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吸毒、贩毒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0年代末在中国大陆已基本消灭了毒品祸害,80年代以来,吸毒、贩毒重又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毒品犯罪的国际化趋势日益突出、犯罪集团化、流窜犯罪、作案手段隐蔽、武装掩护作案等,已形成新形势下毒品犯罪的特点。本文探讨了我国目前毒品犯罪与吸毒的现状、危害、特点、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美国青少年吸毒问题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当代青少年吸毒问题有所加剧,主要原因是贩毒犯罪猖獗、新型毒品的迷惑与诱惑,吸毒者负面社会形象的淡化,演艺娱乐界和媒体的误导,以及不良的家庭氛围等多方面因素。中国目前也面临着如何遏制青少年吸毒现象蔓延的问题,从美国的经验与教训来看,应当有效打击贩毒犯罪行为,加强毒品识别和危害知识的普及,加强青少年自我克制和保护意识的教育,以及对流行文化中丑恶现象的辨识能力,此外还应为青少年营造有利于拒绝和远离毒品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3.
当前毒品成为了人类的公敌,而零星贩毒犯罪活动加剧了毒品在全世界范围的蔓延,其具有涉及面广、社会危害性大的特点。同时,零星贩毒在毒品犯罪中地位重要、影响巨大,既可逆向影响大宗贩毒,又可顺向影响毒品消费市场。但零星贩毒案件证据规格在司法实践中没有明确确立,成为制约侦办零星贩毒案件的瓶颈。与此同时,零星贩毒在互联网背景下又有了新的变化,本文尝试通过对零星贩毒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研究,提出与时俱进的零星贩毒犯罪活动的治理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埃及毒品交易十分猖獗,屡禁不止,贩毒、吸毒人数趋上升之势。随着毒品走私的不断扩大,“洗钱”活动有增无减。为打击“洗钱”犯罪,埃及缉毒总局成立了“反洗钱机构”。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侦破非法所得的收入与资财,特别是贩卖、 走私毒品牟取的赃款;一俟查实,立即没收。目前,埃及正研究成立拥有自主权的银行保安组织,配合反洗钱机构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关于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吸毒人数在我国吸毒人数中所占比重较大,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一日吸毒,终生戒毒”,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危害及其原因,指出毒品预防教育是青少年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并具体阐述了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80年代以来,虽然我国各地已开展过多次反毒品犯罪专项斗争,但贩毒吸毒现象仍有蔓延。在北京,一些青少年吸毒现象已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一、北京市青少年涉毒场所及年龄分布调查证明,KTV包房、卡拉OK厅、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以青年为主要对象的公众娱乐设施,是涉毒犯罪最集中的地方。一位18岁的吸毒青年对笔者说:“我就是在魏公村(北京市海淀区——繁华地区)的电子游戏厅里学会吸毒的。刚开始看别人用锡箔纸烧着吸觉得很新奇,他们让我也试一试。第一次觉得很不舒服,第二次、第三次,越吸越舒服,越痛快;以后他们又教…  相似文献   

7.
从近3年我国查获的未成年人吸毒情况来看,未成年人吸毒现象出现了总体数量增长、地区分布集中、毒品种类变化等特点。这些变化特征表明:未成年人吸毒的总体风险上升、不同地区的吸毒风险不同,不同毒品类型的风险存在差异。从未成年人的寄存空间来看,未成年人的吸毒风险主要存在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并会随着条件的转变而发生变化。对未成年人吸毒的风险防控应当从未成年人自我控制和环境控制两个层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8.
