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梧州,这座风景绚丽、历史悠久、在近代有着“小广州”、“小香港”之称的城市,曾与“北伐”二字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1921年孙中山取道广西的北伐,或者是1926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都与梧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反映了梧州和广西曾有过的光辉历史,体现了梧州和广西人民对孙中山和国共合作的广东革命政府北伐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一、1921年孙中山取道广西北伐与梧州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并出兵广西打败陆荣廷旧桂系后,为了打倒北洋军阀、削平内乱、统一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即乘战…  相似文献   

2.
关于孙中山韶关北伐问题的研究,学界发表了众多有学术价值的成果,但也存在若于有争议的问题,如孙中山弃桂择韶改道北伐原因、北伐时机、北伐性质等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孙中山开发广西的思想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广西是孙中山开发建设中国经济思想的一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孙中山开发广西主张的提出、开发的内容、方法和理论之根据等方面的论述,冀以促进对孙中山物质建设理论的研究,并为今天广西的开发和经济的振兴提供借鉴。 一 1921年援桂讨陆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旧桂系陆荣廷在广西的统治,使两广基本上得到统一,这为广西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战争结束不久,孙中山决定取道广西北伐,并设北伐大本营于桂林。从1921年10月至1922年4月,孙中山率领北伐军在广西驻扎半年之久,就在这段时间,孙中山作了多次演讲,将开发广西作为广西的“善后方针”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4.
1921-1922年间,孙中山领导了一场旨在推翻北洋直系军阀、谋求国家共和统一的北伐军事行动。《申报》作为当时最具影响的中文报刊之一,对北伐相当关注。一方面,《申报》报道了北伐的进程及遭遇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申报》评论文章中又显现出较为明显的“非北伐”立场。《申报》北伐报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伐遭遇的舆论困境,从中亦可窥见孙中山为维护共和制度所做的不懈努力和其作为革命者的坚强意志。  相似文献   

5.
1921年12月4日——1922年4月8日,孙中山为了督师北伐,曾一度驻跸桂林,并在桂林进行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弄清这一段史实,有助于我们探明孙中山晚年思想重大发展的一些脉络。  相似文献   

6.
论孙中山与二次北伐─—兼对有关问题提出商榷敖光旭正值商团事件期间,江浙战争爆发,随即引发了第二次直奉大战。孙中山迅即举兵北伐,9月13日移营韶关,18日发表北伐宣言,“北战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①。9月中旬以前,集中...  相似文献   

7.
<正> 自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力量曾多次举行北伐,但均未获得成功。而从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个军阀集团,打败了北洋军阀政府。为什么这次北伐能成功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是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国共两党的密切合作是取得北伐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左”的思想的束缚,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进行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纪念北伐战争六十周年之际,本文拟就国共两党在北伐中的合作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1985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纪念日,召开了“江苏省孙中山研究会”成立大会,同时“孙中山大总统办公室复原陈列”正式开放,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孙中山研究会名誉会长匡亚明同志剪彩。开放以来,省和南京市领导、民主党派人士、研究孙中山先生的学者专家,以及广大群众都纷纷前来参观,认为原址的复原工作忠实于历史面貌,陈列的资料相当丰富而珍贵,使参观者加深了对孙中山先生丰功伟绩的了解,並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9.
试论二十年代初孙中山的两次北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20年代初,孙中山先生曾于1922年和1924年领导过两次北伐。对于这一重要问题,国内外史学研究者很少论及。本文试作述论。一剖析我国辛亥革命以后到20年代初的时代背景和阶级关系,可以看到,孙中山在1922年之所以提出北伐,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1、辛亥以后的中国政局的影响。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并没确解决。当时,中国政治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夺辛亥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反革命政权。中华民国在以袁世凯为首的官僚武人的摧残之下,“仅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陆史学界所说的北伐,多是指1926年7月6日国民党中央发表北伐出师宣言,由国共两党合作发动和进行的北伐战争.它既不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孙中山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所进行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斗争;也不包括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后,为了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平定广州商团之乱、杨刘之乱及两次东征;更不包括“四·一二”以后名义上是蒋介石领导的,实由蒋、冯、阎、李四大军事势力合作实现的推翻北洋军阀政权,最终实现中国统一的北伐.  相似文献   

