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太阳     
每逢情绪好的时候,我们四个就没边没际地瞎扯,尤其是夜里,当人们睡熟了……“你们想过吗?”我对她们三个说:“想过最初的记忆么?”“什么?想什么?”是老四的声音。“也就是最早留在记忆中的人和事。”“怎么讲?”大姐显然很有兴致。“哪怕是一块石头,一个不好的天气,或和某个女孩子打架了。反正就是尽可能把最早留在记忆中的人和事找回来。”我又重复了一遍。老二蒙着被头嘟哝了一句,她准以为这是个馊主意。好在她们都明白了我的意思。于是,在这黑夜里,我们四个携手伴着漫天的星星,轻悠悠潜入记忆的深海,在每一片珊瑚丛、和每一块礁石的夹缝里寻找最早遗落在那儿的贝壳、海星。兴许还有一朵没有  相似文献   

2.
"爸爸很想你.爸爸还很想检查你的作业."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开幕那天,大会堂休息室里拥着买本次人代会首日封的,总有上百人吧.但在信封里只写进这样两句话的,怕只有他一个.他说因为忙,所以只写了这两句.而我却想,在西安那边的儿子读到这样的信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警策与箴言因简而触及心魂,凝练之中表达与包孕的是断然超乎于泛泛长言的深意.所以,怕不仅是因为忙,他才写这么两句吧?本来是想谈点别的,比如他的厂子,他的卓越的经营与销售,但两个小时过去了,却怎么也没有脱开那个话题:关于教育.我问:"你是怎么办起这个西安五金机电设备厂的?"他说:"我想,我们回民单纯依靠商业,不能提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年前,毛主席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读了《优秀的民族工作者——吴兴春》这篇报道以后,我就马上联想到了毛主席这句名言.文学家艺术家应当如何到群众中去?毛主席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是"长期地";第二,是"无条件地";第三,是"全心全意地".我以为,这三点要求同样也适用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也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为兄弟民族人民服务.吴兴春同志就是这样做的一位好同志.  相似文献   

4.
我是个汉族人,共产党员,现任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科委副主任。1960年,我从江苏农学院毕业后,来到了果洛草原。当初我一踏上这片草原,就遇上了两个难关。一是生活关。我是个南方人,对北方生活十分陌生,尤其是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原草地睡帐篷、喝奶茶、吃酥油糌粑,就更难适应。我想,既来之则安之,就主动地向藏族同胞请教。他们热情地教我吃,教我喝,教我骑马、骑牛。就这样,过了段时间,我终于闯过  相似文献   

5.
他叫贾宝明,是个孤儿.我想从一个侧面了解一下他的班主任阜葆琪老师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 阜葆琪老师是陕西省宝鸡市金台中学的数学教师,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荣膺教育部授予的金质奖章.这位草原牧民的后代,蒙古族女教师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了将近30个春秋. 听我说明来意,贾宝明非常高兴.看神情,他象是得到了一种满足和慰藉,激动地搓着手说:“太好了!太好了!我早就想把我们阜老师写一写了,可惜没那水平.”接着就满怀深情地讲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21年前,7月里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某团部广场,一个四十五六岁模样的中年人喜滋滋地把我们十几个同学叫上他的马车,爽快地说:“团里把你们分给我啦!今天我特意拴了一挂最好最快的车来接你们.我姓金,以后就叫我老金好了.”这就是“金老歪”——我认识的第一个北大荒人. “金老歪”姓金名英浩.一听这名字就猜得出,准是朝鲜族人.我们所在的连队是一个汉、朝两族杂居的村庄,80多户人家中有近20户是朝鲜族.老金的家也在村里.他是主管农业生产的连长,又是我们200多知青的头儿.  相似文献   