一、吸毒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毒品,这个世界级的恶魔,在消形匿迹30多年之后,又重新肆虐于中华大地.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国际与海外贩毒集团勾结大陆贩毒分子,疯狂地从毒品王国“金三角”、“金新月”等地走私、贩运毒品,假道中国,或在中国境内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加工毒品,使中国的吸贩毒现象日趋严重.据《中国法律年鉴》提供的资料,1988年至1989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查获毒品犯罪案件4485起;1991年查获这类案件8395起、贩毒分子18479名;1992年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4701起,查获涉案人员28291人,逮捕毒品犯罪分子7025名;1993年查获毒品犯罪案件2619起;1994年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38033起,抓获涉案人员50946名,逮捕涉案人员73734名,逮捕毒品犯罪分子12990人;据《法制日报》1997年1月18日报道,1996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毒品违法犯罪案件87000多起,查获涉案违法犯罪人员110000多人,缴获海洛英4000多公斤、鸦片1700多公斤.“冰”毒(甲基苯丙胺)1000多公斤.毒品大量流入中国,致使吸毒人数迅猛增多.《中国法律年鉴》提供的资料表明,全国查获的吸毒人数,1989年为7万人,1991年为14.85万人,1992年为25万人,1995年为52万人.另据有关方面统计(《人民公安报》1997年3月27日第一版),目前全国有吸毒问题的县市已占全国县  相似文献   

9.
尽管我国在打击吸食毒品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但迄今为止,形势依然相当严峻,这集中表现为:首先,我国已经从毒品过境国转变为毒品消费国;其次,吸毒人员总体数量居高不下,而且,青少年吸毒人员、女性吸毒人员、无业吸毒人员、低收入吸毒人员以及农村吸毒人员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势头;第三,新型毒品使用种类日益繁多;第四,吸毒行为与卖淫、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交叉叠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来,贩毒.吸毒现象在我国某些地区不断蔓延.截至1997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者超过54万,吸毒人员中85%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贩毒、吸毒现象已引起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配合禁毒活动,我们于1998年6-8月在东部沿海的S市和地处我国西南的K市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两市戒毒所中的原吸毒者.调查方法是在两戒毒所原吸毒者中按10%比例抽取样本,并用分层整群方法抽取原吸毒者的1%进行深度访谈.具体情况是在K市戒毒所问卷调查126人,个案深度访谈10人.在S市问卷调查103人,个案深度访谈11人.现对吸毒者的群体特征做简要介绍,并对其吸毒原因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吸毒背后的原因离不开个人、朋辈群体、家庭、学校及社会这五个范畴的因素,而这五个范畴的因素是互相关联的,如未妥善处理,便会成为青少年吸食毒品的风险因素,反之,它们亦可成为防止青少年吸毒的防御因素.而要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进行青少年禁毒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比照香港青少年禁毒教育的成熟模式,或许可以为我们开展青少年禁毒工作拓宽思路. 香港青少年禁毒形势 青少年吸毒问题持续深受关注.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事处发表的《2012年世界毒品报告》显示,大麻和苯丙胺类兴奋剂作为主流毒品呈上升趋势,而新药物和非医疗使用处方药品的滥用正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在我国香港地区,鸦片类毒品曾是最多人吸食的毒品,但其流行程度日渐下降,过去10年,呈报吸食鸦片类毒品的人数下降约50%,而吸食危害精神毒品和药物滥用的人数则大幅上升.可见,香港的情况与全球相仿,危害精神毒品和药物滥用已成为香港新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吸毒成瘾已经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的关注.诸多案例显示青少年初次接触毒品是因为朋友,在戒毒一段时间之后重新吸毒也多是朋友造成.笔者在以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和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失范"理念及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压力学说"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朋友在青少年吸毒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关注青少年群体的成瘾问题是我国毒品问题治理的应有之义,但当前针对该群体成瘾原因的探讨存在静态呈现个人经历和理论演绎分析的倾向,这既不利于完整把握青少年吸毒者使用毒品的经历,也难以为青少年毒品问题的预防和矫治工作提供有效借鉴。"毒品使用生涯"是西方学者审视个体吸毒经历的成熟研究范式,能够为动态理解青少年吸毒成瘾问题提供独特视角。基于15名在我国社会转型初期开始吸食毒品且目前保持良好操守的戒毒康复人员的深度访谈材料,将其毒品使用生涯划分为毒品消费阶段、毒品维持阶段和意义迷失阶段。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为个体心理演变与吸毒行为的发展变化,更是个人特质与其所处社会结构之间互构的结果。应对青少年毒品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于协助他们重新建构起新的生命意义,不断追求和创造作为一名正常社会成员的主体立场和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4.
