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论民族发展     
人们在谈到民族发展时,总是把经济问题放在首位,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经济问题是民族问题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决定着一个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关系和民族问题的性质与内容。但是经济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需要政治的、文化的、科学技术的等各方面因素和条件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民族发展涉及到整个人的社会实践的所有领域的发展。因此,研究民族发展就要从历史发展的高度和全局出发,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探索。一、重视民族发展的个性特征所谓发展,概括…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理论思想和实践乌尔希叶夫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的原理出发,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多民族国家兴衰安危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我...  相似文献   

3.
论民族潜意识与民族文化王家忠民族潜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民族心理现象,属于社会潜意识的范畴。民族潜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定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重视民族潜意识研究,对于民族新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社会潜意识与民族潜意识社会潜意识问题最早是由西...  相似文献   

4.
治理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途径吕青从社会学的观点看,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是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文化的等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它束缚着民族地区的发展,并使贫穷、落后与愚昧相伴而生,循环往复。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是一项社会工程...  相似文献   

5.
民族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联合  胡鞍钢 《人文杂志》2008,1(2):164-174
民族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是复杂多维的.这主要体现在,民族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事关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民族问题是一个基本的政治问题,事关社会稳定的政治保障;民族问题是一个突出的文化问题,事关社会稳定的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6.
民族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至关重要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实践问题。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民族关系处理得好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边防的巩固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胜利发展,我们党实施的一系列民...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列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族问题和民族问题的实质,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两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社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民族问题的本质或其实在的重点的内容。这两个问题,长期以来在我国学术界和理论界进行了多次讨论与探索。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的民族理论工作者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剖析有关民族问  相似文献   

8.
宗教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无数事实证明,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始终是关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邓小平一再强调: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维护中国多民族根本利益的前提。在民族地区要实现社会稳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的关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本文试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宗教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关系作一理论探索。一、宗教本质与社会稳定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宗教问题是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对宗教的认识也众说纷纭。根据…  相似文献   

9.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自从人类社会出现民族这一事物以后,民族问题也就随之而产生了。但是,正如斯大林所指出的那样:“在各个不同的时期,有各个不同的阶级出现在斗争舞台上,而且每一个阶级都是按照自己的观点来理解‘民族问题’的,因此,‘民族问题’在各个不同时期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利益,並具有各种不同的色彩,这要看它是由哪一个阶级提出和在什么时候提出而定。”(《社会民主党怎样理解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民族关系是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相互联系。民族关系属于社会关系范畴,但它是从民族角度来思考和研究的社会关系。研究民族关系的矛盾特殊性及其与人类社会关系矛盾的共同性,把二者结合起来,是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民族关系总的思维以何为起点?才  相似文献   

11.
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与国家发展一路同行,因此,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应当包括:治理结构体系、治理功能体系、治理制度体系、治理方法体系、治理运行体系。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高的路径选择必须立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治理主要方式,抓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统一战线是一种相当明确的民族政治事象,有时它可能作为解决既存民族问题的政策手段出现,有时也能够强化一个民族或民族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参与与其他民族的对抗与冲突的能力。实际上,民族统一战线,无论就其功能、构成以及形成的条件和基础来说,都是一类十分丰富的民族政治过程,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和在民族构成不尽相同的国家里,民族统一战线的表现形式往往也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对民族统一战线的研究,象对待其他一切民族政治事象与民族政治过程一样,也首先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民族社会和族际环境之中去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13.
民族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阶级问题,因此,在阶级社会里就不可能有民族平等与民族和平,因而也就不可能使民族问题得到解决。因为民族压迫和民族的敌对关系是阶级社会中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以前,那些奴隶主、农奴主不仅奴役其本民族(在严格的意义说是部族)的劳动人民,同时也奴役  相似文献   

14.
民族认同问题无疑是当今民族主义和现代民族国家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且饱含争议的问题。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意义上的群体认同,在西欧现代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民族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法国大革命后大规模缔造民族运动而建立的。因此,从理论上,民族认同建立的一个基本方面就是政治制度对民族认同形成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心理结构与改革开放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少数民族心理结构与改革开放浅析丁龙召民族依据不同客观条件认识分析,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体系。其中,民族心理结构的分析研究,是属于从微观上认识民族的一种方式。所谓民族心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通过共同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  相似文献   

16.
加快民族立法、加速民族地方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高崇慧加快民族立法,是市场经济体制中加速民族地方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具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现*笔者就此问题,试作初步探讨。*一、加快民族立法的必要性*(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随着我国...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人们共同体,民族是从人类文明史以来就已存在的比较稳固的人们共同体,民族的这种稳固性长期性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民族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这一点正是研究民族过程和民族问题规律的一把钥匙。研究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民族过程和民族问题的规律性,既要对民族和社会的相互联系作宏观分析,也要从微观方面揭示社会诸因素和民族相互联系中的具体矛盾。  相似文献   

18.
跨界民族关系是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国在民族和社会发展中必须重视和处理好的社会问题。处理好跨界民族关系是解决跨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重要内容。勐腊县南浪村所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跨界哈尼族的特殊性决定了处理好南浪村跨界民族关系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南浪村跨界民族关系的田野调查,从微观角度分析和总结当地跨界民族关系的现状及特征,并对当地跨界民族关系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一贯十分重视我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对中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有很多深刻的精辟论述,是我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一、维护民族团结坚持和维护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处理民族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的立足点。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邓小平同志,历来非常重视民族团结问题,为维护民族团结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早在1950年7月,在他的《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讲话中就指出:民族团结问题,是“解决西南最复杂的又是最重大的问题。”①“我们中华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是什么?有人认为是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有人认为是坚持民族平等,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笔者认为,以上这些无疑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原则和思想,但不足以突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特点,而努力发展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却象一根红线贯穿于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始终,是其思想理论的核心。其主要理由如下:纳一,从解决民族问题的程序看,努力发展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党马克思主义政党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步骤。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必须至少分两步走:第~步是消灭私有制这个“造成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