7.
我和张宏林没见过面.但是我一直在关注他的教学和创作,特别是他的焦墨山水写生创作. 为什么要关注张宏林?关注他的焦墨山水创作?这其中原因很多.这里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画坛自黄宾虹以后,焦墨山水创作后继乏人,呈式微之势,需要关注.二是张宏林的焦墨山水创作,走的是一条纯粹学术的路子,有别于江湖上一些草根画家的笔墨范式,且渐成面目,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厉声 《民族论坛》2007,(5):13-19
“我们上中学时就从课本里知道了高句(gōu)丽,可对于我们来说,它始终只是个概念。”这是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因为工作,或许我也不会轻易来到这个与鸭绿江只有一水之隔的边陲小城——集安。从另一方面而言,如果不是因为包括将军坟在内的高句丽王陵、山城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曾经称霸东北亚并持续7个世纪之久的民族的历史也不会重新引起世人的关注。出于研究之需,我曾多次来到集安,也曾不止一次地站到将军坟前,慨叹它的苍凉与壮美,体味每一块石头、每一条斑痕的内涵。“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我相信。  相似文献   

9.
已经是深冬了,可今天却是烟雨蒙蒙,我的心就象这雨中的世界那样不平静.雨轻轻地下着,我静静地走在马路上,我的思绪飘到了很远很远.那也许是7年前的事了,可是我怎么也不能够忘记,而且一到下雨天,总是心里烦闷,想出去透透气,追寻童年的回忆.  相似文献   

10.
微言     
《中国民族》2012,(10):50-51
@菁菁FLONA:改版后的《中国民族》很给力啊,我尤其喜欢《当苗绣遇到爱马仕》这篇文章,传统与时尚的完美结合!就应该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迫不及待想看到下一期!回复@菁菁FLONA:读者的关注与支持就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中国民族》杂志全体采编人员将会一如既往地不懈努力,把最好看的杂志奉献给最亲爱的你们!  相似文献   

11.
“怎样响应党的号召呢?”自农业生产运动在云南双江县拉祜族寨子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后,60多岁的扎妥就盘算着。后来,他想到寨子附近那个小荒山头,就决定把它开成梯田。有一次,扎妥和村干部李张发出去干活,把这件事提了起来。李张发一听,高兴地说:“阿叔,这太好啦!在我们这里要想增产,开梯田是个很好的办法。”“是啊!照过去那样砍树烧山、刀耕火种,一年种一年丢的办法,要想大增产就难了。”“我们寨子水源多,把山地变成梯田是有条件的,就是寨里的人有的还信心不足,只要你做出个样子来,大家就会跟着干的。阿叔,不要怕,有困难我们帮助你!”“我怕什么!如果怕,我就不这样想了。”扎妥很自信地说。  相似文献   

12.
当我把汽车从剑河县城开出来,走上沪昆高速公路,看到两边山坡上一片白雪茫茫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很是忐忑不安了。因为按计划,我要走的下一站是报京侗寨,这也是我整个寒假旅程的最后一站。这一站结束,我就直接返回湖南了——我原先的寒假旅程表中本来并没有报京侗寨。但是,就在我从湖南回到故乡贵州榕江后的第二天,即农历腊月二十五日,就传来报京侗寨被大火烧毁的消息。当时我就想立即赶往报京看看,但诸事纷繁,一直脱不开身,所以我把看望报京的时间安排到了最后。但我没想到最后这几天的天气却十分恶劣,整个中国南方大范围降温,贵州更是遭遇严重冰冻.很有点2008年冰灾的势头。  相似文献   

13.
因为在心里搁了许久许久的万里边境,也为了完成好配合国家民委发起组织的兴边富民行动而开展的“走读边境中国”大型系列报道,这几个月以来我一直在阅读、访谈和思考,当然围绕的只有唯一的主题:边境!什么是边境?边境到底意味着什么?边境的历史与现状如何?边境与国家,与民族,与自然,与文化……与我们每一个人,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无疑,这是一些庞杂而深邃的问题,完全不能指靠短短的时间就能够把它们弄明白。这些年,我断断续续地走过绝大部分边境地区。但只是走了。所以,这一次我想带着这些问题再系统地走完全程--“兴边富民行动·走读边境…  相似文献   

