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现代信息技术在商贸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全社会的流通效率。信息化作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提高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整体竞争力和实现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流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在阐述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信息化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滞后的影响因素,并对推进我国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商品流通和商贸流通服务业视角,提出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中长期两大战略要点:一是商贸流通服务业深度参与"转方式,调结构"战略;二是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先导战略。  相似文献   

3.
邵萍 《金陵瞭望》2009,(18):23-24
商务工作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只有不断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商务工作地发展,促进市场的繁荣有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商贸局作为政府的职能的部门.承担着全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和商业业态布局的职责.而农村市场的商品流通和业态布局也是全区商贸流通规划和商业业态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当前形势下加快我国经济转型面临许多深层障碍,从商品流通领域入手,寻求宏观经济层面新的解决方案是合理的选择之一。本文针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商贸流通服务业深度参与“转方式、调结构”战略,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先导战略,商贸流通服务业新思路促消费战略等系列前瞻性、战略性观点。  相似文献   

5.
当前,做好商贸流通业发展状况的监测和预警,是摆在商务主管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立完善商贸流通业监测与统计分析体系成为一项基础性任务。本文从我市商业运行总体情况入手,结合目前商贸流通监测与统计分析现状、主要职能,通过与国内外监测体系的对比分析,提出建立完善我市商贸流通业监测与统计分析体系的若干建议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区域差异进行评价对.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商贸流通区域差异较大,应建立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发展的战略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空间协调机制,制定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促进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用数字技术赋能商贸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已成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基于2014—2019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企业数据集,考察了数字技术赋能商贸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商贸流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商贸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能够通过降本增效、业态创新和创新生态构建三个渠道赋能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商贸流通企业,其数字技术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更佳。因此,探索基于企业特征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实现数字技术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方位赋能以及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是数字技术赋能商贸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甘孜州商贸流通业发展严重滞后,这极大地影响着全州招商引资环境、经济运行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文章在深入分析甘孜州商贸流通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了甘孜州商贸流通发展的规划及实施对策。文章最后就甘孜州商贸流通发展中必须关注的八大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导读工作刘迦泉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和传递信息职能的作用,扩大图书馆的影响,提高服务质量,流通部在做好借阅工作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做好导读工作,主动地为读者提供杏找图书资料的方法和线索,努力为读者介绍最新、最好的图书资料,...  相似文献   

10.
谈晓红 《金陵瞭望》2008,(10):41-42
随着传统商贸的转型过渡,如何从过去的以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指导企业改革改制、处理企业矛盾纠纷为主,转变为履行政府职能、加强对社会商贸的规划和业态布局。本期刊发浦口区商贸局围绕职能转变的探索,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既是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又是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促进我国传统商贸流通产业升级,加快流通速度、提高流通效率,提高流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必须用信息化来带动商贸流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湖南江永县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商贸流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瓶颈,认为市场主体观念落后,地方政府工作缺位,区域市场基础建设滞后,流通渠道不畅,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等因素是当前制约少数民族商贸流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转换政府角色,发挥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商贸流通发展中的引导、培育作用,加强商品市场流通主体的培育,进一步健全商品流通市场体系,规范商品市场建设与管理,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实施区域品牌发展战略等可行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辖十年来,重庆的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对重庆的GDP以及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高,只占GDP的11.1%,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36.51%)和同为直辖市的上海(32.57%),甚至比不上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平均水平(15%)。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与上海、全国的横向比较,说明重庆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与上海、全国的差距程度,并对未来十年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进行预测,进而为政府及相关经济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对2002年及2007年天津市流通产业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天津市商贸流通产业在天津市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及对天津市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波及程度。提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增大商贸流通产业的辐射力;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业,保证商贸流通业日益增长的需求;优化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发展产业集群优势,发挥自身优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沙白人以来商贾云集、是江南市芰的商品集散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邓小了南巡谈话以僮,长沙向贸流通业认真实施市委、市政府“流通活市”战略,发展大商业、建设大市场、搞活人流通。长沙市商贸流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96年,长沙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鲈额达188.2亿圆,为1991年的3.1倍,五年平均增长2637%。去年,商品零售物价涨幅540/o,低於中国36个大中城市平均水平。今年8月以来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已出现负增长。长沙商贸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优势的支柱产业,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基本形成。长沙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贸流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现,要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解决好流通问题最重要.推动商贸流通现代化,关键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本文系统分析了长沙商贸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造长沙市商贸流通管理体制创新的若干新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商贸流通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困境并探析有效的新零售转型路径,从新零售的商业本质与技术特质入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逻辑分析,从数字经济对新零售的赋能和新零售对数字经济的反哺两个方面阐述了新零售与数字经济的耦合性关系,解析新零售转型的制约因素与困难,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商贸流通企业的新零售转型路径。研究发现,基于数字经济与新零售的高度耦合性,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新零售商业借助数字技术介入商品内分工,通过根本改变供需对接模式而实现供需全链路的实时匹配,即能解决当前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难题,又为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提振国民消费经济、建设现代流通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撑。研究表明,身处数字经济时代的商贸流通企业应尽快转变旧有认知和商业逻辑,促成数字技术与商业信息的正循环,从以“货”为核心向以“人”为主轴转变;实际运营层面关注新零售的人才培育与梯队建设,革新组织架构,形成整套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同时注重自我职能开发与角色转变,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在更高层次实现新零售的全面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能力协同发展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利用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协同关系计算公式,就全国11个主要的民族省(区)的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能力协同发展情况进行了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就影响两者协同发展的相关因素展开了具体研究。实证研究发现,民族地区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能力协同发展的情况不太理想,而城市人口密度、批发和零售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亿元以上商品市场交易个数、居民消费率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应从提升民族地区城镇化率、提升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民族地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促进两者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内贸系统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天地广阔丁声俊中国商贸正处在世纪之交、继往开来的历史时期,处在建立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新体制的开创阶段。现在和未来发展经济,更需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这对于促进宏观经济的良性循环,促进效益滑坡中的内贸企业的崛起振兴,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密歇根大学研究小组2007年研制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胜任力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多民族地区商贸流通企业经营环境的三个特征,建立我国多民族地区商贸流通企业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胜任力模型。与密歇根大学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胜任力模型相比较,多民族地区商贸流通企业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六维结构更加注重成就动机及模糊容忍度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