去年,冰毒、摇头丸等以安非他明(amphetamine)为基础的兴奋剂类软性毒品还被称为“新毒品”;而到了今年,“新毒品”的概念已经再次刷新,以安非他明为基础的诸如“买死(meth)”、“迷幻蘑菇”(又称毒蘑菇)、“夜霸”等新毒品被开发出来,在吸毒人群中迅速蔓延。这两大类新毒品渐有和上个世纪流行的麻醉类毒品诸如海洛因、大麻、可卡因(俗称硬毒品)等相抗衡,并且取而代之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当前青少年吸毒行为现状及其成因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毒品泛滥作为全世界的重大公害之一 ,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注。联合国国际麻醉品管制署在1999年年底报告中指出 :世界人口10 %卷入了毒品的生产和消费 ,并正在以每年3 %~4 %的速度增长。每年用于毒品交易的数额达4000亿至7000亿美元 ,仅次于军火交易。①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从发展趋势上看 ,吸毒正朝低龄化发展。据1999年国家禁毒委对2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 ,吸毒者的年龄多数为17~35岁 ,占总数的比例达85.1 % ,最小的只有8岁。②一、青少年吸毒行为的界定及其…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全国因吸毒造成的死亡人数累计达33975名。据国家禁毒委介绍,截至2004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已达79.1万名,比2003年上升6.8%。在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70%。受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我国毒品向题又出现了蔓延的趋势。毒品不知给多少个人和家庭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展禁毒斗争,扫除毒品祸害,是中国政府的历史责任。当前,一场禁毒人民战争正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范围内,毒品泛滥都是个极难治理的问题。多少人因吸毒而痛苦不堪、家破人亡.甚至引发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吸毒人员戒断毒瘾回归社会后。其中又有多少人由于种种原因陷入“屡戒屡吸、屡吸屡戒”的恶性循环。因此。在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控制毒品蔓延的同时。戒毒人员的社区康复也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贫困与贩毒吸毒是云南省思茅地区的严重社会问题,作者针对这两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建立“思茅肃毒扶贫试验区”,铲除毒源、开发扶贫振兴经济这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反贫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吸毒是当今的世界性问题,目前全世并至少有5000万人吸食毒品,吸毒费用高达3000多亿美元。尽管各国都在缉毒禁毒,但世界性毒品泛滥却有增无减。自关资料显示:美国2.4亿人口中就有1亿人试用过非法毒品;法国11-20乡的青少年中,吸毒或尝试过毒品的占90%;在独联体俄罗斯等国吸远者已超过100万人;泰国吸毒者已过50万人,占其总人口的10%;在伊朗,吸毒者竟达人口总数的6.25%;香港吸毒者也已占人口总数的2%,台湾的吸毒者则比10年前增加了10倍。解放酌,我国吸毒章高达2000b人。新中国成D后,开展了一系列禁毒运动,收到了自授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人可留恋这个地方了,看电视啊吹牛啊,和我聊天什么的,他们称这里是他们的家,我是他们的老大姐……”吴所说的“我们的人”就是接受美沙酮治疗的人员。对他们来说,门诊是个能给他们希望和信心的地方。服完药后,他们总是待在门诊,这里看看那里转转,要么就是围在医生身边聊天。据卫生部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艾滋病传播呈快速增长趋势,传播途径主要以经注射吸毒感染为主,占总数的68%, 另据公安部门统计,中国登记吸毒人数逐年递增,2003年已经达到90万人,估计全国每天发生共用注射器吸毒次数超过45万。远离毒品,远离注射吸毒成了狙击艾滋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