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繁峙公主寺大雄宝殿明代壁画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儒、释、道三教一体的水陆壁画精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公主寺壁画主要分布在大雄宝殿内的四壁上,全殿壁画规模宏大,人物众多,仙佛鬼神聚于一堂,技艺精湛。目前对公主寺壁画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从水陆画、壁画内容、人物身份、作者年代等方面进行,还没有专门关于画面整体构图的研究文章。公主寺均衡对称式构图,极具特点,体现公主寺壁画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全殿东西壁画整体以正中释迦佛为中心严格对称;每幅壁画又都以各自的中心对称。壁画整体中心突出,画面局部有趋向中心的动势,是非常典型的水路壁画的构图样式。文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绘制了公主寺壁画整图的线稿,对公主寺壁画的设计布局,对称构图形式作深入研究,总结出公主寺水陆画的构图规律。  相似文献   

2.
蓬溪宝梵寺壁画艺术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巴蜀地区蓬溪宝梵寺壁画造型特征、用线特征、用色特征、技法特征的提炼与分析,探索宝梵寺壁画独特的艺术风貌、地域特色以及象征意义等,挖掘其深层次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克孜尔石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遗址,其壁画以大量的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为主。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探讨克孜尔壁画的意义。古龟兹地区与新疆以东的中原地区及以西的犍陀罗等区域内的佛传故事有差异,差异的原因有地域的差异,亦有历史和民族的差异以及和佛教的传播和流行的佛教宗派有关。  相似文献   

4.
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壁画,是目前所知现存唯一一处金代青绿山水画作品。以青绿山水的绘画样式与风格演进为主线,同时兼顾与之相关联的历史文化、作品系统、工具材料、画家主体等方面来展开讨论,探讨壁画中山水的渊源和风格形态,可以看到金代岩山寺壁画中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为辽代建筑,殿内现存壁画是清代康熙年间的遗作。文章通过实地考察,从壁画与殿内塑像的联系、与山西辽金壁画的比较、画中建筑的时代特征、画面与底层绘画形象的重叠以及画中所表现的华严密教思想等,论证了现存的清代壁画图像,可能是对金初原创壁画的描摹,或说是一种并不高明的翻制。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现代学界纷呈的“中国文艺复兴说”作了表述和解析,并通过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在成都举办所推动的20世纪显学——“敦煌学”的文化现象考察“唤起中国文艺的复兴”的学说,解读了敦煌文化遗存与欧洲文艺复兴肇始的种种同比性,进而论证:中国“文艺复兴权舆,肇于成都”,成都是“中国文艺复兴之翡冷翠城”(中国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时间在1944年1月,标志是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此外,该文首次提出中国文艺复兴“阶段论”。  相似文献   

7.
山西高平开化寺宋代壁画中保存有完好的纺织机械图像,它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准确的表现形式,真实地描绘了北宋时期以山西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纺织技术的发展形态及织工的劳动场面。文章通过对山西高平开化寺宋代壁画中纺车和织机的结构与原理的分析与研究,把技术的图像感知转化为文本的理性解读,为追溯中国纺织技术的传承和演变增添一篇图像资料文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莫高窟第61窟与皇庆寺关系、窟前上层殿堂建筑遗址的时代、供养人画像与题记、壁画内容、绘画风格、西夏、元二代莫高窟营建史实等问题的研究,否定了甬道壁画绘于元代说,详细交代了可能绘于西夏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9.
唐代佛教盛极,佛寺壁画创作也趋于繁荣。其时文学士人以游居于佛寺为习尚,他们或亲手图画寺壁,或游赏佛寺壁绘,或以壁画为题材来吟诗唱和。于是,壁画与诗歌两个艺术之间通过文人这一纽带而发生了关联,即佛寺壁画留给了士人深刻的记忆表象,进而化作了诗歌意象,濡染了唐代诸如杜甫、韩愈、李商隐等诸多诗人的诗歌。  相似文献   

10.
近日,成都文交所租乎衙笥寺完成电子交易平台远程试验性交易,据悉,一旦电子交易平台推出,成都文交所会员日后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像炒股—样,只要轻点鼠标便能及时进行艺术品资产权益份额的买卖,同时,艺术品交易规则跟A股一样,  相似文献   

