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珞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珞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挥西藏高等院校的既有优势;发挥西藏各级政府的作用,尊重珞巴族群众的话语权;尽可能地保持现存珞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尽快抢救民俗文物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在门巴、珞巴族生活地区的实地调研,从人们对门巴族、珞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态度入手,探索现代文明与多元文化的互动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研究认为,随着党和政府在西藏实施兴边富民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化、生产方式的转变、现代传媒、现代教育和传统体育器材改变等因素,使门巴、珞巴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流动频频的现代社会中发生变迁,有的传统项目正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3.
社会进入转型时期,西藏珞巴族的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突出特点表现为现代文化特质的彰显与传统文化特质的衰微.本文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对这种文化变迁的特点加以审视,并将焦点定格于琼林村具有时代特征的五位珞巴族村民身上,代表着当下珞巴族社会文化发生巨大变化后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4.
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的派区,沿喜马拉雅山东端南迦巴瓦峰南下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是西藏珞巴族聚居的珞渝地区。珞渝幅员辽阔,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珞渝称白马岗。十八世纪由门隅地区东迁而来的门巴族,在波密土王势力的支持下,把珞巴族赶往下珞渝。上珞渝成为门巴族的一个聚居区(即今墨脱县),面积约一万平方公里,统属在波密土王的治下,设地东宗(县)。西藏地方政府在1930年结束了波密土王的割据状态,墨脱门巴族又为原西藏地方政府所统治,直至解放前。门巴族的人口,1982年按实施普查区域的人口统计是6248人,其中居住在墨脱县的就有五千余人。  相似文献   

5.
许多学者都承认西周曾经存在过公社,至于是什么性质的公社,则众说不一,有的曰“农村公社”,有的甚或更具体地指为印度的村社和日尔曼人中的“马尔克”。然而,仔细研究马克思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所论列的农村公社的主要特征,便会发现,它与中国西周公社的情况完全大相径庭。马克思说:“‘农业公社’是最早的没有血统关系的自由人的社会联合。”这同按血缘宗法关系组织在一起的西周公社毫无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珞巴族与藏族是我国西藏地区的古老民族,彼此之间的贸易与文化联系历史悠久。珞藏之间食盐、藏刀、毛皮、染料等的交换活动往来频繁。藏文化对珞巴族影响较大,体现在其部落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目前,绝大多数珞巴族人口生活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受边界争议影响,珞藏之间的贸易文化联系也趋于弱化。对这种古老关联的考察,对于我们了解珞巴族与藏族之间的密切民族关系和深厚民族情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达赖喇嘛 西藏宗喀巴创立的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的两大活佛之一。达赖,蒙语,意为“大海”;喇嘛,藏语,意为“上师”。明万历六年(1578年),明朝蒙古族顺义王俺答汗邀请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首领宗喀巴第三辈大弟子锁南嘉措,到青海仰华寺相会,俺答汗赠锁南嘉措为“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称号。明万历八年(1580年)俺答汗尊锁南嘉措为达赖喇嘛。万历十五年明朝又封锁南嘉措为“朵儿只唱达赖喇嘛”,即达赖三世(前二世是追认  相似文献   

8.
凌仕江 《社区》2008,(17):46-47
西藏的山是一种大手笔的山.看多了看久了,使人不知不觉中便产生出一种自卑渺小感。因为,此时看山的男人与西藏的血脉无关。 可以说,到过西藏或没有到过西藏的人,其印象中的西藏从来没有离开过对山的想象,尤其是像珠穆朗玛一样高的雪山。在绵延百万平方公里的雪域大地上.由东向西,自南往北处处都离不开山!  相似文献   

9.
甘宁青三省区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之区,是地理划分上的"边缘"地带,同时也是历史上中原地区通往新疆、西藏、蒙古及四川的要道,形成了名副其实的交通"走廊".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促成了甘宁青地区汉、藏、伊、蒙等多种文化的并存.  相似文献   

10.
西藏地处伟大祖国的西南边疆,它地域辽阔,物产富饶,在军事和交通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从十七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崛起,西藏地区就成了它们从事侵略活动的重要目标。十八世纪英国独占印度以后,利用同西藏毗邻接壤的有利地势,从政治上、经济上更加紧了对西藏的渗透。英国为了达到最终吞占西藏并打通经过四川,沿长江东下,控制南半个中国的目的,竟然在1888年和1904年,两次向西藏发动了武装进攻,妄图用武力压迫西藏人民屈服。富于革命传统的西藏人民,不畏强暴,从侵略者  相似文献   

