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情感社会分层是资源导入情感世界所形成的有差异甚至不平等的一种特殊的主观社会结构,其形成是人们体验到的正性情感或者负性情感长期累积的结果。财富、声望、权力是情感分层的重要机制。情感的分层既可以是一个常量(根据身份确定),也可以是变量(根据互动确定)。合理的情感分层有利于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但负性情感如果积累度过高,就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动感情"的冲突更为激烈并难以调和。情感分层的加大还会带来奢侈浪费与情色之风,助长社会不良风气。  相似文献   

2.
消费分层:一个社会分层的重要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分层始终是社会学研究关注的核心命题。在马克思、韦伯与涂尔干等三大经典社会学家那里,经济、权力、声望与职业是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工业社会(生产社会)步入消费社会,以波德里亚、布迪厄、道格拉斯与费瑟斯等为代表的社会学家深入分析了消费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某种消费文化意味着消费的阶层特征,特定的消费品与消费方式成为区分社会地位群体的的符号。从现实中的消费社会以及学者们对消费分层的接纳程度来看,消费分层具有了成为社会分层的重要维度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3.
社会权力分层的主要功能是协调公众行动去达成凭个人力量无法实现的公共目标;声望分层起行为导向作用,鼓励人们学习和发展社会紧缺的知识、能力以及某些品质;经济分层起鼓励先进、贬抑后进的作用。每一种社会分层同时还存在一定的负社会效应。发挥社会分层正功能的办法是贯彻选优原则,实行“对内”开放,抑制社会分层的负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对当前中国社会进行分层研究,生活资源分层法比经典分层法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我们通过对武汉市进行的分层研究得出结论是:依据生活资源划分的城市阶层结构模式为橄榄球型。最后我们对实证研究得出的社会分层状况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考察了生活资源分层标准与其他经典分层标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社会分层结构:机制变革与阶层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讨论了在市场转型过程中,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中阶层间相互作用关系和结构整合机制的变革。以韦伯关于“依仗命令”和“依仗利益”的两种统治权力的理想类型为概念工具,本文区分了强制性命令权力和交易性权力两种阶层间相互作用关系和结构整合机制,并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转型为基础,分析了上述转变的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分层是不同时期社会学领域中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也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课题。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现实中,不同的社会理论家就社会分层展开了激烈的争议,从阶级、地位到品味、消费,消费分层在研究与揭示社会结构方面的重要性日渐显现。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消费分层的社会意义及其限度,将其作为分析社会发展与新时期社会分层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7.
消费文化视野下的社会分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消费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地位符号",它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并体现有价值(显示地位)的事物(如财富、声望、权力等),因此消费文化成为社会学分析社会分层的基本范式和角度。消费文化的社会分层机制主要体现为生产消费文化与媒体消费文化的作用;消费文化的社会分层特征表现为炫耀性、类别性、区隔性、品位性、冲突性和流动性。  相似文献   

8.
在情感社会学的视角下,情感并非一种纯粹的生理心理现象,情感体验在不同社会结构中的分布是存在差异的,情感不仅可以作为先赋性的资源,通过代际传承与累积,还能够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换与运作从而帮助实现地位获得。情感资源在不同社会阶层中的自我生产,会维持与强化现有的社会分层体系,造成社会不平等关系的再生产,并且潜伏了社会变迁的危机。  相似文献   

9.
社会分层是出自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专门术语。它作为反映客观社会存在的一种概念工具,是用来测量和认识社会关系体系中各社会成员的相对地位,从而揭示组成社会结构的各基本力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社会分层作为独立的理论、方法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大师韦伯提出,他以财富、声望与权力的三维指标来衡量社会成员的相对社会地位,后经美国社会学家沃纳、功能派大师帕森斯等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西方社会学中较权威的  相似文献   

10.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向社会现代化的条件下,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应该在社会分层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以及应该享有什么程度的财富、权力和声望,应该与以认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社会分层与阶级分层的区别、功能和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分层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或位置的排列。阶级分层则是根据人们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对其在社会阶级结构中的位置的排列。社会分层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都是依据一定标准对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现象进行分析,因而有着共同或相通的地方,但在分析方法、目的以及功能和意义等方面又有很大不同,两者不能互相代替。阶级分析方法仍然是分析社会阶级结构、认识利益关系变化、制定国家制度和政策的重要的和必要的方法,但在当代中国不宜过多强调;社会分层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社层的人们的利益、要求和意见,以便制定出反映各个层面的利益和要求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2.
荀子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分层思想。人性论和社会起源论是其理论基础 ,等级分层和职业分层是其理论核心 ,礼制是其实现社会分层和建立王道政治秩序的手段。研究荀子的这一思想 ,将有助于对当前社会不平等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网络阶层:一个社会分层新视野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阶层概念建立在社会分层和社会网络理论融合的基础之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网络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在社会结构中呈现出高低有序的层次。社会网络资源的差异是分层的形成依据,社会资本量越高,社会成员越有可能出现在社会结构的上层。社会成员的网络阶层位置与网络规模、网顶和网络位差成正相关,而与网络中的亲属密度成负相关。社会成员的网络阶层位置越高,其社会流动的效果就会越好,就有更多的机会找到高收入的工作。网络阶层概念的提出丰富了社会网络和社会分层理论的内涵,为研究中国现实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与社会流动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教育制度对原有社会结构的复制作用可以看作是已有社会结构在教育制度上打下的烙印;而另一方面,教育也为社会流动与社会合理分层提供动力。要促进教育在社会上升流动中的作用,其关键在于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
社会分层的含义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分层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或位置的排列。形成社会分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工;二是个体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三是社会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Stratification in college entry and comple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examines stratification of opportunities in college access and completion. Using propensity score methods, we investigate two comparisons: (1) four- versus two-year public colleges and (2) private versus public two-year colleges. While previous research finds lower degree completion in two-year than in four-year public colleges, the comparability of students is doubtful. This paper re-considers the public four-year college effect, but for similar students and additional relevant outcomes. The second comparison is a new one. Though recruiting similar students as public two-year colleges, private two-year colleges use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procedures, and we find that they have a different impact on comparable students’ degree completion. We speculate about the reas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 and whether they suggest potential benefits of adapting these procedures for public two-year colleges.  相似文献   

17.
合理社会分层与农村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或者突出某种分层标准对社会结构及稳定的影响巨大。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层体系由“政治—身份型”转变为“经济—能力型”。作者基于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及其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影响的分析,提出应倡导“社会—综合型”分层标准,构建农村合理社会阶层结构。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分层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分层正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但人们只看到社会分层现象的积极方面,其消极方向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从社会心理、社会焦虑、社会公平和层间冲突四个方面分析了阶层分化对中国今后一段时期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在社会转型中的社会分层有利于政治民主化,但是这并不能排除社会分层在政治上的负功能,社会分层在政治上具有二重性。本文对社会分层的政治二重性的涵义、内容、原因作了系统的分析,并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对社会分层所产生的负功能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