11.
1921-1922年,孙中山组织联省北伐军,讨伐北京政府,因为当时国内外历史 条件的限制,最终失败了。作者认为孙中山当时舍和议而取北伐是舍易而从难,勉为其难。 他不畏艰难险阻,显示出革命家的伟大胸怀和意志。  相似文献   

12.
从理念上看:孙中山主张"以党治国",陈炯明则赞成"联省自治".从方式上看:孙中山主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陈炯明则主张"粤人治粤".从手段上看:孙中山主张武力北伐,统一中国,陈炯明则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谋求统一.从目标上看:孙中山主张实现"民生主义",陈炯明则力图建设"模范省".  相似文献   

13.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以武力彻底推翻清王朝的北伐计划一时难于实行。南方的革命军力量相对弱小,要战胜强大的北洋军阀也无可能。在此情况下,孙中山毅然放弃北伐的计划,决定让出临时大总统之职予袁世凯,以便假借袁世凯之手实现推翻清王朝的目的,这实在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切实可行的策略。一味地指责孙中山不坚持武装斗争,是不公正的,简单地把让位说成是“失误”或“悲剧”,也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是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孙中山一生中最光辉的业绩。孙中山在长期革命实践后,毅然坚定地改组了国民党,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东征及北伐进军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使中国革命大大推进,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孙中山不断适应时代潮流前进,追求真理的革命家气魄,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时,对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进行一些探讨,于今天祖国统一大业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孙中山逝世到北伐前是蒋介石崛起的关键时期。本文对蒋介石在这段时期的崛起作了分析,认为,蒋介石一方面利用孙中山的威望,打着孙中山的旗帜在政治上获得了主动;另一方面蒋介石打着革命的旗号,玩弄两面派手法,打击左右两派,发展个人势力;同时,蒋介石的个人素质也是他在这个时期崛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1924年秋的韶关北伐,是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孙中山亲自督师的一次“讨直”军事斗争。由于这次北伐行动是与“皖段”、“奉张”等军阀一致动作等方面的原因,至今未见专文论述。现笔者拟对韶关北伐的动因、性质及此间孙中山与段祺瑞、张作霖之关系等问  相似文献   

17.
一月元旦是孙中山先生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纪念日。这天“江苏省孙中山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南京召开,同时由研究会协助筹办的“孙中山大总统办公室”经过复原正式开放,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孙中山研究会名誉会长匡亚明同志为其剪了彩。3日至4日,南京市哲学学会召开了1984年年会。会议的中心内容是:学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研究“关于改革的哲学思考”问题。其次还讨论了学会的会务工作,选举产生了孙伯鍨同志为会长的第三届理事会。  相似文献   

18.
在福建近代史上曾有过轰动一时的“倒林拥萨”事件:由孙中山先生提名、经过民选产生的省长,且代管中央行政各机关之林森被所谓“公民团”推倒,拥立了北洋政府任命的省长萨镇冰。“倒林拥萨”事件始于民国十一年十一月八日(1922年)林森就职福建省长之时,结束于翌年二月八日林森去职萨镇冰就任之日,恰为三个月。当时,陈炯明于一九二二年六月十六日叛乱,盘据广东,孙中山被迫离粤于八月十四日到沪,广东军政府解体。许崇  相似文献   

19.
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鲁迅这位民族杰出人物在这一天的活动,我在一九三六年元旦出版的《宇宙风》半月刊第八号孙伏园的散文《第一个阳历元旦》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点材料,特抄录有关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为隆重纪念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67周年,弘扬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和爱国精神,民革广东省委员会、孙中山基金会、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于1992年3月7日上午在广州联合举办了以“孙中山与广东”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民革广东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中山基金会副会长方少逸主持.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段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