11.
当年吃派饭     
孟慧理 《山西老年》2012,(11):19-19
1964年春节刚过,奉组织之命,我去参加长子县“大四清”运动。当时,我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两三年的毛头小伙,二话没说,就和几个工作队员骑上自行车,一口气从长治市骑到了长子县的南呈公社。当时,我们所在的单位叫长子四清工作团南呈分团,负责南呈公社的“四清”运动。分团办公地点设在公社粮站,那里原是一座旧庙,房子虽老,但非常干净、清静。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南充师院历史系柯昌基同志在我校历史系作了题为《宋代的家族公社》的学术报告。他认为:中国古代农村公社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地国有制基础上的农村公社。如西周的井田公社,曹魏的屯田公社,北魏至唐的均田公社,二是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家族公社,三是作为封建大土地所有制赘生物的宗法公社。柯昌基依据大量的方志、墓志铭中的有关材料,对宋代家族公社的类型、内部结构及其兴盛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剖析论证,指出:家族公社在宋代之所以蓬勃发  相似文献   

13.
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位于13朝古都洛阳城南13公里处。这里,香山和龙门山分东西两方对峙而立,伊水自南而北从两山间穿流而过,此形如同一座天然门阙,春秋时称伊阙。隋唐时期,因龙庭所在都城南门正对伊阙口,称龙门。龙门石窟,就开凿在伊河两岸这长达1公里的山体崖壁上。  相似文献   

14.
从黑龙江抚远的赫哲族,到海南三亚的黎族;从西藏米村的珞巴族,到贵州凯里的苗族……62岁的武汉老人王元松,用8年时间走访了我国的54个少数民族.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盖下一个当地邮戳,目前己收集了6000多个. 8年前,王爹爹收集到一套1999年版的中华民族邮票.彼时已从单位内退的他.遂决定一个人遍访55个少数民族.背上一个旧背包,拿着一份中国地图,他开始了自己的"中华民族之旅".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刘恢先是江西莲花县坊楼镇南陂村人,1912年出生,其父曾任江西庐山管理局局长。他自幼聪慧,学习勤奋,1929年以全优成绩毕业于南昌省立二中,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学习。1934年,他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先后在康奈尔、伊利诺、密执安大学读研究生,193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并  相似文献   

16.
一百零四年前,法国无产阶级在摧毁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之后建立的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虽然巴黎公社仅仅存在了七十二天,但是,“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公社的原则,最主要的就是通过暴力革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博嘎尔部落,是珞巴族主部落之一,生活在峰峦绵亘,原始森林茂密的东喜马拉雅山两侧,主要聚居在马尼岗、梅楚卡两地,约有3000余人。 博嘎尔男女皆好装饰。博嘎尔语称项饰为“波阶”,称耳串珠为“日啊龙”,都是用海贝、兽骨、兽牙或玉石等  相似文献   

18.
平均海拔六千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耸立在地球之巅,是我国西藏自治区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等国接壤的屏障。在这一山脉的东南部生息着我国几个古老的民族共同体;察隅曲①、格多曲、杜莱曲和额曲流域有一万多僜人;在察隅以两、门隅以东的珞渝地区,有二十多万珞巴族;在墨脱、林芝、米林、错那等县以及门隅地区有四万多门巴族。“三巴”的语言都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他们都没有文字,僜人和珞巴族还处在结绳记事和刻本记事的发展阶段。门巴族除有40%的藏语借词,还有部分人懂藏文。  相似文献   

19.
巴黎公社不仅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创举,而且也是实现无产阶级民主的尝试。尤其是公社的民主选举制度和议行合一制度在巴黎公社所实行的民主制度中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本文试从这两个方面谈谈巴黎公社的民主制与资产阶级的民主制有何区别及其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14日,是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3月18日,是巴黎公社革命一百一十二周年纪念日。巴黎公社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所见到的唯一的无产阶级政权。马克思、思格斯与巴黎公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巴黎公社革命的整个过程中,他们始终注视、关心、支持和指导着公社的事业;公社失败后,他们又大力援助公社流亡者,并且认真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巴黎公社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回顾和研究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