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郭虹 《学术界》2003,(2):199-204
我国动画市场和产业形势不容乐观 ,身处劣势。这有经济格局和文化内容上的原因。我们应抓住改革开放与入世后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平台 ,推动民族动画产业。  相似文献   

2.
泛动画市场与文化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媒体革命的推动下,传统动画产业正朝以新媒体动画为龙头的泛动画产业演变,成为各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泛动画市场以知识产权为基础而发展,以文化交流为特色,以社会营销为旨归.它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加以分类.主文化、副文化与反文化的矛盾是区别动画市场的重要依据.在营销过程中,泛动画可以通过品牌授权、技术应用、经营运作而形成时尚文化市场、民俗文化市场和旅游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为鼓励动画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此培育和资助动画企业的成长。10年过去了,经过打磨和历练后的中国动画产业,并没有实现产业发展的预期,相反还出现了诸多诟病。本文基于"时空压缩"的视角,针对目前我国动画产业的症结问题,从分析我国动画企业利润来源入手,挖掘隐匿在动画产业运营中的"两大杀手",即:体制问题和市场问题。两个问题的相互交织,便引出了新时期下的中国动画产业的"双重怪圈",即:经济怪圈和文化怪圈。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革命推动下,传统动画产业正朝着以新媒体动画为龙头的泛动画产业演变,成为各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泛动画产业的研究可从下述三种角度进行:着眼于历史演变,考察它和传统动画产业的区别与联系;着眼于价值关系,考察动画业如何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动画业发展的作用、动画业对提升特定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贡献;着眼于实际运营,从传播要素角度阐述新媒体革命对动画产业转型的影响,从需要理论角度阐述泛动画产业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孟伟 《学术探索》2012,(4):102-105
本文探讨了偶动画艺术创作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民族文化元素在偶动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从题材、内容、风格等多个方面着手,探究如何以创新的思维方式与偶动画表现形式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偶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6.
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形式,势必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动画产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向前发展,以高科技数字技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为技术手段的动画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动画艺术创作的主要手段.动画创作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从中寻找蕴涵着传统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尺度和价值观念.作为朝阳性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不断探索完善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的同时,需要引导动漫产业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并以此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和动漫产业发展探索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7.
"轻舞飞扬"与"带着镣铐跳舞"--外国动画与中国动画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欧美及日本动画片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与国外动画片相比,中国动画在创作定位、题材选择方面还受到诸多限制,在情节编排上还不是很完善.但国产动画创作的素材非常丰富,且长期保留着浓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在创作方法上有很多值得借鉴和传承的手法,如水墨画、剪纸、蜡染、木偶等手法.针对我国动画业的客观状况,要进一步发展动画事业,须从重树自我理念、给动画创作重新定位、完善自我的动画产业等方面着手,倾力打造中国的动画品牌.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作为以娱乐为主的视听艺术,动画承载着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观念、价值观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并日益超出单纯的娱乐功能成为文化扩张的重要载体。文章以美国动画的成功为参考,从文化层面探讨改变我国动画不利现状的对策,以期使传统文化在动画这一艺术形式中重现魅力。  相似文献   

9.
吉卜力工作室的运营模式主要体现在以动画大师为核心的原创制作团队、丰富多源的动画创意与深刻的思想性、声画并茂的多重艺术元素的运用、立体化多维度的动画电影推广模式,以及多元化的衍生产品商业开发等方面.而以吉卜力工作室为代表的日本动画制作机构给中国动画产业带来的借鉴与启示在于:培养能将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完美融合的原创动画大师,打造能用生动的故事诠释人文精神的专业制作机构,以完全市场化的动作机制推动动画产业链各环节的高速运转.  相似文献   