14.
自东汉至唐(不包括晋)的我国各朝专史,都为高句骊立有专传,这是我们今天研究高句骊历史的主要史料之一。但是,各史《高句骊传》都存在着记事不清或互相抵牾、前后不一的情况;后人的有些论述,也存在一些值得商讨的见解。本文试就《高句骊传》中的三个问题,通过对比验证,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夜好静.伙伴们都睡着了.睡得好香甜.我轻轻地推开门走出屋子,外面也是如此地静.鸟儿睡了,昆虫睡了,连夜间值班的夜莺也静静地睡去了.我不敢大口出气,不敢快走,好象每一口气都会惊醒一个生命.可我又不能象他们一样去做我的梦.我想白昼的太阳,想夜晚的生命,想那些失意的,得宠的朋友们,想在同一个城市共读日月的,也想遥远遥远的活着或死去的.  相似文献   

16.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我想,办刊物也是如此。不管你是中央一级的,还是地方的;也不论你是省的,还是专区办的,只要你每期能有一两三篇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就能吸引住人。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虽是个比较偏远的地方,但它办的文艺刊物《白唇鹿》确有这个特点。打开它的创刊号,一股草原的清新气息,特别是格桑多杰的一组短诗,就像是跳动在你面前的一团团红艳艳的火,使你感到温暖,使你振奋不已。据说格桑多杰同志是搞领导工作的,却又写诗,实在难得。他的《寄给南疆战士》这组四首短诗,是写的民族之谊、军民之情。第一首《帐房人  相似文献   

17.
喜爱什么,想干什么.这是人之常情.我喜爱藏族人民.我想通过电影艺术表现他们,这已经是好几年以前的事了.1954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和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制片厂联合摄制一部彩色纪录片《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这是一部反映修筑康藏、青藏两条公路的大型纪录片.我是这部片子里的一个导演.为了拍好片子,前后在西藏工作了近一年.这一年中,我和修筑公路的藏族民工接触的比较多.在接触中,我逐漸地认识了他  相似文献   

18.
人人都想有个家,可说不出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想法在我心中却逐渐淡漠起来,并且随着一次次的考试,甚至有点憎恨起它来了.说来也真不令人相信,一个在学校同学中的佼佼者,老师的掌上明珠,会产生如此离奇的想法.但自从升入初中后,进入家门就犹如小鸟被关进了笼子,鱼儿钻入了鱼网.它使我感到压抑,感到沉闷,感到浑身的不自在.爸爸妈妈只盯在分数上:考得好则已,考得不好,就难免铁青着脸给上一堂"政治课"”."哎——"这次竟考了个不及格,虽然全班并没有一个及格的,可爸爸妈妈又会怎么想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一步一挨地往家走.家中没人,我也懒得去理它,饭也没吃就一头扎在床上,倒头便睡.那一夜,尽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梦,当我在朦胧中醒来时,看到床头有一封信——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出台,作为较长时间关注和见证这一艰难曲折的立法过程的学者,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我感到,随着这部法的实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也会出现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1956 年夏,我于湘西吉首民族中学初中毕业,我当然非常想继续读高中,将来读大学什么的。可这几乎是无法实现的梦。家里兄弟姐妹多,实在太穷了,父亲身体不好,娘太苦了,我是男伢儿中老大,应该义不容辞地挑起家庭生活重担。所以,我没有报考高中,一门心思想找个穿四个口袋衣服的岗位(国家干部)。但石兴禄副校长却一再动员我报考本校高中。最后他把我娘请到学校,苦口婆心地对她说:“大嫂,这伢儿肯读书,能读书,你们就让他读吧,将来他会有出息的。我们苗家人缺文化啊,为了我们苗家的将来,你们就多受点苦吧。以后他的衣食住行你们就不用管了,我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