11.
中统元年(1260)十二月 以梵僧八合思八为帝师,授以玉印,统释教。三年(1262)十一月 敕圣安寺作佛顶金轮会。十二月 作佛事于昊天寺七昼夜。至元二年(1269)三月 僧机为总统,居庆安寺。六年(1269)十二月 己丑,作佛事于太庙七昼夜。十三年(1276)九月 壬辰朔,命国师益怜真作佛事于太庙。十四年(1277)二月 丁亥,诏以僧亢吉祥、怜真加加瓦并为江南总摄,掌释教。十六年(1279)十二月 帝师亦怜吉(真)卒。敕诸国教师、禅师百有八人,即大都万安寺设斋圆戒,赐衣。按:此处似是帝师八思巴卒…  相似文献   

12.
窟檐建筑是石窟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起源于印度,早期以装饰为主。佛教传入中国后,窟檐建筑作为石窟寺的保护性设施及重要礼佛空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衍生形成类型多样的建筑形制。目前,我国大多石窟寺窟檐建筑因毁坏或缺失致使洞窟内塑像、壁画等暴露而面临环境侵蚀的危险。因此,窟檐建筑作为石窟重要的保护屏障备受学者关注,但囿于保护理念、环境风貌、建筑形制和材料技术等原因,石窟寺本体保护需求、保护措施对石窟外观影响的平衡把控、窟檐原貌的缺失与保护性窟檐建筑风格的协调性探索三个方面,成为制约石窟保护的瓶颈。本文从窟檐建筑源起、形制特征与分类、保存现状与需求、保护性实践的利弊等方面,提出石窟寺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保护对策,指出适宜的保护性窟檐修建对于石窟寺的长久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有关成都早期现代化方面的研究专著相对较少,在本文中,作者对美国学者司昆仑的最新力作《文明进程中的成都:中国的城市改革,1895—1937年》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其理论、观点、方法作了一定的评价。作者认为,该书是美国史学界研究近代中国城市的又一重要著作,.必将对以后有关近代成都的研究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因为老住持的善举,一对13年前被父母遗弃的唇腭裂龙凤胎兄妹,以四川古龙寺为家。13年光阴里,这对双胎胞兄妹改变了庙里从前一成不变的清修,也让这座深藏于四川成都双流县黄龙溪古镇中的寺院,谱写出一段人间真情佳话……  相似文献   

15.
克孜尔壁画作为龟兹石窟壁画艺术的一部分,具有东西方艺术的某些特征。历史时空的转移,对原有的本生壁画起了多少不同的开展作用。本文就克孜尔石窟“本生”壁画产生发展的时空背景作一叙述。  相似文献   

16.
瞿昙寺补考     
拙文《瞿昙寺考略》在我院学报1979年第3——4合期上发表以来,引起关心瞿昙寺历史的同志们的极大关注与鼓励。一年来,我又阅读了有关材料,并借回乡之便几次去瞿昙寺作实地考察,觉得前文粗疏之处不少,今将《瞿罢寺考略》所不曾提到的几点史话,加以概述,作为“考略”的补遗。  相似文献   

17.
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的古墓葬名单内,编号167的是辽阳汉晋壁画墓群。墓群分布在辽阳北郊。其中北园墓的壁画可见痕迹,迎水寺和南林子二墓破坏无遗,而棒台子(一座)、三道壕(四座)、上王家(一座)、道西庄(一座)规模较大的七座墓,则保存较好。这些墓有大有小,基本结构相似。墓室用南芬页岩大石板建造,上面都有高大的方锥形封土。大墓长约八米,宽  相似文献   

18.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北朝造像保存最完整和最丰富的石窟寺,其窟龛形制、造像题材与风格、壁画内容与技法等充分融合当时各种外来文化艺术因素,对于探讨和研究这一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真实例证。同时,也展示出麦积山石窟北朝造像的多元化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9.
着重分析了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多元性、民族性、艺术性等特色,明确其体现出中国传统服饰艺术的文化美和传承了中国传统审美意境中含蓄美的审美意蕴,从而对现代服饰设计创新所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期提升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文化附加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尤其是契丹族留下的灿烂历史文化遗产---壁画的研究、思考与模仿,开创了高仿辽代壁画这一独特的草原画派,丰富、发展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本文重点介绍了契丹人的墓室壁画和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主的辽代壁画,并且对高仿辽代壁画作了详细的介绍,这有助于推动对契丹以及辽代历史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