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坏契丹     
西方史籍名西辽曰哈刺契丹,即黑契丹,贬辞也。盖蒙古尚白而恶黑,西方史籍源于蒙古人焉。金人厌辽人,则名之为“破坏契丹”。《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三页四,政和四年十二月三日庚子纪事引马扩《茅斋自叙》;扩对金副使王  相似文献   

2.
论唐代契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是四世纪初记载于我国历史文献中的东北重要民族之一。北魏至北齐是契丹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契丹与中原政权建立联系的开始。隋朝统一北方 ,奠定了契丹与中原王朝的关系。而强大统一的封建唐王朝的建立又为契丹摆脱其强邻 (突厥和高句丽 )的羁绊 ,放手发展自我创造了条件和契机。契丹与唐朝的关系 ,从总体上讲是封建大国境内少数民族局部势力与中央王朝的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3.
契丹乐舞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丹人是公元五至十二世纪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独具特色的契丹文化,公元907至1125年曾以契丹族为首建立起我国北方空前统一的政权契丹(后改辽)。契丹在大量接受汉文化的同时,还完整地保留了契丹本民族的文化体系。这在我国少  相似文献   

4.
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契丹人乘唐末之乱建立契丹王朝之后,出于民族感情和为了适应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需要曾先后创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字,即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这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自行创制文字的先声,对于后来西夏文字、女真文字、蒙古文字和满洲文字的产生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翻《欧阳永叔集》得知,欧阳修在契丹享有很高的威望,倍受敬重:欧阳修能正确对待契丹内政,坚持以信义为本。 宋仁宗至和二年,即公元一○五五年,年近“知命”、身兼翰林学士与史馆修撰的欧阳修,奉命出使契丹。“契丹使其贵臣陈留郡王宗愿、惕隐大王宗熙、北宰相萧知足、尚父中书令晋王萧孝友来押宴。曰:‘此非常例,以其名重’。”宗愿宗熙都是契丹皇叔;北宰相更是宫中之最高者;尚父中书令晋王是太皇太后的弟弟。送伴使耶律元宁说:“自来不曾如此一并差近上亲贵人臣押宴。”  相似文献   

6.
云南契丹青牛白马图与古契丹八部考辨杨毓骧一、青牛白马图解说“青牛白马”是古代北方民族契丹人对其祖先溯源的一个神奇而有趣的传说。在《辽史》卷32《营卫志》中就有一段记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白马盂山浮土河而来,有天女驾青牛由平地松林,泛黄河而下,至木叶...  相似文献   

7.
辽代出现了契丹人汉化与汉人契丹化的民族文化融合现象。辽西地区和燕云地区由于历史传统和民族构成的差异,在民族文化融合上呈现出不同特点。辽代墓葬资料反映出辽西地区民族文化融合强烈,契丹人汉化是整体性的,是历史发展趋势;部分汉人高官墓呈现出强烈的契丹化倾向,甚至完全契丹化。燕云地区民族文化融合相对较弱,汉人平民墓地和高官墓在葬俗上没有契丹化,但在日常的服饰、出行方式上出现了契丹化。这与契丹为统治民族,契丹文化上升为国俗地位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契丹国号解     
一契丹人建国之后,用过两个国号:一是“大契丹”,一是“大辽”。这是史籍有征史家熟知的事。但对两个国号的含义,则有许多不同的断言与推测,莫衷一是。据知,有如下诸说: 1.因水说2.镔铁说3.切断说4.刀剑说5.领地说6.酋名说7.寒冷说在提出新解之前,对已有各说的得失略加讨论,将会有助于检验新解的是非。  相似文献   

9.
契丹是起自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朔漠以畜牧射猎为业,犹汉人之劭农,生生之资于是乎出”。天赞三年十月,阿保机猎于寓乐山,“获野兽数千,以充军食”。至十一月,“六百余里行且猎,日有鲜食,军上皆给”。说明狩猎在辽初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其后社会经济虽然渐趋封建化,但契丹族始终保持着他们游牧、渔猎的生产、生活习惯。统治阶级酷爱游猎,“国主见汉使强袭衣冠,事既竟,即幅巾杂番骑射猎矣”。一部《辽史》,有关渔猎方面的记载不胜其数。解放以来,在辽宁出土的辽代文物  相似文献   

10.
辽陵帝后哀册出土以来,五十余年间契丹文字研究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一九七七年《内蒙古大学学报》发表的《关于契丹小字研究》一文(以下简称《研究》),从识读汉语借词入手,拟定了百余原字的读音,将契丹小字研究从推断文义的阶段,推进到了辨识读音的阶段。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笔者则从字源与契丹语词方面作了初步研究,因为契丹文字原以汉字为本创制,所以,认定所本之汉字,对于了解文义与读音,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大字有皇帝二字,显系汉语借词,其读音与意义,均与汉字相同。又如小字有百  相似文献   