10.
对任何国家而言,动画作品的民族性问题都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大课题,在全球化的今天,对后进的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而言,更是一个考验。当代中国动画应把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结合,用民族性形式和题材去表现世界性的主题,表达当代人类共通的基本情感和普遍的生存境遇。学习日本和欧美的动画,挖掘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动画艺术形式,重视动画人才培养,是中国民族动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府已把动漫作为重要发展的文化产业,中国动漫业成长空间十分广阔。但目前还存在动漫产业受到国外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动漫产业中被边缘化等问题。重温经典,我国动漫产业很早就开始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当前的中国动漫业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动漫产业中来,这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条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动漫基地建设与动漫产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积极发展动漫产业,提高国产动漫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加快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建设,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工作重点之一.目前,动漫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品牌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依靠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努力方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娱乐应有所建设——论动漫文化的儿童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美 《兰州学刊》2011,(5):187-191
目前,动漫文化已经成为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泛娱乐化"的背景下,面向儿童的动漫文化中存在大量"儿童不宜"的作品。我们需要反思和清算:在娱乐的基础上,动漫文化为儿童建构了什么,瓦解了什么,以厘清动漫文化的儿童责任。面向儿童的动漫文化的娱乐不是拒绝责任的无为嬉戏,而应该是潜在着必要建设力量的娱乐。在当今时代,作为动漫文化的从业者,应该培养起专业主义精神,提升文化品位,树立现代科学的儿童理念,与儿童对话,以建构娱乐的、健康有益的、建设性的动漫文化。  相似文献   

14.
国产动漫在“中国学派”时期坚持走民族化的道路,秉承民间文学传统,借鉴民族艺术形式,凸显民俗文化底蕴。蕴藉传统文化精神,无论是表面艺术形式还是深层次的内容,都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赢得了世界赞誉。这对当下陷入困境的国产动漫的艺术创作和发展创新有着深刻启示:在全球化语境下,内外交困的国产动漫如何才能弘扬民族传统.提升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形成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维护文化安全,从而在全球动漫竞争乃至大国较量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国产动漫应该技术与艺术融合,民族化与国际化并重,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兼顾,以民族化为根基,以现代化和国际化为两翼,以产业化和人文化为旨归,如此才能摆脱困境,自立于世界动漫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众的敏感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动画片在主流价值观建构和宣教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伴随着消费文化的蓬勃发展,动画片已成为当今流行文艺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探索,国产动画片虽然在宣教主流价值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绩,但是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国产动画片在价值表述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与主流价值观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背离关系。发挥国产动画片的主流价值观引导功能,应在内容、思想价值观和表现形式上实现民族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动漫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有庞大的动漫市场,然而和美国、日本、韩国等动漫大国相比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通过研究并借鉴美国、日本、韩国的动漫产业链发展,来探讨我国动漫产业链发展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动漫产业是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动画、漫画、游戏三大行业为主体,借助电影、电视、出版、音像、电玩、网络、移动通信增值服务及衍生产品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动漫产业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几年内,投资动漫产业将是持续的热门领域。对湖南动漫产业现状的分析和问题的研讨。并从美日韩动漫发达国家的成功之处吸取经验,有利于湖南动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动画的界定是一牵涉动画本体的问题,是动画理论研究的"原点",是不可逾越的"门槛",是动画学课的"敲门砖"。动画的界定在词典里有着清晰简洁且不易产生歧义的界定,但在学理研究成果中众说纷纭,有的含糊不清,有的甚至"走的更远"。最关键的原因是对动画影像与动画艺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没有本质把握。特别是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动画影像应用范围的增大,对作为电影类型之一的动画片的理解更加模糊。  相似文献   

19.
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的社会价值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益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进行界分和辨析的目的是从理论上弄清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从本质上认清国家文化管理职能与文化生产力的关系,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对文化生产力的惧怕和误解,推动国家文化发展和转型。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动画创作中对福建本土文化挖掘与创新,通过对深层次福建本土文化的挖掘,分析了动画创作挖掘福建本土文化的必要性,以及把握动画创作上对福建本土文化的创新,解决动画创作上对福建本土文化创新途径,创造出社会和市场所认可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