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的“原本的”音乐观念。奥尔夫将原本的音乐观念与儿童音乐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产生了现代儿童音乐教育媒介——“元素性”音乐。无素性音乐以原本音乐的基本特征和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为基础。它是一种自然性、艺术性和教育性有机结合的,采用适合儿童主动参与、体验的媒体和方法,由儿童自己创造和表演的音乐。多元化音乐教育是当代世界音乐教育领域所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早在20年代产生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就已经孕育着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萌芽。  相似文献   

2.
在儿童音乐教育方面,美国著名音乐教育专家约翰·法尔阿本德所创立的特色音乐教育方法极具代表性,对于儿童相关音乐教学工作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法尔阿本德音乐教学法进行了探讨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摘 要:审美感知是审美心理形成的重要开端。为有效培育儿童对中华优秀音乐的审美感知素养,依据学前儿童音乐审美感知的特征,教师可营造游戏性强的审美情绪场,焕发儿童对中华优秀音乐的审美期待;创设唯美视听环境的审美物理场,引发儿童对中华优秀音乐的审美共鸣;构建具有联觉效应的审美心理场,丰富儿童对中华优秀音乐的审美体验;建设浸润式的审美文化场,培育儿童认同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审美心灵。  相似文献   

4.
皮亚杰认为 :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从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四个主要阶段 ,不同阶段各有其认知发展方面的主要特点 ,所有儿童的认知发展都是按照这样的发展顺序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对教学上的启示主要有二 :一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制约教学 ,教学要适应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 ,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充分体现这些特点 ;二是教学要努力促进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过渡 ,提高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前 ,作为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与标志 ,我国音乐教育史上第一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把“创造”纳入音乐教育之中 ,这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大改革。如何把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创造教育理念转化成为教师容易理解、可以操作的音乐教育行为呢 ?本人认为 ,探讨研究 ,总结创造性儿童音乐教学法 ,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外四种音乐教学法和课程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科教学特殊规律的探索过程。如达尔克罗兹的动觉理论以及节奏因素分析和一线谱的运用;奥尔夫的元素音乐思想及打击型乐器的使用,以适应儿童大肌肉发展先于小肌肉发展的规律;柯达伊的旋律教学顺序和音域对儿童生理条件的适应及音高手势和节奏唱名的直观性;综合音乐素质课程所强调的学生音乐概念认识的整体性等。除了学生在认识和技能领域对音乐教学的要求外,多数教学法和课程都强调满足学生音乐学习中发展积极情感的需要。这些音乐教学体系和教学法的产生与传播,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呈现了音乐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地域文化为基础,推进地方高师音乐教育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对高师音乐教育本科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本文以地方高师音乐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论题,阐述利用地域音乐文化资源,改革课程设置,培养特色音乐人才,为基础教育输送特色音乐师资,为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培养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在大力提倡和普及综合音乐素质教育的今天,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显得十分必要。应以课程结构由分科——综合这一发展趋势的理论研究及与之相应产生的综合课程结构类型为依据,结合音乐学科自身的特点,借鉴国外一些专业音乐学院在发展综合音乐课程的成功经验,建构具有综合性结构的课程,从而更充分地体现高师的“师范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儿童实施学前音乐教育,有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爱好,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潜能。因此,注重对儿童学前音乐的教育,对于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理念,面向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结合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上的统一性和互补性,对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在教学上的多样化提出了一些想法。通过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交叉,在现有条件下,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能更好地具备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视觉能力,以进一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积累音乐语言,发展音乐审美能力,服务音乐实践。  相似文献   

11.
依据2001年7月《音乐课程标准》教育总目标,音乐美育教育为主干线,贯穿高师专业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课程的设置与架构一直是影响专业音乐教育总的进程与发展,改革课程教学对推动高师专业音乐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在幼儿人格培养和潜能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制约着学前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然而,当前我国幼儿教师的职前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难以适应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笔者通过对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现状的分析,提出建立具有鲜明的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音乐课程体系。并且从课程培养、课程内容、实践环节、技能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我国幼儿教师培养过程中音乐课程整合的初步设想,以期能为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全世界音乐文化领域的广泛传播,对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研究和发展,特别是在课程领域的改革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受我国民族性格、思维方式、文化差异、教育体制、教育环境、师资力量以及音乐教育理论研究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使奥尔夫教学法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理念冲突、方法僵化、流于形式等问题。本文从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教育全球化背景和文化融合与生成的角度出发,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本土化的制约因素,从而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策略,进而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和改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学大纲》和《音乐课程标准》分别代表了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在思想基础、价值观基础、音乐评价体系以及对教学的影响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差异,对于深刻领悟《音乐课程标准》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更新基础音乐教育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得到了物质上的提升,但是在精神上也要加大建设。对于音乐的鉴赏,可以有效的促进人的审美和素养。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已经开设了音乐教育课程,希望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高校虽然在音乐教育上有所进步,但是在音乐教师的师资和教材以及音乐的校园气氛方面的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必须加大对高校音乐的教育。本文就高校音乐教育的意义所在来进行简述,希望可以引起高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音乐教育在起步阶段受到了音乐师资匮乏的严重制约,各地学校音乐课程的设置和音乐教学的开展普遍受到很大局限,无法满足社会对音乐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此时从开埠较早的沿海城市和一些大城市的学校开始,寻求以聘请外籍教师到校任教的方式解决难题,继而扩展至国内各地学校。外籍教师将近代西方音乐教育方式带进中国学校,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效,他们中许多人也成为教学骨干力量。外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起到传播西洋音乐艺术的作用,开阔了师生的文化视野,增进了学生音乐素养。尽管引入外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他们向中国教育界传播了西方文化,引进了西方的教育理念、教学理论和方法,传授了先进的音乐技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日本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对高校的音乐公共课程进行改革,并己形成自身传统与特点.我国高校音乐公共课程的地位在逐步提高,内容与形成也在逐年丰富.比较中日两国音乐公共教育课程特点,并找出自身发展差异,有利于明确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高师音乐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技能课教学是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受专业音乐教育技能教学模式的影响,高师音乐专业各技能课程教学不同程度地偏离了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制约了音乐教育专业和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必须从高师音乐专业和普教音乐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遵循师范音乐技能课程的基本教学规律,研究和探索新型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改革新思路,建立音乐技能教学的新模式,从而推动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特殊教育师资的继续教育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面临着特殊教育师资数量和质量的瓶颈制约 ,通过对我国现行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和管理的分析 ,明确提出提高我国特殊教育师资数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和完善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与管理。着重强调特殊教育教师的基本知识技能 ,除了应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知识技能外 ,还应针对特殊儿童的共同特征 ,具备相关的独特的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20.
皮亚杰的经典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儿童在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各具特点。抓住这些特点,在教育当中相应地采取不同的对策,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阶段特征对于教学起着制约作用,而教学反过来可以促进儿童认知阶段的发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而且对处于认知阶段过渡期的儿童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