11.
韩勇 《鞍山社会科学》2004,(3):38-38,46
契丹族是中国北方一个重要而古老的民族,曾经建立过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少数民族政权——辽朝。辽朝雄居中国北方200多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至1125年天祚帝被金所灭,到明代契丹族便完全从中国历史上消失了。现在在云南滇西地区  相似文献   

12.
契丹人与茶     
契丹人与茶冯继钦茶是我国各族人民喜爱的饮料,相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茶的国家。早在汉宣帝时王褒《僮约》赋中就已谈到“烹茶尽具”,当时茶不仅是一种饮料,而且已成为流通的商品。至唐代饮茶之风盛行。以中国茶圣之称的陆羽总结了种茶、制茶、饮茶的丰富经验,在公元...  相似文献   

13.
契丹辽国雄踞中国北方二百多年,一直被认为是土生土长的东胡系游牧民族所创建的,在族源上,从没有人提出过怀疑.但《辽史》记载的契丹语人名、物名、俗称等与蒙古语相差很大,他们奇特的葬制、习俗也不见于其他东胡系游牧民族,对此还从来没有人给出过合理解释,甚至也没有人去专门研究过.考证出契丹王族的真实来源地至关重要,因其蕴藏着华夏...  相似文献   

14.
契丹是 4世纪初记载于我国历史文献中的北方重要民族之一 ,自北魏登上历史舞台后 ,始终处于周边强族的威胁之中 ,同历代中原王朝处于时附时叛的状态。加之受契丹民族自身发展历史背景的影响 ,在唐代以前的 50 0余年间 ,发展比较缓慢 ,从契丹古八部、隋十部到大贺氏部落联盟产生前 ,契丹在中国多民族历史中没有多大影响。相反 ,进入唐代 ,随着大贺氏部落联盟的形成 ,契丹社会形态发生了飞跃变化。尤其在统一强大的唐王朝帮助下 ,契丹民族摆脱了强邻的羁绊而发展状大起来 ,奠定了契丹建立自己民族政权的多方面基础。因此说 ,唐代是契丹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5.
祭山,是契丹人的原始信仰,蕴涵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内容,十世纪契丹建国后,又使祭山披上了封建礼制的外衣,祭山仪成为契丹王朝吉礼的重要部分。契丹王室贵族除祭木叶山,还祭黑山,至于广大的契丹群众则是带着原始信仰的虔诚,祭山拜山。下面对契丹人祭黑山,作一综合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16.
阻午可汗重组契丹八部时,契丹人仅残存12个石烈,“分三耶律为七,二审密为五”就是将大贺氏、遥辇氏、耶律氏三皇族分入其中的7个石烈,而将拔里、乙室已二后族分入另外5个石烈。至阿保机建国前,契丹八部已发展为41个石烈,但此后至辽末,大约仅发展至48个石烈。斡鲁朵体制确立后,新建斡鲁朵时不断对原有石烈进行拆分、重组。石烈官原存在两种称号,一种借自突厥官名,一种为契丹语官名,在将石烈比照为县之后,也称石烈的长官为县令。辽太宗会同元年改革后,石烈的官名才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17.
契丹盐业及盐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契丹盐产资源辽或契丹的盐产,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池盐(湖盐)与海盐。此外,还有少量土盐和矿盐(岩盐)。属于辽境内的池盐资源,大多分布在广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诸如上京临潢府之西,以盛产青盐著称的广济湖;上京道乌古石垒部诸盐池;西京道奉圣州炭山之南的惠民湖落黎泊、  相似文献   

18.
婚姻制度和习俗,有它相对的稳定性和传承性。我国古代东北契丹族进入文明时代后,仍然保留着较为浓厚的原始婚制婚俗遗风。剖析其婚姻制度与习俗,对深入了解和认识契丹社会历史发展将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一、契丹婚制基本形态辽代契丹人姓氏基本为耶律、肖二姓,实行两姓通婚制度。皇族婚姻范围相当严格:“王族惟与后族通婚”。贵族与庶族通常亦不许联姻。皇族、后族,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  相似文献   

19.
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一个重要民族,最初驻牧在西拉木伦河下游一带。北魏中晚期,契丹南迁至大凌河流域。隋朝大业年间,迁回位于西辽河流域的祖源地。入唐后,契丹居地变动较频繁,与奚人居地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至唐末,契丹逐渐侵占了整个西辽河流域,并最终将北方草原地带纳入自己的版图中。  相似文献   

20.
契丹与渤海关系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10世纪初,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走向覆灭,中原各地陷入分裂,藩镇割据,互相角逐,已无余力北顾,这为北方草原契丹民族的迅速崛起和大肆扩张提供了契机。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正式建立了契丹王朝,并立即开始了东征西讨的大规模军事扩张。首先是西进,先后征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