现实主义”的论述与构想和 90年代出现的“新现实主义” ,也有着原则上的差异 :瞿秋白关于新现实主义的基本构想是基于现实的历史必然的把握 ,从真实性、倾向性和艺术性的辩证统一中阐述新现实主义的特质。瞿秋白的文艺论述对当前的文艺创作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活动家、文艺理论家,他在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后期的文艺宣传工作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无产阶级文艺的服务对象、文艺的发展方向以及创作源泉等问题,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瞿秋白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活动家、文艺理论家,他在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后期的文艺宣传工作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无产阶级文艺的服务对象、文艺的发展方向以及创作源泉等问题,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艺大众化"运动反思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大众化运动开始于 2 0世纪 2 0年代末的革命文学运动 ,在 2 0世纪 40年代形成高潮。大众化运动一开始就与五四新文学运动划开了界限 ,否定五四新文学和新文化 ,批判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 ,反对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 ,明确提出知识分子通过改变自我以适应大众的主张。它以大众喜闻乐见为艺术的评判标准 ,以顺应大众心理而鼓动大众热情为艺术指归 ,完全颠倒了知识分子与大众在文明发展中的关系 ,最后终于使文学陷入迷途 ,使知识分子失掉了精神存在的合法性。而这一过程是一个从主动到被动 ,从自我迷失到被迫归顺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纷纭复杂的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发展进程中,瞿秋白能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推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作出了独特的历史性贡献;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不断发展中的新文化重塑自身,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努力克服特定历史时段主客观因素给自己带来的时代局限。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无论是其取得的成就还是存在的不足,都是值得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和总结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和理论家瞿秋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建设.译介和著述并重,学理研究与现实解剖同行.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国际一体化与本土具体化的进程中,瞿秋白奋力开拓,系统地探讨了文艺大众化问题,论述了作家生活的大众化、作品内容的大众化和艺术形式的大众化,为毛泽东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文艺讲话提供了具有"前理解"性质的理论文本.这种充满活力的理论遗产,值得人们永远记取.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新文艺是沿着大众化道路前进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流里,作为新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文学是这股激流里的第一个潮头向前奔涌。它一开始就响亮地提出了“国民文学”和“平民文学”的口号,耍把文学由少数贵族的专利品变为人民大众的精神食粮,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五四新文学运动为文艺大众铺开了一条路。但新文学运动队伍里的成员们的精神动力并不是一致的,他们中的一些作家创作在致力于“自我表现”,或单纯追求  相似文献   

11.
大众"说话",即自由地表达自己,这是瞿秋白"文艺大众化"思想的核心议题和最终目标。瞿秋白通过重新阐释"大众"和"领导"的阶级属性,赋予"大众"和"大众文艺"前所未有的主体地位,并且在平等与自由的维度,重新确立了"领导"权力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在其充满理想主义的表述中,大众不仅要获得解放而且要获得自由,大众文化审美与超越的精神诉求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发扬。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的变迁历史中,文艺大众化相关理论的发生和转折无疑是相当重要的议题。而瞿秋白对此的思考,则是此漫长议题史中的关键点。瞿秋白文艺思想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为了左翼革命政治的现实需要,把长期以来的文艺写作直接定性为"政治写作",从而提出"革命文艺大众化"思想,并最终成为其革命文艺思想的理论主轴。由瞿秋白等革命先驱所奠定的文艺大众化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次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的文艺功能观全面而有时代特色。他既强调了文艺的思想教育功能,又顾及了文艺的美感愉悦功能,而且还提出了文艺的语言文字示范功能。他这文艺功能观,不仅在当时,就是在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大众化运动”几乎贯穿20世纪文学史,牵涉到文学领域之外诸如思想、政治等领域内的诸多问题。从“五四”时期启蒙知识分子殷切呼唤的“平民文学”,到延安时期毛泽东《讲话》政策性指明的工农兵文艺方向,文艺大众化运动在话语与实践两方面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16.
瞿秋白推崇高尔基为无产阶级普罗作家、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实践者、革命者,原因是高尔基自身的主体因素、苏联打造"样板"的影响、建设新文艺的现实需要。瞿秋白的高尔基崇拜,遵循样板化与大众化的双重逻辑,进步意义与消极影响并存,文本指涉意义丰富。  相似文献   

17.
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最广泛、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也是一次持续颇久、受众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义重大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它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依据作者主编的<浙江20世纪文设作出重大建树的浙江作家在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中的卓越贡献,探讨其建构文艺新格局、引领文艺主潮及其创作提升左翼文艺品位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9.
被称为"周恩来的得力助手,郭沫若的代理人"的阳翰笙,是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的组织者、领导之一.抗战初期,阳翰笙即奉中共长江局及周恩来之命,首先发起组织"文协"等文艺界抗日统战组织,并参与筹建"第三厅"、"文化工作委员会".在这些组织和部门里,阳翰笙都担负着实际领导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既是决策者、也是得力的指挥者和抗战文艺积极的实践者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文艺大众化,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实.从观点到倾向,从理论到创作,直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汇成一股巨大潮流,文艺大众化这条鲜明的线索,贯串在民主革命年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文艺大众化,这不是海外的舶来品,对我们来说是特别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早在“五四”前夕.陈独秀、周作人倡导“国民文学”、“平民文学”,把这种新型的文学放在同贵族文学相对立的地位,已经多少表现出“五四”文学革命要把文学从少数垄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